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歲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疑似多動症,有什麼改掉這個習慣的好方法?

時間 2021-05-06 18:47:37

1樓:帆姐說家教

從首先家長的基本描述可以判斷出,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是不夠的,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沒有足夠的興趣,就會在這件事情上無法保持更高的專注力。

那麼,孩子為什麼對學習沒有興趣呢?這裡面涉及到的問題就比較多了,常見的有:

一早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良好的結果反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就感

三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聽到的批評和指責比較多,挫傷了積極性;

四被父母或其他人灌輸過「學習很苦」「學習很累」,或者「學習要刻苦」等類似的信念

五,對某一種事物表現出興趣的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援,甚至被阻止過

要想培養孩子的興趣,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弄清楚,孩子沒有興趣的原因是什麼,也就是,發生過什麼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其次,孩子課堂上的表現看上去是注意力不集中,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孩子在課堂上的興趣不足引起的。想要檢查孩子的專注力是不是被破壞了,或者是不是很嚴重,有乙個小方法可以做到,讓孩子去做他感興趣的那件事,在不打斷他的情況下,看看他能堅持多久。比如,孩子如果愛玩遊戲,那就讓他去玩,觀察孩子能不能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是可以的,那說明孩子還是具備專注力的,如果不能,玩一會兒就會去做其它事情,那說明孩子的注意力出現了障礙。

另外,孩子之所以會不斷地在物質層面提要求,是因為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夠豐富。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無條件的愛,不是溺愛。

無條件的愛指的是,無論孩子是什麼樣的,家長對孩子的信任、關懷都是存在的,不會做對孩子傷害的事情。溺愛卻不同,父母的溺愛在孩子「犯了錯誤」時,很容易表現出打罵,這就不是真正的愛。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是無條件愛他的時候,就會「製造」出各種問題,以此想要來證明,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不會因為他不是理想中的孩子,就不愛他了。

另外,由於內心當中其實缺少真正的愛,所以,孩子會很容易在物質層面提出要求,渴望得到滿足,這種滿足更重要的還是,滿足自己對於被愛的期待。

最後,家長三觀正確,並不代表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就是正確有效的。絕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是批評指責再加一通說教。然而,所有人都並不希望總是聽到自己被指責,當然也包括孩子。

子需要聽到的不是說自己錯了,而是渴望聽到父母對於自己行為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和引導,孩子才會減少牴觸情緒。其實反過來想一想,成年人的我們,難道不也是一樣嗎?

2樓:麻旦

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比如教孩子背唐詩、唱歌、跳舞以及數數等等,只要孩子有點成績家長顯得都非常高興。然而有一種對孩子非常重要能力經常被忽視,卻也一直被提及。這個能力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對人的影響非常大,它的強弱直接決定乙個人能否成功。

注意力也是從小就能培養的能力,所以家長除了要教孩子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注意力。

1.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況

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去了解孩子注意力的情況。雖然學齡前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況且孩子不像成年人那樣有自制力,稍微遇到點畏難情緒或者害怕,都會有反抗情緒。

所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時不能硬來,要投其所好,按照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

培養孩子注意力不僅要投其所好,還要了解孩子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是乙個小精靈,雖然才那麼點,但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徵了。有的孩子性格開朗,喜歡與人交流,但運動能力不強;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與人說話,動手能力卻很強;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看書,但喜歡跳舞和體育活動。

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都很短,一般都不到15分鐘,而且遇到不喜歡的而東西或者有畏難情緒的時候都比較容易放棄。所以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制定出適合於這個孩子的培養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營造乙個培養注意力的環境。

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況,但孩子的注意力都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只要有鮮豔的、有聲響的、活動的物體都很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培養孩子注意力時,父母就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營造乙個相對安靜的場所、周圍盡量不要有鮮豔的東西、也不要有人走動。

在培養孩子注意力時,除了要營造乙個良好的環境,在孩子身邊不要有其他容易干擾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比如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身邊盡量不要放其他的繪本和玩具。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繪本故事不能打動他時,他就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繪本和玩具上。

