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產品互動文件,乙份好的互動文件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時間 2021-05-11 22:53:13

1樓:阿念

簡單說一說我自己的觀點,和大神的專業介紹肯定沒法比!!!

個人覺得寫乙個互動規範文件,包含的範圍內容至少應該有下面這些內容:

1、裝置支援的情況(基於什麼裝置,這個裝置的輸入和輸出有哪些方式,使用者對此裝置的空間感知是什麼);

2、目標使用者的情況,關於人的屬性部分、語音、體態和手勢分別是什麼?(是人主動操作,還是系統主動識別);

3、使用者與裝置的互動形式有多少種情況,通常在怎樣的場景下,這些場景會引起什麼樣的互動限制條件;

4、使用者的基本任務流應該如何完成,需要遵守哪些設計原則(如果是可選的條件下);

5、為了讓使用者完成任務,我們提供了哪些互動元件,正規化、反饋、資訊架構怎麼構建;

6、如何保證可用性,符合人的直覺,使互動過程舒適等輔助方法,甚至是提供某些服務設計。

2樓:張偶

Marty Cagan 在《啟示錄》中寫道:

產品說明文件應該滿足以下要求:描述需求,描述使用者體驗,描述軟體的行為,以直觀的方式描述,文件應該可修改。只有一種形式的產品說明文件可以滿足以上所有要求,那就是高保真產品原型。

為了獲得接近真實的使用者體驗,甚至應該模擬後台處理流程和某些資料。

3樓:Yu Nancy

在敏捷開發的時候,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寫文件。特別困擾的是邏輯沒有想全,同時給開發設計和測試看的文件缺少較好的可讀性和完整性,導致評審也不具備足夠的審核力。

私以為能讓大家看的懂的應該有個完整的框架,這個框架使用者xmind就可以很好的表達。然後細節展示基於AXURE即可,Axure中包含功能前置頁面,當前頁面,後續頁面。以及各個頁面的功能跳轉的呈現。

最終文件其實把AXURE匯出成word作為留存。

如果非新功能,那麼還需要增加老邏輯內容與現在新功能的對比,有效解決溝通問題

4樓:HoganZeng

這裡的產品互動文件應該是指給視覺、開發和測試同事看的(如果是給領導層看的,一般都是概要性的PPT匯報,包含使用者調研分析、產品設計方向和產品架構設計等等)。一般來說,這三類合作物件關注的點不太一樣:視覺同事更關注各個介面的功能和元素布局;開發同事更關注整體邏輯架構和各頁面互動流程;測試同事更關注各個狀態下的互動說明,細緻到一句文案。

在專案開始之前,確保各方經過交流,目標達成一致;專案進行中時,確保有乙個良好及時的溝通環境,保證目標不偏離(最好小組坐在一起)。

翻看了下個人的幾個專案互動文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塊:

專案背景:人員組成、產品目標描述等

修改記錄:每次的修改點和原因

資訊架構:整體架構

核心流程:主要使用者使用流程

互動分支1/2/3…:中高保真原型(功能和元素布局等)、詳盡互動說明(空狀態、錯誤提示、網路相關等等)

場景關聯:應用外部的關聯場景,硬體相關(低電使用、物理鍵操作等等),軟體相關(通知打斷、應用呼叫等等)

應用一致性梳理:彈框、toast、文案、設定列表、操作手勢等等聚類梳理,主要是自我核查。(如有時間,會協助視覺同事把所有圖示聚類梳理)

當然,文件撰寫前有很多前期工作,例如使用者研究、需求分析、溝通/評審/修改/確認、可用性測試等等。文件交付之後,還需要溝通/修改/補充/確認、開發核對、輔助測試等等。

從占用時間來看,文件撰寫只是互動設計師工作中的一小環。我們不只是寫文件的or畫線框圖的。

5樓:Riceman 公尺飯俠

以下總結一下經驗:

我覺得首先應該明確你做互動設計文件的目的是什麼,是做給誰看的。

通常互動設計文件的目標受眾是:

大老闆、領導決策層(CEO、產品VP)——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太關心互動細節,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專案是什麼,有哪些功能,他們通常看乙個典型的使用者使用流程也就夠了(人是視覺化的動物,很多老闆更願意用設計師做的互動設計文件去理解產品方向,這是設計師向上傳達設計理念和你想要推動產品方向的好機會!)

