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內資會計師事務所的做大做強?

時間 2021-05-12 01:28:25

1樓:菲戈

四大現在也是越來越水了,裡邊混的經理、摔鍋的經理一大堆,但是內資所短期內還是趕不上四大,做大事已經做到了,但是還沒有做強,內資所內部管理一盤散沙,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乙個個的小作坊式的小所合併到乙個大所的牌子底下,各做各的業務,工資、人員、管理都不統一,頂多就是把業務收入合併到一塊了,所以現在瑞華排在了第

二、立信排在了第四,但是質量和收費水平遠不如四大

2樓:

為什麼大家都不帶考慮地區的,我覺得四大和本土八大的比較最起碼應該以地區來區分,比如北上廣深是四大比較牛,其他準一線貨二線城市是本土比較牛?(注意:我這只是舉例,沒有客觀依據的)。

好希望有人能來按地區來分析比較下差距。畢竟,找工作不是只看公司,還有生活習慣、地區等等許多因素要考慮。

3樓:劉贇

不請自來(da)。所謂「內資所做大做強」在鄙人看來與笑話無異。一來境外資本市場圈子根本不認可內資所的信用和執業能力,內資所已經並將長期處於掛著境外會計網路名號的羊頭自high的階段;二來已有的幾家內資大所多數是原來的嫡系收編各地小所而成,質控體系、人才培養、總分所一體化這些基本功還在補歷史欠賬,與四大相比差了一大截;三來我朝資本市場以講故事和炒概念為主,社會信用體系還十分原始,都不需要高質量的審計服務,賣報告仍然是不少內資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途徑。

4樓:

去看看所謂本土八大給員工的工資發放方式就知道了,工資不到起徵點,各種費用額度報銷。

乙個審核以別人是否合規為主業的企業,自己就在通過明顯違法的手段搞所謂的避稅。其他不合規的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非法的手段用順了自然就不會開發合法的技術手段了,回頭等相關法規嚴格了,一下子死一片吧。

你覺得就這種操行來說,他真可能做強?真正的優質客戶會選擇這種自身就不合規的企業來審核是否合規?選擇自身風險就不可控的企業來給自己搞風控?

你會選擇高考數學50分的人給你輔導高中數學嘛?-_-||

5樓:

暗搓搓的取匿了

成小,沙縣,馬蘭拉麵整合成立餐飲集團,成為業內收入第一。

但公尺其林還是公尺其林。你請客還是回去公尺其林而不是那個最大的餐飲集團。

打擊面比較大,我還是匿了吧。

現在的情況是,成小沙縣和馬蘭獲得了國家的支援,自己也在努力的提高廚師技能。

公尺其林三星也招了不太靈的廚師。

但還是那句話,公尺其林還是公尺其林。

6樓:

#我是高階黑,會給罵死嗎# 別扯什麼四大審計能力強了。。。實在沒法看。但是作為現階段職業生涯的選擇,四大是個好地方。

以下僅指整體情況,不要拿個別牛人事例來抬槓。。。

關於技術的一點點不同觀點,僅限所謂「技術」或「業務能力

四大之所以在國內強,還真不是目前贊的比較多的同學說的所謂業務能力強。

四大的確是強,而且大,其核心在於其在進入中國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經確立,根本無須去關注國內的具有風險的企業的情況,只需要挑最好(所謂最好,這裡僅指財務規範性)的企業去做推介,而當年剛進中國時,崇洋的思想以及其在世界範圍內累積的聲譽,使得原所謂五大以「一中四華」(中天、華強、華振、華永、華明)的合作形式強勢掌握最好的資源,後來銀廣廈等事件又對國內事務所聲譽有摧毀性的打擊,此後再隨著外資企業的大量入駐,四大在國內,根本沒有敵手。

而聲譽這種事情,是有馬太效應的。你的聲譽越好,能夠承接好專案的機會越多,越會去摒棄風險大的專案,越有籌碼去談判。

四大強,在於聲譽,在於積累,根本不在於技術。

從專案實戰的角度來看,四大所的人員其實在業務能力上是比內資所要差的,而且不是差一點點。曾經有乙個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對著四大的人說她連賬和稅的處理都不懂,還想審計他們,真是開玩笑。

