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荒島餘生》?

時間 2021-05-08 17:10:42

1樓:anny

今天終於看了這個電影,基本上是20年前的電影了。。。其實感覺這部電影的重點不再荒島,而在餘生。。。可見這個電影名字翻譯的太好了。

回來之後,面對曾經的戀人。。。造就這部電影的經典。。。

2樓:睡睡小可愛

《荒島餘生》是由扮演經典電影《阿甘正傳》阿甘的湯姆·漢克斯主演,講述的是聯邦國際快遞員工查克在工作中遭遇飛機失事,倖存下來流落到荒島生存,並經過近五年後自救回到社會中的故事。

查理剛到島上,發現自己來到都是乙個無人島,先是想盡辦法求救:在沙灘上寫「HELP「,發現船隻,照亮手電筒,拼命叫救命,發出sos求救訊號。

發現同伴被泡得發脹、變形的屍體,查理慌張、害怕極了,還堅持把同伴埋下,立上墓碑,給死人也保留體面。這就是社會人才會做的事情。同伴的屍體,讓他感受到自己生存下來的幸運,活下去,走出荒島的慾望就更加強烈。

所以他冒死也要衝出海浪。

在一次次求救失敗、被潮汐折磨得遍體鱗傷後,查理基本放棄了主動尋求回家的機會了。他唯一的念頭就是想辦法活下去,有吃有喝不受傷,開始拆快遞,看有沒有能用的東西。錄影帶、離婚協議書、排球禮物、女人的連衣裙,旱冰鞋,這些看來毫無干係不起眼的東西,都被查理充分利用起來,用他們生火、做漁網、削東西。

最令人觸動的畫面是,當查理屢次生火失敗後,弄傷自己的手,憑藉想象用自己的血跡畫出乙個人頭,並給他命名威爾遜。把它想象成乙個人,和他回憶自己的過去、和他訴說自己的不幸、和他排解自己的孤獨、寂寞和無聊。

這個在正常社會裡看起來多麼傻氣的行為,但是對於查理來說,這是他排解孤獨,宣洩恐懼最有效的方式,是他尋求自己是社會人的方式,有語言交流,懂得溝通,影片裡當他向威爾遜撒氣把他丟到海浬,他立馬就後悔了、緊張、害怕、恐懼,四年多的相處,威爾遜就像自己的親人一般,無比親密的人。

同時,也是查理對自己回家的希望和信念。影片最後查理翻過潮汐,經歷風暴,活下來,但威爾遜卻被海水越帶越遠,遠到他抓不住的時候,他傷心欲絕、抱歉,宛如自己最好的朋友逝去似的。威爾遜走了,他的信念支撐崩塌了,他丟棄了船槳,任由竹筏在海上漂浮。

當乙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沒有金錢美譽地位種種束縛,開心、快樂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查理在荒島上找到水到水喝開心、生火成功唱歌手舞足蹈、吃到熟的螃蟹開心、和排球說話開心。

孤獨有時候看著是那麼悲涼無助,但有時候卻是那麼恬靜而美好。

3樓:

這部片我一輩子都會記得,是在得知高考第一二志願都沒能達到錄取線只能去第三志願的東南大學的那個下午,然後我看了這部片,其中對我的激勵現在還記得,你不知道海浬吹過來的木板會不會是救你命的那塊,所以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喪失對生命的希望,之後在東南大學也度過了不錯的四年。。。

4樓:acccac

當所有人都以為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四年後,你覺得自己還有必要回去嗎?《荒島餘生》,先是荒島後是餘生,在荒島上想著自己一定要回去,他們都還在等著自己,回去後發現他們原來早已開始了新的生活。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當我們習慣了孤獨,習慣了只有自己乙個人生活,習慣把世界想的美好以後,突然回歸到社會,面對社會的眾生煩擾,會失望,會迷惘,會不知所措。這部電影是個悲劇嗎?也許是,他最愛的女人嫁給了別人,他的回來顯得多餘。

也許不是,至少他收穫了人間真情,他的凱莉仍然愛他。但作為乙個男人,他必須放手,凱莉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他也要開始新的生活。

5樓:慕道

今天二刷荒島餘生。一直很喜歡這個電影,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更高形式的雞湯。

生活總是有時候會出現血淋淋的的情況,或者說生活的真相就是血淋淋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安逸的生活讓人大多時候都忘卻了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每天都有人,或為病痛或為生存哀鳴不已,你真的有去傾聽他們嗎?

只是大多數人都選擇的聽不見,宛若有人垂死街邊無人問津。我不想在這裡批判那些吃人的人也不想說那些見死不救之人。我想說的每個人都是垂死的人,只是往往我們都選擇的忽視了而已,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才是脆弱而寶貴的。

你以為墜機到荒島已經夠慘了,但也許你還會面對比這更慘的事情。因為你沒有察覺,甚至沒有掙扎。

查克知道自己掉到荒島上開始,其實他的處境沒有比當場去世好太多,他生還的機率依然渺茫。試想一下,漂流在太平洋上遇到船的概率就是查克最後獲救的概率。所以查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在死前再做點什麼?

