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的佛經,比漢語版的,能更容易理解嗎?

時間 2021-05-07 00:41:15

1樓:

我都讀過,確實英文版容易讀得多。中文音譯系統很笨拙,意譯的話古代的漢字抽象概念又太少,充滿感性認識而很少能夠玩得轉純粹概念的遊戲。而印度思想還是更接近「邏各斯中心主義」的西方那一派的。

2樓:陳晨

好像問題描述不準確,,應該是現代英語比照白話文。古代英語,比照文言文。

要不難免有貶低中文的嫌疑

你要用現代漢語佛經,我估計也能容易理解。和英語佛經不相上下。

3樓:一水

正相反……

漢語版佛經上千年文字很少變化。

閱讀或者誦持這樣的經典。感應太大了

想想吧……

從古至今,多少人因為誦讀經典開悟。

翻譯佛經的人又多是有修證的高僧大德

4樓:oaker

其實你別說,真是非常不一樣,我沒看過英文版的,但是看過從英文重新翻譯成中文的南傳經典。第一感覺是非常陌生。因為中中國人習慣的漢傳佛教的經典,從語言和意境上都有很深的傳統道家的味道,有中國傳統的那種飄渺空靈的老莊的意境。

我看那個翻譯版還特地避開了傳統漢譯佛經的語言習慣和用詞慣例,所以那個感覺,怎麼說呢,感覺像乙個陌生的宗教。

5樓:湯文潔

從對修行的幫助而言,區別不大。語言只是媒介,重點在於語言背後的東西,在於結合自己的實踐實修去感悟,而不是去計較文字描述的準確與否。

6樓:

釋迦牟尼佛當年流傳下來的佛經都是梵文的,傳到中國後由一些高僧大德翻譯成文言文,武則天當年留下的開經偈說到「願解如來真實義」,可是如來真實意豈是一般凡夫能解的,當年那些譯經的高僧大德,玄奘,鳩摩羅什,實叉難陀,等等雖然看似都是凡人,但他們真實身份全都是證得果位的聖人,示現出家人的身份來翻譯佛經,因為一般人根本解不了如來真實義,只有開悟證果的聖人才能解佛義,而且證果至少是阿羅漢以上的果位,為了保證從印度傳到中國的佛經經過翻譯之後可以保留釋迦摩尼的原義,翻譯的工作只有靠這些證果的聖人才能勝任,所以翻譯佛經不是一般人所想的只要外語和中文水平好就可以去翻譯的,因為以凡夫的境界從佛經上讀到東西並非如來真實義,如果讓凡夫去把文言文佛經去翻譯成英文,那這個佛經離釋迦摩尼的本意就越來越遠,所以讀佛經尤其是讀那些白話文或者英文版的,你讀到的都是字面意思,並非真正的如來知見,對中中國人來說佛經只能讀文言文,因為文言文不像白話文會隨著時間和朝代的更替而變化,所以文言文的佛經基本上保持了當年那些高僧大德翻譯的原樣,基本就是釋迦摩尼當時傳下來的原文

7樓:

佛教思想壓根就不難懂。你覺得雲裡霧裡是因為非要讀原文。

正如現在初中生學習幾何學,會用教科書,而不會去讀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一樣;學孔子的《論語》需要語文老師一字一句結合時代背景講解一樣。等基礎有了,再回頭看《幾何原本》,再回頭通讀《論語》,才會有不一樣的體悟。否則,不過是自討苦吃而已。

讀佛經來學習佛教思想固然不錯,但是不讀註解,不看輔助材料,這就純粹是自己找罪受。輔助材料多不勝數,豈止於英文翻譯這一系?今人智慧型不差古人,所謂佛陀,也只是大徹大悟的乙個人罷了,同一時代就有孔子和老子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西方還有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他的思想複雜歸複雜,但也超不過《論語》和《道德經》。

8樓:

什麼語言無關緊要,看的懂就行;什麼人翻譯的很重要,成就者甚至菩薩翻譯的可靠。

你覺得容易理解的語言是菩薩的巧善方便,那不清不楚含含糊糊是否也可以是菩薩針對某些人的巧善方便呢?

