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孩子提問的時候,我們不能耐心的和孩子一起體驗學習的過程,而是選擇直接回答孩子們的答案?

時間 2021-05-06 17:26:41

1樓:

我也是常常會反思為什麼會試圖直接給出答案,而不是讓孩子去探索來得到自己的答案。

我想是這樣的,對大人來說,每次看到乙個題目,直覺上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問題很簡單,所以就直接說了。這就是大人的結果導向,正確答案就是想要的結果。如果這時候沒有滿足自己的期望,就會覺得孩子反應太慢,或者天分不足。

但問題是,對孩子而言,不論是作業還是練習,答案並不是目的,通過解題的過程理解乙個知識點,乙個概念才是目的。這就關係到孩子是如何學習和思考,如何習得乙個新的概念。

我是這麼嘗試改善的,如果有個題目他不會,就試著去引導他說出來他自己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他對於那個部分的概念沒有建立或者存在誤解,然後換乙個方式來引導孩子建立這部分東西,最後再回到這個題目本身,問題就不太大了。

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為什麼學霸父母反而不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學東西,因為他們太聰明了,往往不能理解乙個比較「笨」的人如何學習,學霸父母最大的價值是他們提供了更好的基因。也會理解乙個好的老師其實並不容易,也並不需要一定是乙個學霸,他需要知道更多的是乙個新的知識是如何被理解和掌握的,這還真的是乙個專業的活,不止是耐心就可以做好的。

2樓:雅恩兒童學說話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育兒的問題,而是育兒過程的反思!

現在很多人越來越浮躁,對孩子缺乏了耐心,既然意識到這個問題,改正才是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

3樓:音聲only

嗯。。。這個問題,我感覺語氣很像是年輕一代的人提出的啊。

因為同是大人的話,答案基本不言而喻。

我個人認為吧,除了「懶」之外,原因還有「對提問孩子需求的判斷不同」。

。。。舉例子來說就是

孩子對我提問題,我判斷「孩子是需要問題答案」,那我就會直接解答;

孩子對我提出問題,我判斷「孩子是有興趣了解問題有關的各類事物」,那我就會反問他自己的想法,並且引導他找答案。

話又說回來,其實事情不能一概而論的,不是說直接給答案一定就是敷衍,反問和引導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這要看情況。

假如我因為工作原因求助別人EXCEL報表數怎麼統計分析時,別人乙個勁從基礎引導我,我只會說:

「我報表趕著要交的啊!吃檸檬!」

當孩子提問 為什麼要跟其他小孩比較 時,家長該如何作答?

壹白 因為社會是有競爭的,你不比別人優秀,別人只好比你優秀。人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優秀的人會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比別人差,就比別人少。假如優劣有10分,十個人1分1個糖,大家都有5分,都是5個糖,很公平,可是突然有乙個人7分了,他有7個糖。你想要5個糖還是7個糖? yuna 不用回答,你可以問問孩子的...

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想什麼?

小孩子的時候會學著察言觀色,上學的時候會焦慮自己以後的生活,無數次想過死,遇見自己喜歡的人不敢表白,遇見倒追自己的人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在大齡一些的時候正視自己的問題,最後在知乎上寫下這個答案,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穿大點的褲子 我小時候被打的挺嚴重的,會想過過一段時間就離家出走,或者要麼晚上就跳樓自殺。...

當現實和真愛真的不能兩全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會妥協嗎?

Esanil 種什麼瓜得什麼果。抱著這種目的,就要犧牲自己的愛情多一些了。這世間沒有那麼多完美的事,千萬不要強求。問清自己心裡,麵包和愛情要哪個。 我前?現?男友也是我的初戀或多或少也有你這種想法所以從我的角度談一下感受 我認真同他交往真心待他他卻沒有結婚的打算 我們是雙方家裡介紹相識的他卻不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