孩子專心做遊戲或玩玩具時,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最佳時期,父母讓他自個玩個夠,盡量不要去打擾他。有些家長被孩子吵鬧慣了,如果聽不到孩子的聲響心理就不舒服。孩子安靜地在哪玩的時候他心裡就很癢癢,一會給他拿點吃的,一會讓他喝點水,不斷地去打擾他,這樣對培養的注意力非常不利。

3.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注意力。

孩子天生就是乙個遊戲迷,不論他在做什麼只要你給他說咱們玩遊戲把,他就興高采烈地丟下手中的活計來跟你玩。這時候家長要有意識地把他帶到為他準備好的場所,挑選乙個他熟悉而又喜歡的遊戲來玩。這樣不僅能夠激發他的熱情,還能讓他找到自信,玩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有利。

孩子雖然喜歡玩遊戲,但剛開始時他也什麼都不會。所以家長一定要先陪他玩一會,並即時教給他玩遊戲的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玩幾遍之後他就學會了。

當他他玩的越來越熟練時也就有了自信,專注的時間也就越長。

培養幼兒專注力,基本上都是通過遊戲的方式,但也會遇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此時父母不要強硬的要求孩子堅持,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看是否要堅持下去,不管能否堅持下去都要即時地給予孩子鼓勵。這樣下次訓練的時候孩子才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時候,除了要因材施教,營造好的環境,和用遊戲的方法之外,家長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只要家長做好教育和引導,孩子注意力的潛能就會得到無限地開發。

3樓:

首先看,有沒有哪怕任何乙個事情,他能持續的做上個十幾分鐘。比如說孩子們喜歡的看動畫片、玩玩具、踢足球。如果連這些事情都不行,那麼他估計是真的有問題,需要專業醫生的指導,這已經不是野路子能處理的事情了。

如果他在某個活動還能持續個十幾分鐘,說明他還是有潛力的。咱們可以先從這個活動開始,鼓勵他延長持續時間,然後慢慢的過渡到他不那麼喜歡的其它活動上面。注意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要干擾他,讓他自己做。

有的時候注意力容易轉移也是因為大人老逗孩子,讓他養成了總是關注周圍的習慣。

對於很多事情需要有規則,比如說吃飯、買玩具。規則可以寬鬆一些,但是如果制定了,就要堅決執行。開始時間越早效果越好。

為了執行規則,需要一位體力比較強能控制住孩子的人(六歲了,力量應該不小)。做不到就按在那裡,讓他反思一下。事情可以一件一件來,比如說先解決吃飯問題,要告訴孩子現在咱們需要解決吃飯紀律的問題,需要做到什麼(具體的問題還可以再拆分成更小的步驟,要保障每個步驟實施起來比較簡單),全家人要負責監督,保持對於規則認識的一致性。

此外大人的行為也應當和規則盡量一致。

4樓:鹽選推薦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缺乏專注力怎麼辦?老師說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怎麼辦?孩子邊做作業邊玩兒怎麼辦?

孩子不能專心看書怎麼辦?身為爸媽,你是否也和無比多的爸爸媽媽一樣,為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所困擾?

「我孩子不專注怎麼辦?」——煩惱的爸爸媽媽們,常常一上來就提出這樣乙個高度概括的問題。

不專注,幾乎已經成為爸媽們貼給孩子的乙個標籤,當孩子做某事的專心程度,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值,或者當大人希望孩子專心做某件事、孩子卻做得三心二意時,大人就會覺得,孩子這是不夠專注。

但是這種濫用標籤的情況,其實掩蓋了兩個很重要的事實;

第乙個事實是,孩子的有些表現,和專注不專注並不相關。

比如一些父母覺得孩子吃飯不夠專心,於是認為應該想辦法提公升孩子的專注力。但這其實是孩子從小被培養出來的吃飯習慣的問題,還有飯菜合不合口味的問題。

有的孩子是從小就被大人餵飯,而且大人常常是拿各種玩具哄著喂,甚至端著碗追著喂,這麼被喂出來的孩子,自然就很難習慣於好好坐下來自己吃飯。另外,就算是不會坐下來好好吃飯的孩子,遇到特別愛吃的東西,也會好好吃的。所以吃飯的事和專注不專注真的沒有關係。

