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那麼為什麼明知活著並不容易,還要把孩子生出來再遭一遍自己受的罪?

時間 2021-05-06 06:32:14

1樓:許冠禕

說實話,父母一直都在盡力避免我們去受他受過的苦。

他們一直都在盡所能對我們好,雖然有的時候造成了不好的結果。拿我過敏鼻炎的事舉例好了。自小我就過敏體質,之前最初是百日咳然後是過敏鼻炎以及呼吸系統綜合症。

這些按中醫說都源於我父親對於我的溺愛———吃冷飲。

交待背景我父親出生於南方乙個叫做富資裡的小鎮。家裡有6個孩子他排行第三,出生於60年代。那個時候國家剛經歷三年自然災害,我父親的成長物質環境是相對惡劣的。

因此他對我的愛就體現在了物質的給予上,這種「慣著」。

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第一次為人子女,他們的經驗也並不比我們多。

雖然不排除有些父母沒能理解好父母的含義,但大多數父母其實對子女是毫無保留的付出的。

2樓:高洛逸ZhenGuan

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要明白,即使你再怎麼痛苦、悲傷、疲倦,經歷過怎樣的千辛萬苦,你都是乙個奇蹟!!

宇宙中最大的奇蹟就是,居然有乙個適合生命演化,並且出現了智慧型生命的星球;第二個奇蹟是,那麼多的生靈中居然有乙個會動手幹活兒、會動腦袋思考的你。

我們每乙個人,都是智慧型生命,都是到目前為止,宇宙138億年演化的巔峰,地球38億年生命演化的靈長,都是顯生宙5.4億年無數的生物前輩前仆後繼的產物,經歷了5次大規模滅絕事件,還有幾十次中小規模滅絕事件,層層篩選過後的天選之子!!

如果我們有幸生活在2023年的中國,我們還是智人經歷了最近20萬年來無數次饑荒,無數次戰爭,無數次瘟疫,無數次迷信、教條層層篩選過後的現代人!!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人類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後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我們生活在乙個充滿希望的、見證歷史的偉大時代。

2020.12.07

3樓:知乎精英

生育和撫養是兩回事,撫養可能是無私的,對他人奉獻的,生育則必然是自我滿足的。

闢如你如果想養育乙個孩子,你完全可以領養乙個。促使你生育的原因無非是意外懷孕,或者某種申必的血親觀念,這些充其量只可能是你個人的喜好,不包含任何的「無私奉獻」在裡面,它甚至是不負責任的。

我雖然對任何人的建議都是結紮,但是沒錯,你可以生育。只不過不要有誤解,不要覺得生育是給孩子的恩惠,相反,孩子的出生是給你的恩惠,縱使這是一種強迫的恩惠。

當你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影響別人一生的時候,就不要給自己戴高帽了。

4樓:鐘慕賢

其實人生一輩子,光陰就那麼幾十載,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能帶走,在部分人的眼裡不結婚,甚至結婚不生孩,說是一種自私表現,其實我個人觀點不認為這樣,畢竟世間上千千萬萬的生活方式,社會眾生人人平等。

人與人之間應該懂得尊重每乙個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對比,評判別人的生活方式好與不好,其實我早年有結婚打算,身邊也有好多朋友親戚幫我介紹物件,可惜那時根本沒有去想過結婚成家這一方面想法。

隨時時間的流逝,現在我對結婚雖然是有的渴望,但我生活觀也隨著時間的慢慢改變與認識,現在我對於生兒育女我非常看透,日後我要找的物件必須要和自己乙個想法,丁克:丁克想法我已經不是一兩次在這回答:畢竟自己現在而立之年還是單身乙個人。

5樓:

看了那麼多的回答,自己也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

說實話,生小孩這件事情,父母真的是很自私的。

窮人家的小孩沒有各種資源,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富人家的小孩難道就不會遇到天災人禍,就不會得什麼疾病,一生之中就真的很順利?如果父母真的非常愛孩子,為什麼要讓孩子出生來忍受各種苦楚?

對吧,這樣分析確實不應該生小孩。

可是,真的有幾個人這一輩子不會要小孩的?也許你抱怨你的父母,他們不應該為了自己養老來生你,可你以後真的不會生小孩嗎?

我也抱怨我的父母,他們因為自己生了我,可我以後也要生小孩。為什麼,還不是自私,養兒防老唄!

沒辦法,世界就是這樣的。

6樓:安安

人總是有希望的,孩子就像是父母的希望,無論他是否覺得他能帶給孩子理想的生活,他都會想,我的孩子生下來,我將來一定要培養他,他一定會成為更好的人,他不會在過我過的這樣的生活了。

但是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非常不現實的,希望每一位父母在生下他們的孩子之前都要做好準備。

永遠記得,我愛我的孩子,他首先是人,然後才是我的孩子。

7樓:言小言er

這真是乙個有趣的問題,不禁讓我回憶為什麼我會有下一代。似乎真的多是因為傳統文化,似乎到了這個年紀就該幹這件事情,就如同到了三歲去幼兒園,六歲上小學一般。

會後悔嗎?

並不會。

為什麼?

因為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

如果沒有下一代,生活也許平淡如水,一眼到頭,自由與無聊同在。現在雖然累了,壓力大了,但是因為生活的小快樂而有了動力,就像給快要生鏽的機器加了油,又有了再出發的動力。

對於孩子而言,ta不是也擁有了可以探索世界的機會嗎?

