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半生緣》里曼貞 曼璐,沈世鈞?

時間 2021-05-12 10:55:57

1樓:晴天

我希望曼璐從來沒有下海做舞女,哪怕家裡窮,弟弟妹妹沒錢上學,那就都不上好了 ,出去打點小工讓一家人吃飽飯就行了,她媽和她奶奶也可以出去幹活,曼貞那時候也可以出去幹活 ,還有那個最大的弟弟,應該也有十幾歲也可以幹活,怎麼都不至於沒飯吃。活下去就好了,何必要犧牲自己。我覺得她太可惜了,對她為了家人犧牲自己的一生也很生氣。

最佩服的是曼貞,即使命運這麼殘忍,她還是堅強的活下來了,生完孩子逃出來之後想的是要找乙份工作活下去。也能理解她當初不答應沈世鈞的求婚,兩個人沒有積蓄的情況下,她沒有家庭背景的情況下,她去沈世鈞家裡確實未必幸福未必好過。在面對姐姐姐夫這麼喪心病狂的折磨之後,在失去一切之後,她都沒有想過放棄生命,我覺得她真的很堅強。

最後曼貞和世鈞抱頭痛哭,"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過馬路擦肩看彼此一眼,我覺得他們兩個心裡有彼此,這半生,這一生都夠了。

2樓:yueguangguang

十八年後,他的眼裡妻子依然光豔明媚,他是欣賞的享受的。而曼楨在他眼裡則是寒酸的憔悴的。書裡面的他就是這樣審視曾經的戀人,透過他的眼透視他的心,他對曼楨其實不是那麼憐惜。

所以愛是什麼呢,他終究要回去他的階級。

3樓:咖啡

感覺三者都有乙個共同點:自卑

4樓:山色空濛雨亦奇

最討厭的人:沈世鈞,曼璐曼楨的奶奶媽媽

性格決定命運,沈世鈞的性格裡囊括了優柔寡斷懦弱愚孝以及大男子主義,情商低,這個悲劇大部分都是因他而起的。

曼璐的奶奶媽媽,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如果曼璐的媽媽有主見能夠獨當一面,也許曼璐就可以順利地嫁給豫瑾,幸福地過一生。在後面姐妹倆的婚事上,兩個長輩的表現也是讓人很詫異。

只能在生活瑣事上哀哀戚戚,倚老賣老,看著讓人很氣憤。

最可憐的人:顧曼璐,張豫瑾,許淑惠

曼璐,為了家庭犧牲自己,反而被家裡人嫌棄,如鯁在喉,難以言表。沒有感恩,只有責怪甚至躲避,這一家人挺讓人寒心的。看完之後,並不覺得曼璐可恨,之前覺得她很值得同情,沒辦法責怪她。

張豫瑾,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曼璐的悲情人生裡的唯一一束光,最終也在世俗與時代潮流中暗淡了。

5樓:小刀

沒看過書,只是看了兩遍電視劇集。不過故事梗概應該差不多吧!可能這個劇之所以讓很多人有共鳴,最主要就是那種愛而不能的現實吧!

畢竟對於每乙個人的過往來說,都可以說上一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可是,從具體的人物來講,真的覺得除了曼璐是失心瘋而害了妹妹,這件事情是可以原諒的。這劇裡大部分人的人設都挺奇葩的,花著曼璐跳舞的錢又不斷指責她的顧家人,明明窮逼還要讓所有孩子都上大學的顧家人,明明是閒在家中無事可做的顧家媽媽竟然還要用傭人,嘴上說著愛又一次次軟弱的沈世鈞,還有舒慧那樣的豬隊友……真是一組奇葩人設。

所以,其實打動我們的只有那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於顧曼楨和沈世鈞適用,對顧曼璐也適用,對於我們每乙個人都適用……

