從結構角度來說,混凝土的特性到底是什麼?建築師應該如何利用混凝土這種材料的特點來做設計?

時間 2021-05-31 18:19:03

1樓:葛小滿

混凝土並不是粉末吧。混凝土的組成有骨料,膠凝材料和水,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石子,砂漿,水泥,還有一些新增劑。混凝土的特性有很多啊,但是我覺得你老師那句話「混凝土不是板」,應該是在強調混凝土的和易性。

現在的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動性高,所以可塑性很強,我覺得你老師是讓你不要只拘泥於板這種形式,可以試試別的形式

2樓:何明春

我疑惑的地方在於,混凝土既然是粉末、是澆築成形的,那麼應該可以成為任何我想讓它成為的樣子,板、桿件、拱都可以,它到底是否有它自己更想成為的形式呢?

你一直說的是,混凝土,不是鋼筋混凝土。然而你提及拱、板等機構,我覺得你是不是想說鋼筋混凝土?

混泥土的成份:水泥,砂(不是沙),石子。當然可能有其他外加劑,比如緩凝劑等。

它的工作機制是這樣的:水泥粉末包裹砂,他們一起包裹石子。如果是鋼筋混凝土,他們共同包裹鋼筋。

混凝土的主要用途是抗壓,鋼筋是抗拉。由於他們受溫度變形(包括熱脹和冷縮)、受外力變形(包括受壓和受拉)時,變形係數非常接近,加之前文所訴,所以鋼筋和混凝土能很好的協同工作。加之這是個鋼筋混凝土材料易得、便宜、容易塑性等特點,所以得到普遍應用。

(晚點再編輯,手機作答)

————————

晚上了,繼續說說預製。

正好,我在負責聯絡幾個「建築現代化」的專案,還有乙個預製構件基地的建設,可以聊幾句。

預製構件的主要優點是:生產速度快、現場組裝快、質量穩定、施工現場整潔。最大的缺點:

每個構件需要單獨開模(我聯絡的基地是這樣,沒有出去考察過,不敢確定其他廠家是不是這樣),這就要求建築造型盡量簡單。

這個缺點,也是影響你這個專案的最大因素:你面積小啊!幾乎每個構件都需要單獨開模啊親!

預製構件流水線生產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啊親!面積小,吊車組裝的效率低啊親!起吊裝置用吊車?

進出場費用高啊親!梁、板、柱不能通用的啊親!

我明天去廠家問問,這種業務他們接不接……

3樓:愛敏的猴子

我想老師應該是說你們沒有搞清楚房屋的基本構造吧。混凝土的最基本特性是受壓能力強,受拉,彎,扭不行,所以給裡面要配置鋼筋。

他可能認為你們沒有設定柱,梁吧。如果讓我做,磚承重,預製空心板做樓蓋。或者設定柱子和梁,以及預製板,進行裝配,裝配部位按照規範進行可靠連線和錨固。

如果光用混凝土,那就相當光用石頭了,窯洞知道吧,箍成窯洞的樣子,絕對安全,經濟,耐用!用拱結構才能發揮混凝土(不是鋼筋混凝土)的優良特性(耐壓能力強)。

我也乙個剛畢業的菜鳥,信口說說,不洗勿噴。

4樓:帶貓侍衛

實際澆築一下就知道啦。放幾個我們混凝土workshop玩兒的一些粗陋東西:

photo by Diederik

磚才不想成為拱,是不得已。磚在燒製的時候,就已經被賦予了形態。人們燒磚,就是需要乙個單元化的建築材料而已。都已經預設了材料的功能了,還指望什麼自由發揮。

而混凝土不一樣。混凝土從流態到固態,決定了一開始它無比自由,之後又無比堅固。所以對於混凝土而言,可塑性才是對於建築師最重要的特性。

混凝土可以實現各種各樣你想要的形態,關鍵是,你需要怎樣的形態。混凝土就是無限的可能性。

混凝土板,和方盒子建築一樣,是效率很高的選擇。但是從設計的角度,就未免太缺乏探索了。混凝土可以預製上圖這樣高迪式的柱子節點。你真的只想要一塊混凝土板嗎?

5樓:

混凝土的本質是人造石,特點是剛度大強度低(抗拉比抗壓更低),可塑性高,天然滿足超靜定。鑑於混凝土抗拉強度低的特點,在結構中基本都是和鋼筋共同工作的。木材的特性是抗拉能力比抗壓能力更強,作為板材不用擔心強度問題。

你的預製混凝土板裡不會沒有鋼筋吧?

還有乙個錨固問題,混凝土板最好是和梁柱現澆在一起,這樣整體性最好,抗震能力也強。如果是預製的,就面臨搭接問題,你是做成鉸接呢還是做成剛接?

做成桿件要考慮壓屈失穩和受拉斷裂,做成拱沒問題。

他最喜歡的形式就是柱子了。

從語音學的角度來說, 陰陽對轉 現象的產生到底是什麼原因?

劉欣然 和 小雲哥哥 不同,我認為這個現象是可以用語音學解釋的,尤其是空韻尾和後鼻音韻尾的變化。我認為很大一部分陰陽對轉的原因是古漢語的鼻冠音聲母。現代的苗語普遍保留鼻冠音聲母,然而有些方言固有詞缺乏鼻音韻尾,於是在借漢語有鼻音韻尾的詞時普遍將其鼻音韻尾分析為後一聲母的鼻冠音,這裡以苗語川黔滇方言為...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玄幻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

是科學請你證明玄幻世界的存在,科學看客觀證據,不主動論證存在與否,無法證明存在的東西預設並不存在,直到有可靠證據證明它存在為止,即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 我這麼理解的,反物質的湮滅反應只需要極小的量,如果某星球的某個文明偶然發現了一種可以用可穿戴裝置進行釋放極小量的反應的方法,那麼在你眼裡他就是魔法師...

從科學或者哲學的角度來說,靈魂這種東西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它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的呢?

陶然忘機 作為一名理科生,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科學上,沒有靈魂這種東西。萬物都是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的,這聽著可能有點讓人不舒服,但在科學上就是這樣的。 南宮 抱歉,我只是乙個普通人不知道該用什麼的話語去表達出哲學或者科學的角度與思維,靈魂,很玄妙,很縹緲,但當你感知道它存在的時候就在你的心裡和你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