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寶寶為什麼還沒有對母親或其他任何人有明顯的依戀?

時間 2021-05-06 10:32:17

1樓:哈羅呦呦

依戀,是孩子與其雙親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屬孩子早期重要情緒之一。

依戀主要在後天環境中形成。如果撫養著「足夠好」,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和他經常交流,給予各種愉快的刺激,依戀容易形成。

如果不能很好照料孩子,不注意與其感情交流,很少提供各種刺激,甚至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就會出現各種不安全依戀或無依戀。

這些孩子易在童年時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成年後人際關係和戀愛關係建立也會面臨困難。

依戀的發展過程

常言道,不是媽媽帶大的孩子就可能不跟媽媽親,依戀並不與生俱來。根據心理學研究,依戀的發展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出生到3個月):對人無差別反應的階段。從五周開始,寶寶會只對人笑,心理學上稱其為社會性微笑,但這個時候對人的反應沒有針對性,這個時候的孩子不會「認人」,誰都能抱。

第二階段(3到6個月):對人有選擇反應的階段。從3個半月4個月開始,孩子就能區分出媽媽(或者其他熟悉的撫養者)跟陌生人的臉了,這個時候孩子開始表現出對熟人和陌生人有不一樣的反應了。

第三階段(6個月到3歲):大約是6~8個月這段時間,孩子開始表現出分離焦慮,會積極尋求與熟悉的照顧者接近,離開ta的依戀物件,變得非常困難。

因此,幼年時,對孩子的各種生理及情緒需求積極反應,對建立孩子相對安全的依戀模式十分重要。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過乙個有名的「靜止臉」實驗——

他先讓母親與孩子玩耍,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而後讓母親換上毫無表情的「撲克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連線在孩子身上的儀器顯示,在母親毫無反應的時間裡,他的心跳開始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他的大腦關鍵部位細胞可能出現死亡。

實驗到後來,孩子徹底崩潰了。最後,母親恢復了積極的情緒,孩子才從絕望哭泣的狀態好轉過來。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將幼兒的依戀模式分成三類:

安全型(低焦慮低迴避)依戀模式

不安全型依戀模式

焦慮型(高焦慮低迴避)依戀模式

焦慮—抵抗型依戀的兒童會在探索新事物以及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表現出焦慮,在母親陪伴的時候就會表現出自己對母親離開的擔憂,。一旦媽媽離開兒童會很沮喪,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而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兒童會表現出矛盾的心態:

又想貼近媽媽但又會很怨恨媽媽,當媽媽關注自己時,會表現地很抵抗。

迴避型(低焦慮高迴避)依戀模式

迴避型依戀模式的幼兒會迴避或忽視母親,無論媽媽在場、離開、返回,兒童都幾乎沒有什麼情感反應,兒童不太表現出探索新事物的行為。當他們的母親離開時,他們沒有明顯的分離焦慮。當母親返回時,他們似乎也毫不關心。

孩子喜歡和其依戀的人接近,感到舒適和愉快;遇到陌生環境和人時,雙親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

依戀感建立後,孩子會感到無後顧之憂,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願意與別人相互接近,對今後的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良好影響。

綜上所述,安全型的依戀不僅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還能較容易地在成年後產生自信心和對別人的信賴,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和兩性關係,並在將來依戀自己的家庭、社會團體和後代。

2樓:敲木魚的和尚

請問寶寶現在怎麼樣了啊~我寶寶馬上八個月了,坐不穩,喊不答應,但是愛笑,誰逗都可以。今天高危兒保不配合,但說了發育遲緩,明天繼續。好擔心啊

3樓:慢悠悠

我家娃一開始都沒有表現出任何依戀,可以自己玩自己的,你忙自己的事。八個月一到,粘媽粘的不得了,一會看不見就要叫,呆在媽媽旁邊可以玩自己的,很安靜,也很開心。但是我就啥事都做不了了,只能一直陪著她。

4樓:

有早有晚吧,就像有的小孩很快就會叫爸爸媽媽,但是又的小孩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長大之後差異不大的。

我的小孩現在五個半月會認人了,尤其喜歡爸爸媽媽奶奶,因為這些人跟她互動最多。

5樓:之乎教你怎麼做人

在寶寶身體機能一切正常的前提下,我覺得跟性別有關,男孩子這方面的發育晚一點。當然男孩子之間也有個體差別,這個不必過於擔心。

通常媽媽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太少(除了睡覺外),會有這個問題。

6樓:公尺公尺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繼續保持觀察。

我孩子發育就像上台階,到了乙個點蹭的變了,一點都不循序漸進。八個月一過立刻粘我一分鐘都不願分開,或許你娃也是這種呢?