我們都有回不去的時光……

6樓:林涵

曼璐為了那個家庭犧牲了一切,青春、名聲、甚至身體,然而這些卻得不到家人的諒解;加之年老色衰,身體每況愈下,連丈夫的心也留不住了。與妹妹相比較之下,她的心逐漸開始變得不平衡,變得開始扭曲。最終將自己的親妹妹推向深淵。

這是人性引發的悲劇。曼楨的悲劇看起來是由姐姐引起的,那麼曼璐的悲劇又是誰引起的呢?說到底不過是命運弄人。

7樓:

看完蔣勤勤林心如版的電視劇集,只覺得…是姐妹倆溝通有問題吧,曼璐打陷害自己妹妹的主意確實該千刀萬剮,儘管她那時候已經有點瘋魔了。但曼楨明明知道祝鴻才對自己心懷不軌,為什麼不多加小心呢,保護措施還是不夠,也沒有對姐姐說。姐妹倆還是有很深隔閡的。

只能說林心如演得太白蓮花了讓人心疼。

8樓:

故事的悲劇性,有外力的推動,但也與每乙個人的性格特點密切相關,顧曼璐忽然可愛,可憐,可敬,可悲,但我甚至覺得在她的內心深處,已有一種不健康的隱患,她沒有辦法也不能接受,自己嫉妒妹妹顧曼楨的清清白白的愛情,於是她「主謀」摧毀了一切……

9樓:「已登出」

「曼璐吃饅頭沾到口紅以為饅頭不好。」畫面感很強。電影裡也有,覺得演得很好。

然後就只記住世鈞說「我今天很開心」曼楨說「我以為你不開心呢」世鈞說「我還以為你不明白我意思呢」

10樓:wellove

其實我覺得,曼楨的存在其實是,告訴我們

曼璐的曾經。美麗,天真,深愛張豫瑾的少女

可能也是在某個夜晚被陷害淪落風塵,但是曼璐死了,曼璐沒有反抗,只有絕望,但是曼楨盡了自己最大的力氣,去抗爭女性的命運

11樓:辛味

小時候,我認為如果沒有曼楨,我大概會很喜歡很喜歡曼璐。可現在,我認為即便是有曼楨,我也是很喜歡很喜歡曼璐。

《半生緣》,一家子荒唐的人,做了滿世界的糊塗事。每次都看得很堵心。原著裡顧太太說「偉民過年就滿十五了」,曼楨說「我十四歲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那麼十年前顧家父親去世時候大弟弟強民最少也六七歲了吧?

七歲的孩子幫忙做些家事照顧弟妹不行嗎?曼楨十四歲,曼璐不到二十歲,課餘時間和顧奶奶一起擺個攤賣貨,或者給人洗補衣物不行嗎?顧太太守寡時候最多四十歲,出門給人打打工哪怕當個老媽子不行嗎?

婆媳兩個女人但凡有些擔當,六個孩子也是能養起的。何苦逼得曼璐高中都沒念完就去做舞女,舞女就舞女吧,倆老太太還大言不慚地一邊養著下人小姐太太的叫,一邊還嫌曼璐賣皮肉不乾不淨,有什麼資格!最荒唐是還要牽曼楨和張豫瑾的紅線,若不是她們,一心護家的曼璐就算為了借腹生子也是斷斷不會陷害曼楨的!

總說舊社會的女人是最沒主意的,可我看都是最有主意的,滿肚子心懷鬼胎害人害己的荒唐主意。

再說曼楨,吃祝鴻才的虧的事兒,罪魁禍首還是她自己太綠茶。家變時候站不出來就算了,最可氣是表面人畜無害的體貼只會用在錯處。別說張豫瑾是姐姐曼璐為了家不得不放棄的初戀未婚夫,就是曾追過姐姐的,也要避嫌才是,為什麼還要過分體貼他?

