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哈利波特7年老粉,為什麼哈利波特會吸引你甚至成為你的一種信仰?

時間 2021-05-11 14:59:12

1樓:霍格沃茨小鯉魚

哈利波特給我展示的世界我很喜歡,第七部羅恩離開之後又依靠熄燈器回歸,羅恩說:「他知道我會離開」,而哈利說:「不,他知道你一定會回來」

這是最令我動容的一段,我之前還以為羅羅那麼決絕的樣子,不會回來了呢,但是他回來了,以這種方式,有這樣的對白,羅姨給我展示了友情最美好的樣子。羅恩對朋友的擔心,自己離開的愧疚,哈利對羅恩的細心,對羅恩的信任。

關於羅姨對「勇氣」的詮釋。第一部裡,怎麼也沒有想到,納威是有勇氣的,他的勇氣在於,面對朋友做的「錯事」,出身制止,勇敢說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弱小的人不一定就膽小,弱小的人也一樣可以成長到獨當一面,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生來就注定不能做英雄。

2樓:Lizstpeng

作為乙個幸運的九〇後,「至少有十年,哈利·波特是陪伴我左右的樂趣、指引和力量。」——《再出發吧,霍格沃茨特快列車!》https://

3樓:Hedwig

我成為哈迷已經兩年了,至於我為什麼會接觸到它......是因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必讀書目。但是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我到底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偏偏愛上了它。

或許是因為喜歡赫敏的機智與決絕(為了陪哈利不惜讓父母忘記自己),小天狼星對哈利深沉的如父親般的愛,哈利的堅定不移與大愛犧牲……又或許,是因為格蘭芬多的勇敢無畏、赫奇帕奇的容忍包容、拉文克勞的智慧型天資......但,不會錯的是,儘管巫師界似乎僅僅是個想象的世界,它卻真實得就像在我們身邊!

4樓:IWFSLY

不論我什麼年紀去看,也不論我第幾遍看,我都能從中發現更多關於愛,關於友情,關於責任,關於忠誠,關於勇氣,關於善良的美麗情節

5樓:維多利亞

因為我,還有很多人,在霍格沃茨找到了歸屬感。

羅琳最開始寫《哈利波特》的時候並不富裕,而且生活裡也有各種各樣的麻煩,所以第一部的的哈利,生活在極度糟糕的德思禮家裡,而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給予了他逃離那一切的機會。

就好像羅琳自己想要逃離那一切。

第一部中的霍格沃茨對哈利來說是救贖,對我們這些書外的人也是。

而這種救贖感到最後越來越強,霍格沃茨,是學校,也是家,在那裡既可以學習也能生活。

我在十二歲的時候曾瘋狂嚮往那座城堡,嚮往格蘭芬多休息室暖橙色的爐火,我想要和他們一樣,一起為了上課在城堡裡穿著黑色的巫師袍穿行,在場地曬太陽,看黑湖裡的大章魚,我想要在那裡抱起一堆一堆的魔法書,拿起魔咒練習各種咒語,我想和我魔法學校的同學們一起在禮堂大笑為了O.W.L或N.

E.W.T焦頭爛額。

哈利,斯內普,甚至湯姆里德爾都是孤獨的孩子,他們最後都在霍格沃茨找到了歸屬感。

在我最深最深的期望裡,我能夠坐在城堡前面的草地上,那裡Sunny明媚,而我在Sunny籠罩下,昏昏欲睡,平安喜樂 。

我寧願相信自己是個麻瓜或者啞炮,也不願相信這個世界不存在魔法學校。

不然那些像我們一樣孤獨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以上

分割線——————

以上都是寫給麻瓜看的,我十一歲以前確實是這樣想的,但我已經霍格沃茨畢業了,爺最後可是拿了十個O的強者

嘿嘿嘿

6樓:源源源源源

因為美好吧。

誰沒有天天幻想著收到來自霍格沃滋的信,誰沒有想著騎著掃帚就能飛上天,甚至披上一件衣服就能夠隱身了?天天住在城堡裡,又吃不完的美食,用不完的魔法?有了活點地圖就能夠偷偷做好多事情。

在普通的生活中大家都會幻想過著不一般的生活吧。有魔法多酷炫啊,很多事情稍微念念咒語就能完成了。動不動還能騎著掃帚飛上天看看景色。

每一天都能夠把家裡裝飾成不同的樣子,小時候渴望擁有的魔法幾乎都能夠實現了。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總是需要美好的幻想來支撐自己豐富自己,充滿幻想的人永遠都是快樂的,也許正是熱愛魔法熱愛哈利波特,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

