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孩子就哭,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時間 2021-06-25 21:26:57

1樓:我是小波

你是孩子的監護人,你就應該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問別人沒用的,孩子都不一樣的,自己用心就會找到辦法哦,我覺得這些都不算什麼難事吧,分離焦慮以前誰提過,也就是這幾年教育興起,才總是有這個詞哇

2樓:胡彌兒

孩子能夠依戀的物件不僅僅只有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兄弟姐妹,甚至是表兄表妹。

而且後幾種也可以成為孩子的主要依戀物件(父母也可以作為孩子次要的依戀物件存在)。

當孩子和依戀物件分開時,如果有其他的依戀物件作為補充,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也就是說,在和孩子分離之前,就應該培養孩子和需要分離之後的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結,形成依戀關係。

如果分離後,孩子與任何照顧者都沒有依戀關係,甚至是被不熟悉的人照顧,孩子自然會以哭泣和憤怒表達自己的抗拒,因為依戀之人的離去被孩子認為是拋棄。

當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據「依戀理論」的相關研究是六個月以上),且這個過程中依舊沒有與其他人形成依戀關係時,孩子就對之前的依戀物件就會感到絕望,最後是疏離,表現為和孩子相聚時,孩子很抗拒,不依附、不擁抱。

作為父母,成為孩子主要的依戀物件,這是好事,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謹慎任何形式的分離發生,特別是在孩子缺乏任何依戀物件的情況下發生的長時間的分離。

孩子每天都要先刷牙後洗臉,先洗臉後刷牙就哭鬧,是什麼原因?要怎麼辦?

我也覺得應該先刷牙在洗臉啊!再說孩子也可以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做自己的事,也不是啥原則性的問題,沒必要強迫他,弄得都不開心。因為他可能覺得刷完牙後牙膏產生的泡沫會弄到臉上和嘴邊,如果在刷牙之前洗的話刷完牙還要再洗一遍,不如刷完牙之後一起洗,他哭鬧的原因可能是無法認同你的安排,因為他覺得非常不合理,而又...

如何對待不滿足要求就哭的孩子?

冀寧的微觀察 一般幼兒都會用哭鬧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是他們對抗父母的一種表達方式。首先,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哭就怕,就要立即滿足孩子,而應該有正確的立場。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單靠哭這種方式是不管用的。第二,父母要正視孩子情緒的表達,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負面情緒的自由,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哭就立即呵斥,以免給孩子內...

每次和孩子提到學習,孩子就哭,家長要怎麼辦?

程式設計師奶爸的日記 先暫停,等孩子過了這個時間再說,或者做做心理工作,告訴他為什麼學習?樹立目標,特別是他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實現這個理想都要幹什麼?比如我兒子,四歲半開始練習籃球開始也不樂意,我給他講了詹姆斯故事,他爭強好勝,想超越詹姆斯,哈哈,我告訴他得好好學習英語,好好練習,還得好好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