還有,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寫作業不夠專注,是大人想讓孩子放學後一到家就馬上做作業,但是孩子總是想先玩一會兒再寫,於是爸爸媽媽看到的就是孩子不能專心寫作業了。這也和孩子的專注程度沒有關係,他只是上了一天學,覺得累了,想先玩一會兒而已。

第二個事實是,孩子對某一件事的不專注,不等於他缺乏專注力。

遇到煩惱的爸爸媽媽們問:「我孩子不專注怎麼辦?」我們通常會反問:「您是覺得孩子做什麼不夠專注呢?是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都不專注嗎?孩子有沒有什麼事,做得特別專注呢?」

回答通常是看書不專注、上課聽講不專注、做作業不專注,但看起動畫片、玩起玩具、打起遊戲來,還是挺專注的。

這就是了。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專注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孩子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非常專注,而在爸爸媽媽特別希望他專注的事情上不夠專注而已。比如上課不聽講,光玩文具的孩子,他玩的時候,狀態也是專注的。

問題不是孩子缺乏專注力,而是有時會把專注力放偏。我們發現,大部分爸爸媽媽說的孩子不專注的問題,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當談論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時,我們的建議是,爸爸媽媽不要一看到你覺得不夠專注的表現,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孩子貼上乙個不專注的標籤,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看這件事到底和孩子的專注程度是否相關,還要看孩子是只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事情不夠專注,還是做什麼事都不專注。孩子不能專注地做任何事,才能說是孩子缺乏專注力。

要想培養和提公升孩子的專注力,第一原則就是不打擾,孩子專心做事時,大人不去打擾他。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做到並不容易,因為在育兒過程中,大人對孩子的打擾,幾乎是無處不在、隨時發生的。可以說,大人以陪伴為名的打擾,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第一元凶。

孩子玩玩具,大人會邊看邊指揮,「你這麼玩不對,應該那麼玩」;

孩子寫作業,大人會邊督促邊糾正,「你快點,別磨蹭」「哎,你這道題寫錯了」「注意拿筆的姿勢啊」「頭抬起來點,離那麼近,回頭近視啦」!

孩子不停地被爸爸媽媽打岔,他的思路不斷被打斷,他的方法不停地被糾正,他還得時不時地對爸爸媽媽的指揮做出反饋,怎麼可能進入全神貫注的專注狀態?說不定一些孩子還會因此不耐煩起來,又被大人貼上「壞脾氣」的標籤。

經常有爸爸媽媽問:「怎樣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多動症會導致注意力沒辦法集中嗎?

海英博士心理醫生 多動症的核心特徵 存在注意缺陷 具體表現在不能注意學習和其他活動當中的細節,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不能持續地完成,需要立刻完成的任務,所以會表現出做做作業的時候拖拖沓沓。孩子坐立不安,一學習 寫作業的時候就坐不住,要麼跪在凳子上甚至站在凳子上,要麼站在地上等等,總之坐不住板凳。 心理諮...

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

顧先生 注意力不集中,你得先了解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是關鍵,先做乙個測評,可以看看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下面給你介紹幾個注意力訓練方法 注意力缺陷患者不適用 1 凝視法.在開始工作或學習之前先盯住乙個物體5分鐘.然後用雙眼凝視著它,並經常做這種練習...

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這是多動症的表現嗎?有沒有寶媽知道的?

趙洪波 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例如睡眠不足 生活中困擾孩子的事件 學習障礙 Learning Disability 等導致的學習困難 情緒障礙 如焦慮 抑鬱等 當然也可能是多動症。您可以參考DSM V的診斷標準,或者到專業精神科醫院做診斷和鑑別。 好學的西 答 不集中咱們慢慢培養便是了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