總結,魔法使人快樂。

7樓:小白的棉花糖

我是初一接觸這本書的,但是當時的我並不是很感興趣 ,我更喜歡看盜墓筆記。哈利波特就看到哈利說其實巫師家庭的小孩和麻瓜家庭的小孩沒什麼區別那裡。

後面在我一段比較黑暗的時光裡,我接觸到了乙個橙光遊戲,筆記。

那段時光,是德拉科陪我度過的。後面我去看電影,看原著,看同人文自己也開始寫同人文。文筆也慢慢變好了。

就真的只是因為乙個人,愛上了這本書。我覺得哈利波特的本質核心並不是魔法,而是那些可愛的人物。

我真的從哈利波特上面看到了自己,其實我在全書我最喜歡的三個角色,分別是德拉科赫敏,還有湯姆里德爾。因為我在這些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我從小跟赫敏一樣,我有點怪胎,我特別喜歡看書,別人都不會喜歡。我被孤立過,我和德拉科一樣,很慫,還愛哭,小學喜歡打小報告。我能理解湯姆里德爾對自己的名字那麼在意,因為我也很討厭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在中國就是非常常見,好多女生跟我名字都一模一樣。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這本書裡的很多人物。他們帶給了歡笑和淚水。

8樓:十三月狐

因為這個魔法世界那麼溫暖,可以讓人發掘無限潛能,好像現實生活中我所需要的東西都能在這裡找到。

哈利波特真的給我造了乙個夢啊

9樓:深陷網癮無法自拔

JKR構建的這個龐大的魔法世界完全容下了我的一些奇思妙想。我的一些常理上來說的不可能吧。哈利波特能給我一種接納感和歸屬感。

10樓:Starman

我初三,大約四年級的時候進入並喜歡上了HP的世界,HP成為信仰也有不少年頭了(其實是學校要求讀魔法石)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最後一部電影上映。/

這麼想來,我被HP吸引和小時候老師總是講騎掃帚這類新奇的故事有很大關係。畢竟,巫師會魔法啊,魔法是拯救我這個懶人的魔法啊。(這兩個魔法意思不一樣hh現在不這麼想了

但是真正讓它成為我的信仰的,應該是羅琳對於愛(包括友情,成長,親情,愛情)死亡、善與惡、勇氣的詮釋,同時在很多方面也激勵了我,例如我每次大考之前都把哈利毅然赴死進入禁林看一遍/ 考試之前會喝蜂蜜水,假裝那是福靈劑......難過的時候也會想想鐵三角,彷彿他們是我的朋友。

最後Always

11樓:玉簫

因為它給了我乙個完整而又真實的魔法世界。因為它告訴我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而是選擇。因為它讓我認識了這麼多我愛的人

哈利、赫敏、羅恩、雙子、斯內普、盧平、莉莉詹姆、小天狼星、鄧布利多……

長大了,很難全身心的喜歡乙個事物。但哈利波特做到了。雖然我遲到了十多年,但更加感激最終沒有錯過這個世界。

12樓:Serpent

算算時間,我粉哈利波特的時間也有十一年了。

漸漸的發現,羅琳筆下所有的人物他都是有血有肉的,他們的形象是豐滿的:有的時候會為哈利的固執有些小生氣;之所以恨貝拉就是因為他對伏地魔的瘋狂和對小天狼星的狠絕。

不得不承認羅琳筆下哈利波特的所有情節實在是環環相扣。我們斯內普教授的洗白來的一點都不突兀(說實在的我在第六部最後一段教授自報混血王子馬甲的時候就覺得他是鄧布利多這邊的)

因為對哈利波特的各種熱衷,哈利波特他就逐漸成了信仰。

Pottermore官網的建立可以讓我們更深層次的挖掘自己想知道的魔法秘密。對我來說哈利波特他之所以是信仰,是因為那份伴隨了我十一年的執著。無論什麼時候哈利波特對我來說從不過時,因為那些人物,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已經死去的,好像就在國王十字車站等著我們。

哈利波特是我目前為止唯一的執著,真的。

13樓:HelloSunshin白鷺

我看哈利波特的時間不久,成為哈迷也只有兩年多。

我還是想說,對乙個事物的喜歡和喜歡它的時間沒有關係,和你對它愛的程度才有著直接的關係。

當初是在無聊時點開了電影,一時就被電影裡那些奇妙的特效和氛圍吸引到了。那時候對其他什麼也不敏感,只知道每天晚上蹲在電視機前一部一部的看下去。

看完之後,感覺心裡似乎少了些什麼,但好像也多了些什麼。

後來我似乎對這部作品很上頭,隔一段時間就會刷一遍電影。但是我明白,喜歡乙個事物就應該對它進行全面的了解。於是我花了好大心思才買到了收藏版的中文原著並且閱讀完。

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開始閱讀英文原著。

《哈利波特》為什麼會吸引我並且成為我的信仰呢?導致我每一天的動力之一就是這部作品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生活在這樣乙個平凡普通的世界,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無論你是學生,還是正在工作的人,開心的時光看起來會總是很短暫,更多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感到有一絲厭倦。有些時候,並不知道可以拿什麼來作為我們的動力和信仰,支撐我們對這個世界進行想象和憧憬?

當我遇到《哈利波特》時,一切像謎團似的都被解開了。當我了解了這樣乙個魔法世界後,我想著,什麼時候才能像哈利一樣騎著火箭弩在有著成百上千的觀眾的場地上來一場汗淋淋的魁地奇比賽?什麼時候才能坐在拉文克勞休息室裡的沙發上與學姐學妹們一起享受愜意的午後的讀書時光?