這就引申出乙個哲學問題,乙個人在乙個荒島上無論做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意義需要人來理解。查克在島上就算寫完一本紅樓夢,沒有別的人看見,也是沒有意義,最少對於查克來說,沒有傳達出去的東西,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電影裡查克回到文明的世界以後被認為是英雄,但是如果查克死在回來的途中,那麼他在島上進行的一切努力還有意義嗎?

換句話說,乙個人的意義是需要他人來承認的,反對的同學就去荒島上實現自己的意義吧。

引申出一點腦洞,地球不同樣是乙個孤島嗎?人類可以接觸到其他文明的概率或許沒有查克獲救的概率高。人類同樣不可能永恆的傳承下去,人類,這種脆弱而又美好的東西,需要生活在極其溫和的自然條件下,需要水和其他賴以生存的必要物質。

只要時間足夠長,人類就會毀滅。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一千年,甚至數萬年。或者死於戰爭,或者死於瘟疫,或者死於自然條件劇變,或者再來一顆小行星,或者外星人入侵。

或者以上幾種同時間出現。那人類滅亡,文明還有意義嗎?

以上一段是個人不在乎的事情,個人代表不了人類思考,人類畢竟是乙個集體。只有這種孤獨的命運降落到具體的個人身上,這個人才會思考。於是我們思考,我們的餘生。

個人命運與人類命運很相似,也許乙個過幾天就出於意外死去了,或者查出肺癌晚期還有幾個月的生命,亦或者我們還能活很多年也說不定,但終歸一死。所以,讓我想想我不知道還有多久的餘生怎麼渡過吧!以上

6樓:辰宿列張

迷茫才是人生常態

曾經主角以為自己能夠精確控制一切,他計算了準確來回時間,他送給妻子禮物,並說我很快會回來。當災難發生了以後,在荒島上,在大自然面前,他被迫開始荒野求生,他試圖用充氣艇離開這座島,卻傷了腳,他花了3天時間轉木取火,無數次他快被荒島上的生活逼瘋,可又被迫重頭再來,他甚至想過自殺,可挺過來以後又覺得能呼吸真是太好了。他用球和自己的血創造了威爾森,乙個自己的精神伴侶。

4年以後,按理來說他在荒島的生活過的游刃有餘,但想回去見到妻子的信念一直支撐著他,所以他決定用偶然得到的飛機殘骸作為帆放手一博,離開海島,威爾森漂到遠處,他怎麼也拿不到的時候,他回到自己的木筏上哭了,是哭失去的朋友,也是哭自己的遭遇,是哭人生的無常與迷茫。

最後他被路過的船救了,當他奄奄一息的時候,是鯨魚噴水叫醒了他。回到現實生活,他發現妻子已經嫁給了其他人,並有了孩子,雖然他們都還深愛著對方,可是大雨裡的車裡,他對著她說,你應該回去了,我看見她眼裡的光熄滅了,人生就是這樣,她是主角4年荒島求生的精神力量,她把主角帶了回來,可是她也有自己的人生,既然已經在不同的路上,那麼不必要回頭。

最後出現的十字路口,預示著他內心的迷茫,這不就像普通人的生活,迷茫確也要走下去,接受並戰勝命運,用我們的勇氣。

7樓:不思量

如果我沒有上那一架飛機,如果我沒有下車,是不是就不用兩次失去一切呢。

這部電影更想講的其實是從荒島回來的生活。

之前的一切都隨著失事失去,重新獲得身份,作為信念支撐的未婚妻嫁給別人,看到她和丈夫恩愛的樣子,跟她在雨中擁吻,荒島餘生的他,應該比在荒島上還要孤獨吧。

可怕的不是失去,是失去了又失去,還無可奈何,只能說一句:「你得回家了」。

即使那不是他們當年所想要的那個屬於他們的家。

8樓:「已登出」

愛而不得,無能為力。

抵得過艱難險阻、環境惡劣,抵得過寂寞如雪、度日如年,終究抵不過殘酷現實,輸給了時間。

最心酸的是成年人的短暫放縱和強大克制,默契的令人動然:

噙滿淚水的眼睛才會睜的特別大,特別圓。

9樓:

第三遍刷這部電影又有了新的認識

電影的最後男主和朋友說

自己曾經失去過一次凱莉了當他身處孤島時他認為自己永遠都回不去了他將永遠的失去自己的愛人

因為誰知道明天的潮水又能帶來什麼呢

萬事不可期計畫往往不及變化

潮水讓人絕望

也會帶給人希望

10樓:Xian Yu

太陽每天都會公升起,誰知道下乙個潮水會帶給你什麼呢?遇見十字岔口選擇的後果是附加選項,直面內心世界是原點。你在乙個時段愛著誰,誰又在同樣的時段忘記你。

人生總是路過,一不小心擦身而過就把再見變成再也不見,再見也無法真正喜歡一遍了。

11樓:SeVen

-我的觀影感受

這部電影讓我完全地投入察克的角色中,身臨其境地想象自己淪落至乙個孤島的情景,想象自己是否能夠戰勝大自然和精神的折磨。

電影前半部分,我們都在為察克的命運感到提心吊膽,希望他存活下去。到最後察克回到現實後我們才松了一口氣。

但是,故事的結尾並不是傳統的圓滿。最終的察克還是失去摯愛的女人。這個在他生命最困難的時候作為他精神的支柱的女人,在他驚天逆襲之後,沒有選擇丟棄自己的家庭和察克在一起。

那麼,之後的察克該何去何從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他不會消極下去,因為他期待著命運的潮汐會帶給他新的船帆。

-我總結的哲理1.生命中時時刻刻可能發生意外,但是要充滿希望,因為人生中下乙個海浪可能帶給你轉折

2.保持樂觀,笑對人生的難

3.不要盲目的追趕時間,否則可能錯過重要的人或事

4.時常和自己心靈對話,像朋友一樣對待自己

12樓:

搜荒島餘生,除了電影,還有個剛出的紀錄片,naked cast away, 順便一併看了。

紀錄片的主人公攜帶攝像機單獨到了小島,獨自生存,條件很艱苦,極度的孤獨如影隨形,好在有攝像機可以傾訴,這也正是拍攝的目的。他要在島上生存一段時間,想方設法成功熬過去,所以全篇都是展示生存的痛苦。

而電影的主人公,飛機失事,僥倖飄到島上,生存艱難自不必細說,這些只是他生活的一小部分,他還有乙個更明確的目標,活著回去。所以他用各種方式努力去實現:

1,隨著時間的流逝,主人公發現自己無法等到救援,繼續保留快遞已無意義,生存才是第一位,於是果斷開啟快遞,合理使用其中的物品。

2,孤獨,打擊無處不在,無意中他發現了那個足球上的手印,畫出個笑臉,用足球幫自己排解孤獨,先在島上生存下去,慢慢的,足球成為他的精神寄託。

當島上的生存實現之後,他就開始了逃生計畫,(剛到島上的時候努力過一次,但充氣救生筏被無情地戳破了),這次的木筏雖然簡陋,但足夠結實,幫他躲過了荒島附近一次次的巨浪,並成功地飄在海上,等到了救援。

紀錄片的主人公只是忍耐荒島上的一切,他無需逃生,因為有人會來接他,所以片中的各種展示,記錄,都像是在不斷訴苦,如何艱難。

而電影的主人公在逆境中不僅要生存,還要找到救援,成功脫困,所以整個影片更積極,他所做的一切都有意義,吃的所有苦頭都有更長遠的目標。這些更吸引觀眾,容易引發共鳴。

荒島餘生最後的結局什麼意思?

輪迴 影片開始到結束,一直充滿著被動選擇和不可抗拒的選擇 如搭飛機,墜機,離開戀人,戀人嫁人,受傷,被困等等 而結局是在乙個十字路口,意思是有更多的選擇。人生不是沒有希望的一條死胡同。 王喆 我,親身經歷了 這一切 就像影片中的查克。這部電影讓我感同身受。對於沒有經歷過這種遭遇,沒有體會過那種無助與...

如果你被困荒島,要在那裡度過餘生,現在可以選三種食材進行持續種植 圈養,作為餘生的食物,你會選哪三種?

王先生 然後作為肉食愛好者,肉類必須有一種 我會在牛和雞選乙個,主要是因為牛奶雞蛋這兩種衍生品。最後一種我會選擇小麥。無他,北方人更加習慣小麥而不是大公尺。 我會帶土豆 雞 牛 首先土豆可以做主食,都荒島了還追求啥大公尺,土豆燉雞 土豆燉牛腩味道都蠻不錯的。做成澱粉和粉條,又是另外一道美食,葉子還可...

荒島餘生,六個人,孕婦,太空飛行員,醫學家,生態學家,流浪漢,發明家,誰應該先走?

樓船夜雪 這個題是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有乙個陷井,這是乙個誰先誰後的順序問題,而不是誰留誰死的生死問題,看清這一點。另外,有人可能會推斷坐氣球也有危險,島上的人堅持不了之類的,這些是自己的主觀推斷,而且是不利於答題的推斷,也就是老生常談的要保持Sunny心態,這些推斷不能在答題中體現。 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