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豆瓣部落 ?

時間 2021-05-30 20:01:31

1樓:林和平

部落上線以後,對於我這種使用者來說,就是很多個小組的的集合,超級沒勁。

與其開放部落,不如

1.提高單使用者能加入的小組上限(根據活躍度等因素設定分級,活躍的,創造優質內容的,能加入超過250的小組)

2.優化小組內容排序機制,按照熱度+時間排序,適時地推薦不常去的小組的精品貼。

3.以前有個功能叫【跟你口味最像的人】完全可以多分幾個邏輯來推薦人與人的關注,如(跟你口味最不搭,跟你同時登入,離你最近)等等,去做乙個發現人的功能,但是不一定是根據內容來發現這個人的。沒有內容就沒有粘度嗎?

不一定的,對於沒有目的的閒逛使用者,任何乙個藉口都可以作為開始聯絡的契機。

4.部落的吸引力並不太有歸屬感,給型別使用者貼標籤吧,用標籤去分類使用者,如2B青年,文藝青年,理想青年,打上標籤之後,在同類使用者裡享受特權,如可以闖入型別使用者的私密小組X次,同型別小組無需加入可回復等等。

2樓:趙耀敬

豆瓣是乙個基於非熟人的分享型SNS社群,使用者間的互動不如人人網(基於熟人的SNS)。

使用者粘性來自於友鄰分享的書影音,日誌相簿小組話題;這些有趣的UGC內容散落在豆瓣的各個角落,通過友鄰的推薦分享在豆瓣使用者之間傳播。而對於新使用者和非深度使用者來說,友鄰有限的情況下,獲取有趣內容的渠道很少,以至於我的不少朋友處玩豆瓣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玩,覺得無趣,完全無法體會深度使用者那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這個出發點當然是好的,關鍵還是看使用者是否買賬:新使用者是否會去部落裡探索發現;老使用者是否會捨棄友鄰廣播去部落裡撒播耕種。人氣聚集是個很詭異的問題,豆瓣在這方面的多次探索都不能說很成功。

如何成功引導使用者是這個產品成敗的關鍵。

3樓:孫佩欣

今天上豆瓣,也是猛然發現這個......上豆瓣好像習慣先看右上角了,個人案例麼...

第一感覺:

豆瓣有個東西叫小站,以前的小站是站長自己設定的。

現在有個叫豆瓣部落,感覺像是豆瓣將沉澱下來的UGC歸好類然後生成的「小站」。

5分鐘後:

這東西是豆瓣讓使用者、豆瓣小站、豆瓣小組自行聚類後的產物=。=?部落裡面的小組都是之前已經存在了的。

這東西有排他性......只能加入乙個部落......但是就描述而言,我個人屬於好幾個。這是要找出使用者最大特徵?...

像要壘金字塔一樣麼,第一層是使用者,第二層是小組、小站,然後如今上公升到第三層部落了麼。

「居民最近喜歡的日記」「居民最近喜歡的相簿"建立日期都在部落出現之前,然後在部落裡面,沒能找到其他的日記啊相簿的,難道豆瓣部落,是根據加入進的使用者,挖掘出多數使用者喜歡的東西然後呈現出來推薦給同類的其他使用者麼...

綜上:感覺是聚類人群,然後精準推薦......

4樓:Neatcodes

用了三分鐘時間也沒看明白部落和小站除了排版和使用者歸屬(部落稱之為居民)之間的區別...

點了一下申請,發現抓取了本人小組&小站管理資訊,難道是要融合二者?

部落衝突如何管理部落?

喵打出頭鳥 還是要靠時間呀,我部落發展了好幾年了,從一開始就有幾個副首,這幾年間棄坑又撿起來很多次,副首也在更新換代,活躍的人總是一直變,但是還是會有很堅定的人一直在堅持著。到了現在,已經有完全信賴可以直接交接部落的幾個人了。我的部落最低九本,副首都是我信賴的人,副首都很自覺現在賽季初捐兵都是一千起...

豆瓣為什麼把小組 小站 部落並列放到社群主導航?

姜寒山 這個社群已經過度的碎片化了,無數的小組 小站和部落能帶給使用者什麼呢?資訊只能那麼多,再怎麼細分整合還是那麼多。剛才在小組中搜尋了下 美劇 結果是500 個結果.我只加入人最多的乙個,但幾乎也得不到真正有意義的資訊。在小站中搜尋 美劇 有22個結果,只有排名第一的小站還在更新,排名第二的已經...

如何看待部落衝突出14本

起個名字好麻煩 我現在十三本前中期,說說感受 1,醜,真的醜,綠陪黃,又土又難看 2,戰寵我一開始不滿意,後來看看是燒油,感覺還行,至少戰場變數更多了,打法也更靈活了 3,英雄多加五級,還行吧,如果要持續推新本的話,那麼公升級時間和等級壓縮是乙個很重要的課題,感覺新版本的進攻重點是放在了寵物上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