以下展開說:

1、超大、大型企業的審計

根本不存在國內所不具備審計大專案能力的問題,以我及周圍人士的經驗來看,國內所處理大型企業審計的能力是嘩啦嘩啦的,無論多複雜的併購、稅項籌畫等,都是輕鬆搞定

我本身是四大出身,後來一直做國內投行業務,對於合作的內外資會計師是有對比的,內資所的水平真不是四大所的人所能比擬的。

2、中小型企業的審計

在中國惡劣的環境下,國內企業有大量不規範的事情非常多,四大一來看不上,二來也不知道怎麼審,沒有做過不規範的事情,自然根本不懂這一類的處理。

3、中小型企業的諮詢

這個跟上面一樣,根本沒法說。不要說複雜的了,賬外資產如何處理進賬可能都不知道。一遇到不規範的,只會說,這個你們不能這樣,至於問那應該怎麼規範?三不知可能沒有,兩不知那是一定的。

所以,總結來說,四大就是適合超級規範的企業的審計,走流程。反正如果我是投資人做DD,我是決對不會請四大的(只針對國內複雜的情況)

規範的企業是怎麼來的?大家可以想想,其實都是國內事務所整理過幾輪之後,要去香港上市,沒辦法,國際社會只認四大,就給四大做了。比如乙個擬上市公司,在準備上市前,就通常要找乙個內資所給做輔導,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整理好,調整規範,往企業會計準則去靠攏,然後。。。。

然後。。。。就給四大了。四大收1000萬,內資所收50萬。

這才是悲哀的所在。

但正是因為四大對風險的極度厭惡,以及不想去適應所謂「中國國情」,才贏得它們的聲譽。

分割線

Grover大部分還是對的,比如四大的收費什麼的,還有職業生涯的選取,還都是選四大為優。畢竟你選擇乙個職業,看的不完全是技術上的東西。包括聲譽、規範性、同事等方面。

我也覺得在四大的歲月是比較開心的,也為後來做了好的鋪墊。

總結

撇開技術、技能問題,我完全贊同Grover :四大的客戶優質、四大的質量控制超級好、四大的流程非常規範、四大是乙個好的職業生涯的開始、四大的風控做的很好,不接爛專案(還是因為馬太效應)。

因此,內資所,有能力,但是因為某些分所在惡劣環境下,如果不低頭很難生存的情況下,做出了一些歷史上的杯具,使得有現在的題主所說的各種杯具。但我相信,隨著國內的規範意識、法制意識的加強,國內所一定會迎頭趕上。我想,如果以內資所的人的能力加之四大的管理規範程度,好日子可期待。

利益相關:前四大員工。

內資會計師事務所薪資待遇如何?審計助理,專案經理各是多少?

我就想問問 你們有要扣畢業證還有需要到擔保的嘛 收到了內資前50某所offer 要扣畢業證,需要擔保,合同籤的公司還是合作公司,但招人用的是大所名字 能有我致同某辦公室低 初級助理4萬,中級助理5萬,高階助理6 7萬,專案經理1級8萬,專案經理2級9萬,專案經理3級10萬,經理1級12萬,每個級別漲...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 和 眾華會計師事務所 哪個更好?

恰好這兩個所都待過。不得不說,兩所相比較。眾華這邊簡直是又摳又奇葩。裡面做專案就是瞎JB搞。而且長遠來看,眾華名聲沒有天健大,我後來出來去企業找工作,人家只對我在天健的工作經歷感興趣,說眾華人家根本不知道。真人真事 東東 千萬不要去眾華!千萬不要去眾華!千萬不要去眾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相信我這就是...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如何選擇

武士橙 先要說,不太清楚你的具體情況,也不能從你的角度出發考慮。你是否有工作經驗,我現在很不了解,只能大概寫寫。生活在一線城市收入挺重要的,關係到租房和生活質量。需要在高房租合住 通勤時間少還是低房租 通勤時間長中做選擇。如果有房住可以忽略。兩個所都有優勢,在A可以積累到人脈,基本工資6000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