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五個月的寶寶應該怎麼管,每次都能把我惹毛急躁,我老是暴力解決,當時我真的不想打他,打完之後又後悔?

時間 2021-06-09 11:34:28

1樓:許曉風

一歲五個月寶寶能做惹的事大概就是手比腦子快,需要父母「溫和而堅定」的教養。

態度要好,語氣要堅決。

適當的時候,出手制止他的行為。

制止就可以了,不需要「懲罰」。懲罰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是無效的。

舉個例子,昨天路上遇到乙個孩子,一路大哭,大概是要買老人不想買的玩具。老人便拿了路邊的樹枝,作勢要打,也的確輕拍了孩子後背。實際這些行為都是無效的。

孩子哭就安慰:我們很想要xx,所以,很難過吧。可以的話,就抱抱孩子,讓他安靜下來。

針對他的情緒來處理,而不是試圖糾正他「哭」這個行為,和「想買玩具」這個根本需求。

這個年齡的孩子,處理情緒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例子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對於負面行為,回到第一段,就是制止。他要拿危險品,擋住,把危險品放到高的地方。

就可以了。批評、講道理,都是低效的,不要試圖一勞永逸的解決孩子拿不該拿的東西。

類似如此。

最後,這個問題本身,關鍵不在於教養孩子的方法。

而在於母親(也許是父親?)的情緒處理。

大部分標籤「育兒」的問題,其實正確的標籤都應該是「自我成長」。

你為什麼會暴力解決?因為你小的時候,你的父母沒有用上面「溫和而堅定」,「接納情緒」的方式來對待你。

你可以試試這麼對待自己。

1,孩子的行為讓你生氣,先試試對自己說

「孩子哭的讓我煩躁,我生氣了」

「孩子總是要玻璃杯子,讓我很煩躁,我要崩潰了」

識別自己的情緒,並嘗試用語言表達出來。

多練習,做到了,再看下一步。

2,找到自己情緒發洩方法。

生氣了,不能打孩子,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是大哭一場。

你當然也可以選其他辦法。比如到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摔東西,打枕頭。

良性情緒發洩的關鍵是不要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而不是不發洩。

孩子如此,大人你也是如此。你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的教給孩子。

另,為什麼要先做好第一步,就是要給第二步爭取時間。

3,嘗試去尋找孩子讓自己生氣的內因。

通常,孩子的行為讓人抓狂,都是因為母親你自己累了。身體勞累,或者心累。

如果是身體勞累,想辦法把自己的活減少。

如果是心累,想辦法多做點兒簡單有成績的事。

列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每天做一會兒。

每個孩子都是人間天使,每個母親都是需要幫助的凡人。你累了,需要「溫和而堅定」的幫助,而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

2樓:棉棉老師

千,萬,不,要,打,孩,子,啊!!

我的寶寶也是一歲多,從出生起我親手帶大。每天我都摟著她睡覺,暖暖的,香香軟軟的乙個小不點。看著她睡著時輕輕呼吸,睫毛顫顫的樣子,我會覺得無比幸福。

雖然平時她也頑皮,我也會很累,也有很氣惱的時候,但絕對是捨不得打她一下的,連大聲責罵一句都捨不得。

每當我氣惱得提高一點音調,她馬上就開始眼淚汪汪,可憐巴巴地往我懷裡拱,生怕媽媽不理睬她不要她了,這麼可憐的樣子,我怎麼忍心呢?

但我想說的,不要打孩子,除了捨不得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已被研究證實)。

一歲多的孩子無法理解因果聯絡,你打了她也是白打,她不會理解是因為她做錯了事,只會覺得你不愛她了

兩歲之前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階段,暴力對待孩子會破壞孩子的親子安全感,讓她不信任這個世界

暴力對待是乙個錯誤示範,容易讓孩子也出現暴力行為,從根本上激化矛盾

正確的溝通方式,可以怎麼做?

媽媽自己重視自己的狀態,不要在精疲力盡時管教孩子,盡量多找人給自己幫忙,實在累的時候,找可靠的人幫忙看看孩子,自己休息一下。你的狀態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你和孩子的互動模式

媽媽加強情緒管理,同時教會孩子識別不同的情緒,多用客觀而非主觀語言描述,對自身和孩子的情緒都要有涵容性

一遍遍反覆用語言和行動告訴孩子,你認可並希望她出現的行為,多鼓勵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而非懲罰過錯

每天都要擁抱和親吻寶寶,告訴她,你非常非常愛她,非常非常喜歡她。多抽些時間陪她玩,觀察她的性格和偏好

總之,經常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充沛的愛,她會成長得更好。

@知乎親子

1歲2個月的寶寶應該吃多少合適?

毛毛 我家的正好這麼大。醫生建議每天乙個雞蛋 可以不吃完 50g肉,50g蔬菜,50g主食,600ml奶 食量上去了,就先開始加蔬菜。補充鈣,維生素ad,因為不愛吃飯還額外被醫生要求加了鋅。實際上我家寶寶在兩周前還是飯渣,輔食吃起來都要命,最愛水果 最近我和她爸爸不在她身邊,外公外婆帶,生活規律而且...

一歲五個月的寶寶,每天我上班都哭得撕心裂肺的,我是該轉移他注意力然後消失?還是應該直接告訴他?

思思 不要突然消失,會給孩子帶來比較重的創傷。孩子需要愛的杯子來續杯,他的杯子不夠滿了。他想要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專注和目光。每天上班之前或者下班之後,抽空出來和孩子玩五到十分鐘的遊戲。孩子需要在遊戲中感受到與媽媽愛的連線。杯子續杯了,他有充了電的愛,休息下來時告訴他你要去上班掙錢了,這樣才能買奶粉之類...

一歲7個月的寶寶喜歡丟東西,應該怎麼去正確引導呀?

超職教育 主觀原因 孩子自己本身並不想去記自己有啥。因為孩子覺得這些事媽媽記得穩妥多了,反正媽媽在,而且媽媽永遠不會忘了。自己媽媽這麼完美,幹嘛還要費勁記呢?反正丟了媽媽就給買新的!客觀原因 孩子很想去記,很怕被媽媽責怪。但孩子本身屬於神經比較粗的型別,或者他本身對時間 方位 數量等這些概念的感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