什麼時候,才自己也能掌握乙個個的咒語,在魔法世界裡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能大家都認為這是搞笑的幻想。不得不承認,這確實也是。但是比起「幻想」而言,我更願稱之為我的信仰。

是它帶我走出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是它帶我從生活的泥潭裡掙扎出來,是它讓我在各種學習與工作中擁有自己的動力。

在有些大人的眼中,《哈利波特》可能只是一小孩子讀的書,只是個玩笑罷了。在其他不了解的人眼中,《哈利波特》可能只是一幼稚的魔法書,只是個娛樂罷了。當只有了解它的人才知道,它帶我們走過了多少時間,引領我們思考過多少人生哲理啊。

看完《哈利波特》,最終美好的結局一定也會讓我們的心裡得到難以替代的慰藉。生活中的不滿也隨之得以漸漸的消失。

看完《哈利波特》,心中也難免會有很多的意難平。可也就是這些意難平,教會了我們許多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如何去接受那些無可避免的遺憾啊。

不管是《哈利波特》裡的哪乙個人物,他們都可能會是你的信仰。就像哈利,這樣乙個身上有著萬丈光芒的救世主,生命賜予他必須接受的逃亡命運,他卻報之以歌。就像羅恩,乙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物,用自己的忠誠與勇氣,陪伴在朋友們的身邊與他們共度快樂而又可怕的歲月。

就像赫敏,乙個聰明又厲害的女巫,是她讓家養小精靈得到解放,是她讓現在的魔法部運營的井井有條。就像小天狼星,也許他曾經在校園的行為並不能受到我們的讚賞,但是是他陪伴哈利度過最快樂的兩年,把哈利當作自己最寶貴的兒子。就像鄧布利多,也許他生平的謊言很多,但他是人們眼中最偉大的巫師,他為這個魔法界做出了太多。

就像納威,也許乍一看你覺得這個小夥子並不那麼顯眼,但是是他最終拿起了格蘭芬多寶劍,將最後一件魂器摧毀。就像海格,也許他在書中的存在感並不高,可是他陪伴哈利來到以前從未想象過的魔法世界,也是他陪伴哈利走過漫長的七年。……甚至就像德拉科馬爾福,也許他在我們很多人心中並不是那麼的討人喜,但他一定也會觸動到某些人心中最軟的地方。

是他們,鐵三角的某乙個人,或者《哈利波特》裡的某乙個人,甚至全部的人。他們的人品,或者性格,更可能是對於命運的態度。給了我們無限大的動力,是我們的信仰之一。

在那個充滿魔法和想象的世界,與我們所在的人世間是對等的。我們能肯定的是我們永遠也到不了那裡去,但是我們心裡有霍格沃茨,有國王十字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有那棵可怕打人柳,有鬧鬼的尖叫棚屋,有霍格莫德的蜂蜜公爵…無論發生什麼,那些有關魔法的一切總是存在於我們的心中。我想這些事物,也就是幫助你度過無聊歲月的動力吧。

在小孩們的眼中,《哈利波特》是他們童年的夢想。

在青年人的眼中,《哈利波特》是他們人生奮鬥的乙份動力。

在老年人的眼中,《哈利波特》是帶領他們回到童年時光的靈丹妙藥。

原來,看完《哈利波特》,少的是心中的空虛,多的是對世界的嚮往。

感謝《哈利波特》,讓我的人生多了乙份光彩。

還是那句話,霍格沃茨永不畢業。

哈利波特中金妮為什麼喜歡哈利?

宣榕 金妮是把哈利當作my boy來愛的,而不是my hero來愛的。前期金妮對哈利的喜歡也許是因為救世主的名聲,可是那其實只能算仰慕 反而是後來,她一直在試圖了解符號化枷鎖後真實的哈利,這個揹負了太多的男孩子的心。第二部中金妮幫哈利懟德拉科時說 他不想這樣 引人注目 譁眾取寵 而在第四部中羅恩還誤...

《哈利 波特與死亡聖器》為什麼不叫 哈利 波特與魂器 ?

拖泥康 我覺得 死亡聖器 的核心是想表達面對死亡時應有的態度。哈利 鄧布利多 伏地魔 斯內普們如何看待自己和親友的死亡,以及認識殺戮。 徐鳴鹿 因為死聖貫穿了原著中最重要的三個角色伏地魔鄧布利多和哈利波特的人生選擇。伏地魔希望利用死聖 長老魔杖 獲得力量,實現自己的恐怖統治 年輕時的鄧布利多希望借助...

HarryPotter為什麼譯作「哈利波特」而不是「哈瑞波特」?

照這樣海瑞珀特豈不是更屌?有一本譯者參考的詞典,正規的人命地名都要參照它,收錄了各種語言各種人地名的譯法。另外確實許多英語國家或者其他國家發不出 rr 西班牙語的多擊顫音就像l,超級好聽 郭小閒 r 傳統上是發顫音,特別是英國非標準語裡面。由於姓名 以及地名等 代代相傳,倒是能保持一些語音方面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