送書換燈,乙個不夠又把自己的檯燈送去。何況曼璐也是有男朋友的。察覺了母親和奶奶要亂點鴛鴦,為什麼不趕緊把自己的婚事辦起來,斷了老人的念想,安了姐姐的心。

《甄嬛傳》裡只有一句我最喜歡的話:雍正賞了玉嬈海棠步搖,玉嬈說「那步搖上的海棠花是姐姐最喜歡的,姐姐喜歡的,臣女不會沾染分毫。」這才是真心的姐妹,曼楨就是有多餘的體貼沒處發揮,為什麼不好好體貼一下姐姐?

否則曼璐怎麼會說出「你我都是一樣的,憑什麼你那麼高貴,我這麼賤?」

做人,可不要把自己想的太清高,一定會吃虧的。

很喜歡蔣勤勤,從第二夢開始就喜歡,這回翻出以前的《半生緣》把曼璐的戲看了一遍,真真是比我想的還要曼璐的。最近似乎又在翻拍《半生緣》,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耐心看。近幾年總是翻拍這個翻拍那個的,看來確實是沒有什麼好作品的。

12樓: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曼楨逃出來獨自平靜生活之後在路上恍然間看到了攜妻帶子的世鈞,她喚道:世鈞!而他尋聲望去,電車剛好駛過,她的期盼淹沒在浮塵裡,他的目光錯開在紅塵中。

當時確確實實體悟到什麼是錯過,而結局裡必定沒有交集,她是她,他是他罷了,和半生蹉跎,終不是良人。

曼楨,曼璐,世鈞,三人性格不談喜歡亦不談厭,不過不由自主隨塵世浮沉罷了。

13樓:徐甜甜

我直記得電視裡大結局,曼楨抱著世鈞泣不成聲:「我們回不去了。。。」

多年以後,你結婚我生子,我們再相愛又如何?錯過就是錯過,我們永遠都回不去曾經。命運伸出手來,你我都無能為力。

14樓:白頭翁

我覺得曼楨很堅強,很記得最後她弟弟都想她跟祝鴻才在一起過日子,她堅決的打官司跟他離婚,爭取小孩的撫養權。 不像自己姐姐,那樣的死去

最後和世均見面也沒有抱怨這世間為何如此不公,張愛玲選擇曼楨做女主角是有她的道理的

曼璐她最大的弱點是內心不夠強大,你可以說她出來為這個家犧牲這麼多怎麼還不夠堅強,但是她到了最後都是想要乙個男人依靠,即使那個男人不堪到了極點。 還有嫉妒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失去一直真正關心她的妹妹我想對曼楨而言可以說是近乎致命的打擊

如果《半生緣》中顧曼璐的母親是傅文佩,那麼曼璐一家的命運會被扭轉嗎?

歌后陸依萍和舞后顧曼璐最大的區別,不是乙個有富爸爸富二代男友撐腰,另乙個父親去世周圍男人都想佔便宜,也不是乙個嗓子好唱歌真材實料,另乙個只會扭扭小蠻腰,而是乙個其實只需要養老媽和自己,另乙個除了養老媽和自己,還得供弟妹讀書。陸依萍就算沒有陸家和何書桓,也不會山窮水盡,因為她負擔輕,顧曼璐不是只被老媽...

如果你穿越成《半生緣》裡的顧曼璐,怎麼辦?

熊貓滾滾 投奔延安,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黨需要我這一點來自未來的半吊子知識就全貢獻出來 需要我在上海搞情報我就留在上海。顧家那群人不配我為之奉獻,那個時代也沒有發展事業的土壤 辦工廠什麼的被買辦吸血,最終還都便宜日本人 只有革命,哪怕死也死得其所,穿越一遭才有意義。但是如果能活著看到建國,避免一些彎...

如何評價摩根 弗里曼的演技?

fanplayer 摩根弗里曼是乙個成功的演員。就拿 肖申克的救贖 來說吧 我先讀的原著,腦海裡浮現的其實是乙個事故的白人形象。當我看電影時,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知道,這就是瑞德。一切盡在不言中。 笑嘆浮生 我覺得評價演技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出彩以外,還有乙個維度是舒服,每次看到他的出現,不論演的像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