9樓:

是這樣的,古文英文的我都看過不少,英文的翻譯確實更好理解,更流暢更直白,這可能是語言特性上的差別造成的,不是翻譯人的水平的高低造成的.

10樓:

個人感覺在一些例子上是這樣的。比如英譯的心經將「色不異空」的「色」翻譯成「form」就比直接看漢語理解起來要容易得多。

二是這個可能取決於你對古漢語和現代英文的掌握程度。那麼就有兩種方式更加懂得佛經:學習古漢語,學習英文。

三是即是拿漢譯佛經和英譯的兩相對照,也不一定會真正懂得,有些問題和現象(佛經中的)超過了地球人的認知經驗。

11樓:「已登出」

從語言的角度來講,是這樣的。

以漢地佛經為例,哪怕是篇幅短小的《心經》,如果對其中的名詞沒有理解,那麼要還是有點難度的。

而英文版的佛經,是採取了意譯的手段,除了少許重要名詞直接以原文呈現——但是注釋也很通俗,所以在閱讀方面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障礙。

當然,翻譯是否準確,那又是另乙個問題了。

12樓:Garvey

英語,不用考慮古語隔閡,因為古代英中國人沒翻譯過佛經。

比如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聖經,讀起來不比中國文言輕鬆。如果那個時代就有英文版佛經,那麼現代英語對待佛經的態度就和對待古英語聖經的態度一樣~什麼玄奧啦、雋永啦、修辭啦、多重理解啦、不敢隨便翻譯啦……這都是因為中古時代的古典語言們有著追求華麗辭藻的共同特點!

但是佛陀是處在人類文明早期,和孔子莊子時代一樣,根本不重修辭,言辭直達本意,言簡意賅,春秋筆法。

最多有個押韻~也只是為了方便記憶背誦~因為那時候印度沒有紙。

漢語,需要考慮文言隔閡,因為中國到目前唯一直接系統全面翻譯巴利語和梵語的,是文言群體。

然而與英語版佛經相同效果的是,漢譯南傳三藏,80年代才傳入中國,所以也不需要經過文言阻隔。

我們進入工商時代,重新有機會體會佛陀時代的務實精神,脫去中古文明強加給我們的繁文縟節。

應該藉此機會,從最本真現實的語言與視角悟入佛經,而不是沉迷於烏煙瘴氣的文字遊戲。

13樓:

翻譯佛經,需要有相當高的修為的,如鳩摩羅什,玄奘等,而且他們都是三藏法師。

如果修為達不到,佛經翻譯肯定存在偏差。

所以建議還是讀中文的。慢慢讀。特別是像楞嚴經這樣的,讀個幾年都沒有關係。

14樓:only xc

佛經看的少,就不亂說了,只舉金庸的例子:金庸:皈依佛門路曲折。

金庸是這麼說的: 「我看經書很多時候是看不懂的,我就去看註解,結果,那些唐宋時代的高僧的註解也都很難懂,越看越糊塗,我就只好看英中國人直接從印度佛教翻譯過來的,南傳佛經內容簡明平實,和真實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這種知識分子容易了解、接受。」於是,他向倫敦的巴利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

對於只看註解,而不去學習經書原文的金庸打了乙個很有趣的比喻:「這就像手指月亮,原本是為了要看月亮,才看手指的,但有時候看多了手指,只記住了手指,反倒忘了月亮的存在了,實在是要不得的。」

……金庸的語文比諸位如何?

