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奇葩說被瘋狂模仿?是否當紅即正確?

時間 2021-06-08 06:50:36

1樓:

奇葩說本來就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辯論,他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康熙來了]。原先是乙個人野,乙個人拉;現在是一群人野,一幫人拉。[康熙來了]是傳統的訪談節目嗎?

個人認為,一般的校園很難做高質量的仿奇葩說的比賽。你可以野,但你不見得拉的回來。他不光需要拉的人有深度,還需要有包容度。

2樓:

我首先表明我不喜歡奇葩說,一點都不喜歡。

因為奇葩說毫無邏輯,辨手們總在邊說邊補概念換概念,經常會留有巨大的邏輯漏洞。如果是正式辨論比賽,會被對方持續攻擊至死的問題,在這裡完全沒人在意。

但我並不反對甚至支援奇葩說模式在高校的嘗試。

因為現行辨論模式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和存活危機。另外,現行辨論模式早在十年前便已成形,有著相對穩定的規則。而不是某些人所以為的沒規則。

但這種規則由於太過邏輯化,定概念,理邏輯,下結論的三段式完全無法吸引大多數人,而變得較高冷。

為了更好的吸引人,採取奇葩說的模式,我認為這是可行之策。各位最佳辨手進入社會後應該也會發現,生活中往往乙個小故事小段子講感情遠比你擺概念講邏輯更容易說服人。

另外,奇葩說模式大大拓展了議題範圍,奇葩說的很多議題,在正式比賽中完全沒用,因為某一觀點往往有極大的邏輯劣勢。但只要不講邏輯,這些邏輯起點不公平的議題就毫無問題了。這樣,給了議題大量的娛樂性。

所以,當紅不一定正確,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種可能,一種解決方案,也並不是正確的就會被接受。所以,為了讓廣大群眾、學生接受,徹底擺脫邏輯桎梏,走感情故事路線,無疑是一種可以嘗試的路線。

3樓:

低階引戰。

當紅是否即正確?不。

當紅和正確沒啥關係。當紅不能得出正確,也不能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嘴上批評著奇葩說,用的卻是同一套春秋筆法。沒勁。

4樓:今天依舊百無聊賴

第一,先說奇葩說這件事,奇葩說算不算辯論賽我不知道,但是你說它不算辯論還是先請您舉證。

第二,奇葩說是不是娛樂至死,我覺得不算。「娛樂至死」反對的不是娛樂,而是反對因為現代娛樂業帶來的不思考。而奇葩說恰恰相反,他從沒有讓人不思考的企圖,反而在鼓勵人們思考,即使思辨的內容少有巨集大的哲學命題或者政策方略,他也在試圖通過辯論讓人思考。

第三,95後說是不是模仿奇葩說,目前來看還不知道。因為各地的海選都還沒有結束,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第四,即使是模仿,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他的專業性絕對可以保障:95後說大部分的參賽者還是各個高校的辯論隊成員,不少辯論隊都是成建制的參賽的,各隊也在這其中獲得了不少福利,各個辯論隊的受益總歸是一件好事。

高遠學長本身也是華語辯論世界盃的組織者,在辯論賽舉辦的專業水平和辯論的水平兩個方面來看都沒得黑。

第五,這類節目該不該進傳統校園?憑啥不該?各個學校大多都有各類舞蹈比賽、唱歌比賽,還有的學校有相親活動。

其他娛樂節目都能進校園憑啥乙個你尚且不能證明是一檔娛樂節目的節目進入校園。

第六,就憑高遠學長帶著攝影兩個人十個賽區跑我就覺得沒得黑。

5樓:喜歡就叨幾句

娛樂至死,奇葩說不至於,奇葩說選手各說各的道理,只是給你些思考的角度而已。

要比娛樂至死,誰比的了浙江臺和湖南台的節目啊!比如變形計,為了收視率,毫無節操,甚至用心險惡。

6樓:尹航

是很多地方的辯論環境一直沒有成熟規則,現在終於有了乙個規則。別說這個規則好不好,你得先考慮這些環境裡的辯手分辨好壞的能力啊。

所以,這些人即便不搞奇葩說這一套,也會搞些奇奇怪怪的套路。這都不奇怪的。得罪人的說一句,別高看某些辯論不發達區域的辯手水平。

事實上,在話術方面,因為辯論大佬們高超的技術和敬業的剪輯,使得奇葩說這個綜藝的語言表現力呈現出來確實是一流的。所以看奇葩說很爽,是沒錯的。畢竟乙個綜藝不能讓你爽,就可以收拾收拾睡了。

小朋友的問題是,他們可能真的覺得奇葩說就是一堆奇葩在天馬行空的說,所以就依樣畫葫蘆。

事實上,小朋友那一套玩法,效果基本就是,既沒有怎麼奇葩,也沒聽出來說啥。場下聽著的時候很尷尬的。時間長了還這麼玩的,他們上不得檯面的。

反正咋說呢,大家都開心就好唄。既然不能東風壓倒西風,西方吹過來,消極點的做法也很簡單的——你自己關好門窗就好了。非要覺得這幫人是白痴,無論是嘲諷還是恨鐵不成鋼,嗯,那就罵兩句唄。

誰還沒點小情緒吶~

怎麼看待奇葩說李誕瘋狂打斷薛教授講話?

安生 Lynnnne 對李誕的感覺在今天看到教授被他毫無禮貌打斷後反感到了極點!還可以說整個奇葩說第五季最期待的就是薛教授有邏輯 理性的認真又靦腆的發言與人格魅力!這一期看了一整集就在等薛教授這麼幾句!都被李誕攪和了!選手們再累再難,5分鐘還等不了嗎?明明就是故意的。 xu dido 看奇葩說最後很...

如何看待《奇葩說》的辯論?

不時有人問我,怎麼不上上這些節目,我都會說 我下邊要說的,他們能讓我說麼?於是,我又在群裡重複了一遍為什麼國內辯論 演講節目不值得看。合輯如下 2012年那篇文 論對話 現在大概無法全文公開,貼吧號被滅後帖子也都不顯示了,試試發這兩段 有哪些民科 民哲的奇葩理論或體系?多頭的黑格爾 哈貝馬斯 大頭蚊...

如何看待《奇葩說》第三季被淘汰的選手?

超超 一直很喜歡張哲耀,但是他僅有兩次發言,而且是在最開始兩期,這在時間上不佔優勢。他中規中矩的造型,穩紮穩打的辯論,沒有歐陽超那麼撕心裂肺,沒有其他人那麼歇斯底里,他是辯論大咖,但是在這個娛樂因素佔絕大多數比例的節目裡,他沒有特色,所以被淘汰了,令人痛惜。有沒有人跟我感覺一樣,奇葩說越來越娛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