產品經理——你的互動設計文件通常是產品經理手中的「產品需求文件」(PRD)的具體化、視覺化的表現。你的互動設計文件反映了你對產品的理解,是乙份非常重要的「溝通文件」。同樣是「篩選列表」一詞,產品經理和你的腦中想象出來的畫面可能就有很大的差別。

通過你在互動設計文件中視覺化的表達,產品需求會變得更加明確和具體。

工程師——對具體實現你的設計的工程師來說,他們最看重的是產品互動邏輯。他們往往希望你的文件能夠涵蓋到所有特殊狀態(空缺資料點、空白狀態、邊界極限狀態等等、失敗狀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設計師幾乎不可能在一開始就考慮到所有這些狀態,你需要和工程師一起慢慢補齊這份文件。

準確、清晰地標註互動流程和視覺元素會讓工程師愛上你!實際上,工程師很可能是看這份文件看的時間最久,最仔細、最認真的觀眾了。

你的直屬老闆和設計師同事們——相比於一張張靜止的介面設計,用互動設計文件也許可以更好地幫助你向你的老闆和同事收集反饋和意見,因為你的老闆和同事可以有乙個更全域性的視角來看待你的設計細節。

我整理了一下我之前做過的互動設計文件的結構(加入了幾個我當時並沒有做,但我現在回過頭覺得應該放的東西):

1.專案背景——巨集觀層面上的介紹為什麼要做這個專案(外鏈到產品經歷的PRD,應該包含有更為具體的市場和競品分析)

2.平台概覽(Optional)——以下設計是針對哪幾個平台的

3.設計、技術限制——這點很容易被忽略,但我覺得很重要,能夠幫助Stakeholder理解你在後面的設計中做的一些「看起來奇怪的決定」

4.使用者研究發現概述——只需要非常概要的描述,可以有外鏈到具體報告

5.產品使用場景

6.主互動流程(主要功能)——建議同時使用流程圖和原型設計(prototype)來表達

7.支線互動流程(次要功能)

8.特殊狀態(空白狀態、邊界狀態、缺失資料、失敗狀態等)——我感覺這是區分剛剛初級設計師和資深設計師的乙個重要一環

9.設計標註

6樓:孟爽paula

@諶斌 答案中引用的那篇文章非常有價值。不過,文中提及的乙個 PRD 文件需要包含的內容,更加側重產品需求而不僅僅是「互動設計」。如果題主問的是由互動設計師產出的互動設計文件,我推薦 @MoonMonster 在另乙個問題中做出的回答:

互動設計師的產出物是什麼?是 WORD 文件描述?是很細緻的各種狀態下的 UE 原型圖?還是其它工具做的東東?

如何寫乙份易懂的互動文件?

宿崖 1 頁面流程 介面之間 頁面流程圖,可以表達產品的整體結構,幫助同事了解介面之間的關係。在撰寫互動文件時,也可以以任務 子任務為模組來詳細介紹介面如何跳轉 何時跳轉。2 內容布局 介面內 正在載入狀態 載入完成有內容的狀態 載入完成無內容的空狀態 失敗狀態 比如網路異常 許可權未開啟 不同角色...

如何寫乙份完整的戰略規劃方案

Alex 看了很多回答,給出了各種工具 框架 方法,但不免過於理論。推薦乙個諮詢圈分享平台 http www.zxqbj.com 一如既往 第一部分 公司概況。bai重點介紹公司的du發展歷史 現行組織結構框架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經營業務構成 主要經濟指標分析。第二部分 環境分析。著重從巨集觀 PE...

如何寫乙份正經的職業生涯規劃?

校園職業規劃ai 每個年齡階段職業規劃應該不一樣,但籠統一點來說,應該先進行自我定位,弄清楚自己的優勢,缺點,性格,興趣,價值觀,天賦情況 然後再結合社會需求,行業,職位 再看看自己的能力水平,會什麼技術,學什麼專業,有什麼通用能力,專業能力 再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人脈,所處環境 再根據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