7樓:溦溦

看了答案發現這種情況挺常見的。

因為我不能做全職媽媽,我就很在意我家寶寶會不會不能接受我每天上班,所以我從他出生起就會在每一次離開他視線的時候跟他說再見,再告訴他我什麼時候回來。效果也挺明顯的,用我婆婆的話就是,我走,他從來都不哭不鬧。

我大概也是到他7、8個月的時候,擔心自己是否矯枉過正,擔心他是否成為迴避型寶寶,就是我走他不會鬧,我回來他也不見得開心。因為他確實沒有對我以及平常帶他的人表現出特別的依戀,只是能跟陌生人區分開而已。

等到他13、14個月的時候,開始在我下班回家之後,來迎接我要我抱,但抱一下之後就又走開繼續玩他的,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

等到他18個月左右,開始在我下班回家的時間,按點自言自語喊媽媽。生物鐘很準。

他現在21個月,已經不再按我回家的點喊我了,但是有時候我上班走,會看著我搖頭說不要不要,然後衝上來抱住我,但是跟他講完道理,還是能主動跟我說再見。

我覺得題主家寶寶跟我家寶寶很像,所以,你就別擔心了。講起來,我們跟寶寶相處,不是寶寶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寶寶啊,所以才會介意自己離開時,寶寶會不會黏自己。

8樓:鏡之幻

看到前面差點以為是我寫的,和我家情況太像了,上班之後也每天中午回去餵奶,家裡老人多,但是娃卻不粘我,除了吃奶時的快狠準,哈哈哈哈哈。可是後面就不像了,我家娃認生,外面陌生人抱會哭,除非是親戚來我自己家,親戚抱他才不哭,真是防拐賣本能啊!

不過這些都是娃半歲以後一歲以前的情況,現在娃一歲三個月,可粘我了,只要我在家,一會沒見著我就要挨個房間找我,哭的時候一到我身上就不哭了,如果牽著我走路時被爸爸牽走,馬上就要扒過來吃幾口奶壓壓驚。等到粘你的時候你就累了,吃飯洗澡上廁所,樣樣都巴不得不讓你幹…

9樓:穆雲白

不用著急,再過兩個月可能就不一樣了。

另外,在外面的時候,讓爺爺奶奶抱,然後你悄悄跟過去。在娃背後喊他的名字,看他會不會回頭找你。

10樓:

我孩子9個多月

你得觀察寶寶的需求

讓寶寶開心的人,能快速記住,寶寶知道你每次都帶她玩別得罪孩子,我每次要無意識得罪孩子

她就會忽略我,一堆人的時候,目光絕對不看我,裝作你是空氣8個月可以有意識了

引導喊爸爸媽媽

我孩子早上醒來,就讓她看到你,讓她喊爸爸媽媽,就會喊其他時候,不願意喊

著急的時候也會喊

這麼大完全可以分辨人

並且可以知道誰好誰壞

有一次我媽媽把寶寶手裡的書拿走了

在童車上不樂意發脾氣

看到我下樓後,直接嗷嗷對我喊

那意思就是奶奶把我東西拿走了,你快來給我撐腰!

很明顯的

教孩子簡單的遊戲,揮手拜拜

很多東西寶寶都明白,不會表達

比如我的孩子白天下樓玩,我抱她說,爸爸帶你下樓玩,怎麼走她就一路指,需要走到乙個門口,指方向

一直到下樓

從樓下的時候,可以引導上樓的時候,讓她指著上樓她都明白

要多觀察

另外不認人,這個跟歲數無關

我都為人父母了,一直有人臉記憶障礙

不見個10次8次的根本不認識別擔心

懷孕五個月還沒有胎動正常嗎?

嫣茹芷晴 這跟你的胖瘦有關,胖的話,腹部脂肪會比較厚,娃動的比較輕微,你沒感覺到而已。只要產檢娃一切都正常就沒事,等月份大了,你應該就能感覺到了。 五個月了沒有產檢嗎?即使自己感覺不到,醫院b超很早就可以看到胎動了。重點是你有沒有按時產檢。如果產檢一切正常,可能是你自己不太敏感,如果沒有建議趕緊去醫...

夫妻結婚3個月,還沒有領結婚證,現在女方提出離婚,女方需要承擔男方辦酒席時所花費的錢嗎?

舒泰 在法律程度來說,你們只是辦酒席,結婚了還沒有認同結婚證,說明法律還不認同,你們不是真正的夫妻,不受法律保護,如果現在女方要提出離婚的話,你們現在根本不用離婚,因為你們不受法律保護,中國法律上來說女方需要承擔男方辦酒席花的錢,前提是你和女方沒有領結婚證,如果領了結婚證她就不需要承擔,但是在法律上...

還有2個月就要會計初級考試了,還沒有準備好,心裡很慌張,要怎樣有效的複習呢?

艾青果 2個月,要過初級也不是不可以,初級本來就是比較簡單的入門考試,記得應該是考2門吧。先用乙個月的時間把基本知識點過一遍,然後最後乙個月,以真題為基礎練習。練習的方法,先關書做一遍,然後針對錯誤的知識點再複習,然後繼續做下一套。就這樣一直練習,直到考試,大概率能夠通過初級考試。 課小美 還有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