不同的解讀,不同地翻譯,各人也許自有喜好,正如金剛經所說,語言乃至我們認知的「法」,都只是載人過河的船,不必拘泥。真正重要的是意識的維度,維度提公升了,境界自然不一樣,世界也不同。「法」也好,「道」也罷,語言無法完全表達,因為語言是我們意識維度的共生物,所以語言雖然重要,但對修行這事而言,重點在於修和行,而不是語言。

有人看了點書就勤而行之,境界得到了提公升 ;也可能有的人語言上花了很多精力,但只停在語言上,沒有提公升。

這裡有漢譯的巴利佛經:覺悟之路 Tipitaka 上座部巴利藏經

15樓:

我覺得這是乙個語言學的問題,與內容和深度的關係不大。漢語與英語的區別在於前者是表意文字,後者是表音文字,而主體的解讀方式就因此而不同了,大致可以推及到語系之間的差異。

共相是一致的。但在殊相上,兩種語言傳達的意思會有不同。中文的佛經比較注重音律美和形式美,又兼有漢語的形意特點與從文言到白話的演變等諸多因素,因而在理解時容易產生迷惑和歧義。

漢語詞彙的相互聯絡和指涉往往超乎預料,而英語是一種重結構的語言,在傳授概念時比中文更勝一籌。

我認為,中文適合用來寫詩作賦,而英文適合用來交流和傳遞資訊。佛經是一種宗教文學形式,它同時具有宗教性和文學性兩種性質。在理解層面上,英文版的可能更適合剛接觸佛教的人閱讀。

待教理通透了,再讀中文版的,又會有不同的感受了。

個人見解。

16樓:金從周

英中國人的水平,和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人比完全不是乙個量級的。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世界上目前為止都沒有一本真正的巴利語詞典,並且只有一本真正的梵語詞典,便是德中國人編寫的《聖彼得堡梵語大辭典》。其後所有的梵語詞典,包括英中國人日本人中中國人編寫的都是根據這本書抄抄補補修改而來。

所以,在梵語的語言環境中生活了數十年的高僧,翻譯水平會比不上連詞典都編不出來的英中國人?

最後還要說一句,古漢語學不好的人英語能有多好?

17樓:Johann Faust

最近恰好做到這樣的宗教對比內容,我覺得一定要區分時代。

如果古文功底不足,可能看一些古譯本的漢語佛經稍微困難一些。漢語的佛經古代翻譯工作水平還是很高的,切不可小覷。一想到漢語的翻譯者有玄奘、鳩摩羅什這樣的人物,這陣容端的是豪華無比。

能想象把喬丹和奧拉朱旺放在一起的夢之隊麼?

因為印度長時間是英國的殖民地,近代以來英中國人對印度語言研究的很深。因此,近代翻譯工作英國做的也相當不錯了。英文和巴利文的互譯是有印度人在做。

如果有可能,又沒有時間學梵文、巴利文等等語言,把中英文佛經對照著來看,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譬如,《法華經》。另外,中文語境中原生的佛經,譬如,《六祖壇經》(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這我覺得還是讀中文的算了。

如何閱讀英文版《了不起的蓋茨比》?

英語寫作老醫師 詞彙量中等。不是最重要的閱讀障礙。了不起的蓋茨比 埋藏著非常多的細節。你以為讀懂了,其實你沒讀懂。我有學生說上美高的時候讀蓋茨比需要每天花4小時。就是那麼誇張。簡單乙個 the unreality of reality 的表達,還要補充柏拉圖的哲學。 小鬥 優秀 詞典 excelle...

呼嘯山莊的英文版難讀嗎?

不吃兔子的狐狸 最近在讀,已經讀完了第三章。個人詞彙大概4000,不借助外力完全讀不了。現在就是先把所有的生詞顯示出來,讀紙質書,遇到不會的直接看。過幾天再來更新進度 羅真一 我第一本認認真真讀完的原本。一開始確實難。讀到後面順滑許多 建議背一下專八單詞再去看,可以的話背背gre再去看會容易很多 不...

如何評價Henry 唱的英文版 EXO的 前夜 (THE EVE)對比韓文版, 中文版

XIUMIN的小可愛 大華的DEMO真是驚豔到我了,很舒服,好像要完整英文版。那個時候還沒入坑茶蛋,看了前夜的MV第一次覺得沒什麼感覺,越聽越喜歡,比主打KOKOBOP還喜歡。副歌部分的頂胯真是要了我的老命,為啥不拍個完整MV只有練習室版,這麼好的歌! 屬性別家本命 個人意見 韓文版 和中文版 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