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郭襄為什麼沒跟何足道在一起?

時間 2021-05-10 08:11:00

1樓:王耀

因為那對鐵羅漢。

如果沒有那對鐵羅漢,世界線會向另乙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在那條世界線裡,何足道跟郭襄很可能是在一起了的。。

何足道這個人,雖然篇幅寥寥,但極其重要,他是射鵰三部曲世界線收束的最關鍵人物。如果沒有這個人,張君寶就不會被逐出少林,覺遠也不會死,郭襄就聽不到九陽神功的原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何足道,武林中就不會存在武當,峨眉,崑崙這三個門派,也就不會存在張無忌,明教也不會被統一,元朝也不會被明教推翻。正是因為何足道的攪動,武林中才存在這三個門派,世界線才向倚天的方向發展,最終導致明朝的誕生,這是金庸α世界線。

但是同樣可以存在一條金庸beta世界線。

在這個世界線裡,何足道沒有輸給張君寶,乙個人挑翻了少林,和郭襄一起下山去襄陽。在去襄陽的路上,兩人說說笑笑,彈琴唱歌,逐漸互生情愫。在襄陽,何足道的人品武功得到了郭靖的喜愛,才華也讓黃藥師和黃蓉欣賞,加上單挑少林的事蹟也傳遍江湖,讓他瞬間成為青年一代風頭最勝的大俠,僅次於楊過。

而因為楊過隱居不出,何足道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青年一輩第一人,這個時候郭襄離家三年終於回家,到了成婚的年齡,長輩會給她安排婚事,而何足道就成了唯一能配得上她的男人。在長輩的撮合下,加上尋找了楊過三年沒有結果,開始心灰意冷,跟何足道也確實互相欣賞,又有情誼,郭襄很可能會接受何足道,與其成婚。這樣郭襄就不會終身未婚,何足道也成了郭靖的女婿,留在襄城中。

這就會出現乙個結果,在襄陽破城的時候,上一代的高手都已經去世,楊過隱居不出,但和倚天的世界線不同的是,此時城中會憑空多出乙個次五絕水平的青年高手,這個高手還是郭靖的家人。這將會導致世界線的劇烈變動:因為多出了何足道,郭靖的後人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郭破虜就不會戰死,屠龍刀也不會失落。

郭襄和郭破虜可以馬上繼承郭靖黃蓉全部的武功兵法,反元大業就可以提前100年展開,在郭襄這一代就完成。而郭襄將會取代100年後張無忌的位置,成為統一江湖,號令天下的那個人,甚至會輔佐出乙個開國之君 ,建立乙個全新的朝代。。這就是金庸beta世界線,在這條世界線中,郭襄人生圓滿,既嫁得夫婿,又能成為武林至尊,能在有生之年報得國仇家恨,但江湖中將不會存在武當,峨眉和崑崙這三個門派。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世界線的變動,使之沒有向beta線的方向發展呢?正是那對鐵羅漢。

因為郭襄把這對鐵羅漢送給了張君寶,才讓張君寶學會了一套紮實的少林拳法。之前沒學過拳腳功夫的張君寶,正是靠著這套拳法,才在跟何足道的10招之約中獲勝,導致何足道遠走西域,而張君寶則因為偷學武功被逐出少林,世界線才繼續向倚天的方向發展。

一對鐵羅漢引發的蝴蝶效應。

所以知道張三丰為什麼到老還把這玩意一直揣在身上了吧,這可是改變世界的關鍵道具啊,要沒有這東西,張三丰會一輩子在少林寺當乙個外門雜役,像他的師傅一樣籍籍無名的死去,一想到這個,老張就冒了一頭冷汗。。。

這一切,都是命運石之。。哦不,金庸的運擇啊。

2樓:孫小小

何足道其實勉強算是郭襄的菜,魅力大叔型。

但當時的郭襄滿腦子裝的都是楊過,對於何足道根本是沒有想法,可若是何足道和郭襄一起闖蕩江湖,卻也未必沒有機會日久生情,畢竟何足道還是很優秀的乙個青年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可惜的是,何足道太過狂傲,與張君寶比試的時候說張君寶若能接他十招,就發誓終身不履中土,沒想到張君寶小小年紀,就身懷深厚內功,大意之下,竟真的接了他十招,男子漢大丈夫,言出必行,何足道從此遠離中土,跟郭襄也就再無相見之日。

3樓:apewest

何足道如果鐵了心要追郭襄是一定追得到的,但是這個人比較自我,愛自己的成分遠遠大於愛郭襄的成分。

倒是郭襄對何足道的印象分幾乎突破了滿分,對他既欣賞又好奇。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心中想著30多歲的大哥哥楊過的時候,就在荒僻之處聽到了何足道彈琴,聽得一陣,對彈琴人的評價就四個字【高人雅士】。

繼續聽下去【琴聲竟似和鳥語相互應答】,循聲覓去,眼見白衣男子端坐於三株大松樹之間,膝上放著一張焦尾琴,【身周樹木上停滿了鳥雀】……【和琴聲或一問一答,或齊聲合唱】。

這裡可是郭襄的第一視角!!連鳥雀一問一答都出來了…………

【琴聲和平中正,隱然有王者之意】

(女孩子喜歡的男人一定是大英雄,至少在她們心裡是這樣)

【心想可惜外公不在這裡,否則以他天下無雙的玉蕭與之一和,實可稱並世雙絕】

(這才剛見面吧,黃藥師身價堪憂啊…………)

看到何足道抽出一柄長劍,pose還沒擺出來,【原來此人文武全才】…………

然後就見到何足道畫石為局,自弈自語,終於忍不住指點了一招,兩人開始商業互吹,相彈對唱。

郭襄給他彈了一曲《考槃》,大讚他高潔優雅,然後就走了。

何足道再次出場的時候,郭襄正在被西域少林的幾個癟三欺負,郭襄見到他就很開心【喜道】:「喂,你在這兒啊!!」

又是【喂】,又是【你】的,熟的很嗎??

【郭襄大喜,想不到此人如此知趣,這般幫著自己】,隨後何足道挫敗了他們仨之後,立馬就坐下要給郭襄彈琴,【郭襄只聽聽了幾節。不由得又驚又喜】,聽出【伊人】之意,馬上臉就紅了。

為什麼沒成,是因為何足道心智不太成熟,或者說,心理年齡沒到談戀愛的時候。他明知無色禪師是郭襄的朋友,還非要上去搞事,本來理由還是因為無色不讓郭襄進少林寺,後來則成了完全的意氣之爭。

郭襄對他印象依然非常不多【你這張嘴倒會說話,居然片言折服老和尚】

【何大哥,我又不是非進少林寺不可,你傳了那句話,這便去吧】

大哥也叫了,一句話的事情,說完了就走,回來彈琴給我聽呀…………

何足道和覺遠、張君寶鬥氣比武之時,狂生之態畢露無疑,好勝心壓過了一起,早把郭襄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終身不履中土】,那是把要見郭襄爹娘的承諾都拋到腦後了。

他這個人琴劍棋三痴,愛物愛到了極致,本來就沒剩下多少心胸去愛人。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當時彈琴的是大理的段公子,兩人會不會因為比武鬥氣而戛然離散。

何足道是乙個驕傲而偏激的人,如果他技壓群雄,乙個人征服了少林,或許會心情很好,微微笑風度翩翩地拉著郭襄就走了。

而在他自己看來,失敗者是不配擁有愛情的。

4樓:山璺

因為那時候郭襄一心還裝著神鵰大俠:「便是刻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後也須磨滅,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卻是時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

「她言唸及此,心中驀地一酸,原來這時她想到要方天勞等見識的中土人物,竟不是她父親,而是楊過。」 何足道在郭襄眼中一開始也不過是一樁奇人異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她在江湖上闖蕩三年,所經異事甚多,那人琴韻集禽、畫地自弈之事,在她也只是如過眼雲煙,風萍聚散,不著痕跡。」對於何足道表達的愛慕之情,郭襄只是有所領會而已:

「心中驀地一動:「他琴中說的『伊人』,難道是我麼?這琴韻何以如此纏綿,充滿了思慕之情?

」想到此處,不由得臉上微微一紅。」話說我非常不能理解,很多讀者為什麼非要圍著郭襄獨身的問題打轉轉不可。好像郭襄自己條件很好,又遇到過條件也不錯的何足道和張君寶,居然沒有好上,居然沒有郎情妾意,居然還獨身,太不正常啦……金庸自己都在作品裡寫了「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其實就已經說明一切了,並不是張君寶和何足道不好,只是郭襄不喜歡而已,這是任何講道理擺條件都沒用的事情。

對於小東邪,人生有過十六歲時這樣逸興遄飛、精彩跳脫的經歷,有過情竇初開卻終於幽思失落的愛情,見識過江湖上的奇人異事,有過或刺激或浪漫的故事,最終能看透一切,在武林獨開一脈,這樣的人生就足夠了啊,人生永遠不會有圓滿,還有什麼需要為之遺憾的嗎?何必去苦苦為她追尋乙個在外人看來幸福的結局。

如何評價《倚天屠龍記》中的殷素素?

齊衡弈心理諮詢師 忽然想起乙個相關細節。殷素素殺龍門鏢局滿門,是天鷹教堂主的公職行為,而不是她的個人行為啊。在她的視角上,是少林的人內外串通,還打了她三鏢,差點送了她的命。所以她去按當初承諾來報復。所以少林後來在武當說 這筆賬找殷教主 而不是找她個人。後來殷天正也因為公務,累死於少林金剛伏魔圈,算是...

為什麼《倚天屠龍記》中的丐幫會墮落不堪?

limengjia02 哪有墮落,頂天幫主換的快而已。至少宋元一代,丐幫是真的站道義一邊,偶爾吃點癟而已,或者說就因為站在道義一邊,元這種環境沒有點底子的不好扛啊。論墮落,雪山飛狐的興漢丐幫在還有啥時候能說墮落? xcvfoxl 首先,這是錯覺。丐幫最強盛的時期,是洪七公開創到耶律齊結束的一段時間,...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是否屬於渣男?

我先睡會兒 不是。張無忌只是乙個懵懂的少年,不懂愛情吧,沒法認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覺得講義氣最重要吧,所以會和殷離訂婚,也才會和周芷若訂婚,他心中愛情最重要嗎?不是的,年少的時候他覺得情義最重要,事業最重要,後來才了解了自己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態度。難道這些女的不是渣女嗎?應該都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