8樓:阿鳳

我知道的有兩種:

1.父母本身並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以為自己有能力使孩子過得好,或者現在條件好,孩子應該會快樂。想明白之後就不會再想懷孕生子了(這是我自己)

2.有的人是這樣的:只管生,生出來孩子自有辦法,他將來會掙錢養活自己(這是真的,然而我相信有這種思想的人本身不會快樂。還有作為被生出來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業力才會投生於這樣的家庭)

9樓:鄭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人生苦樂參半,才能盡致淋漓。

與其問為什麼把孩子生出來受罪,

不如問,

為什麼把孩子生出來感受人生的美好。

10樓:夏天

既然知道萬鏡皆空,那為什麼還要執著於痛苦?父母生下孩子,把他養大,是在創造一種可能,希望後代能夠領悟人生的意義。人的悲喜不過一時一念,且人人想法不一,你覺得痛苦的在別人看來興許是快樂,怎麼可以不生孩子不讓別人來感受體會?

11樓:蕭蕭

這個問題,你可以問一下你的長輩,最好問多幾個,然後你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答案:想生就生,想要下一代,想養老,想陪伴,愛小孩……它們都指向一點,就是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是因為自己。

還有一點就是,人生不易卻實是這樣,哪怕你是生在貧窮富裕家庭都是如此。哪有什麼完美人生。

最後,說一句不好聽的話,父母愛不愛孩子,你都已經被生出來了,抱怨無用,不如過好自己的人生。當然啦,你以後也可以選擇生與不生,往後幾十年,你的小孩也會問你同樣的問題。哈哈。

想那麼多幹嘛,追討無意義。即使一副爛牌也有贏的機會。

12樓:

已經為人母,個人想法:雖然生命不過浮雲,一切匆匆而逝。我還是希望給他機會,從一團虛無中出來感受這個世界。

至於這個世界是可愛還是醜陋,都不過是一種對映,希望他能明白,開心做自己,無悔每一天就好。

13樓:家有雙胎萌崽崽

自己消極了,自己懷疑人生了,自己想放棄自己了,卻要把責任推到父母身上。

沒有父母,你連在知乎寫這個問題的資格都沒有!

絕大多數人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可能有包括能力低下、自私、粗暴、偏執、不講道理在內的等等缺點和缺失,這些缺點和缺失可能是讓我們人生的起點遠不如別人,但這都不是我們自己消極不求上進的理由。

我們可以認知到父母的缺點和缺失,認知的目的不是去抱怨他們,而是自己迴避這些缺點和缺失。

最瞧不上這些自己不努力,還讓父母背鍋的人。

說什麼父母都不愛學習,憑什麼自己要愛學習;父母都不會迎難而上,憑什麼自己要迎難而上;說什麼父母不講道理,憑什麼自己要講道理......

憑什麼?就憑你的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一邊抱怨父母控制和影響了自己,一方面還非要活在父母的控制和影響之下,什麼邏輯啊!

且不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至少生命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不是父母賦予的。

的確世界上甚至有不配為人父母的父母,但這不是我們為人子女放棄自己的理由,我們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就算再努力也趕不上人生起點比我們高的人,至少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明天比今天過得好一些,明年比今年過得好一些。

抱怨父母有什麼意義?讓自己可以為自己的無能心安理得嗎?尋找同類三觀崩壞的人一起心安理得?難怪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只是遭罪,如果不改變這樣的觀念,只會越來越遭罪。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改變自己這種崩壞的三觀,是跳出這類三觀崩壞人圈子、進入積極向上人群圈子的門票。

就算父母渣到不配為人父母,為什麼不能是遠離他們,自己努力活得精彩呢?

何況絕大多數父母頂多是有不同程度的失職,十多二十年的養育付出了多少心血,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否認掉的。

14樓:

為人父母雖然不需要資格認證,生孩子如果具備這三個前提將會維持家庭的生活質量

一定的經濟能力養娃,夫妻身體健康,有精力自己帶孩子

看似這個綱領很合理,真正能做到的鳳毛麟角。

這三個都做到等於是錢 ,身體健康和全職爸爸/全職媽媽這幾個變數之間尋求乙個均衡。真是情況是,很多人付出了大量工作時間,月入也很難過萬,同時還缺失了家人的陪伴。

面對平凡的自己,承認下半場將是「庸碌」的一生,是我自己30歲的乙個感悟。

養娃看似是父母養育孩子,實際上是孩子教我如果做父母。和媳婦一起看著他每週都在長大,那種欣喜的感覺就是生活的希望一樣。生活總是需要乙個寄託,乙個盼望吧?

幫你掃除繁重工作帶來的的陰霾。

養娃是我生活的一種體驗,同時我也會繼續平凡地努力下去,不讓孩子跟我吃太多苦,保證他有飯吃,有書讀,結婚一套房(如果他需要)

15樓:張浣熊

我又要講不好聽的真話了。

高能預警:您的三觀假如是紙糊的,特容易崩壞,請現在就撤退,拜託!我不想再在這種樓裡還要安撫某些人易碎的三觀了。

就是自己生物鐘到了就自然去生孩子了。

或者被身邊人催著生,就生了。

功利一點的,也有希望孩子給自己養老的所以生了。

還有指望著孩子飛上枝頭變鳳凰所以生的。

只要一琢磨,一定會發現一些悖論。

比如這個問題這樣的悖論:父母都知道人生不易,為何還要把孩子生下來,這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再比如那個經典的問題:你怎麼知道孩子自己希望不希望出生,喜不喜歡你們這對兒父母,你生前跟他們商量過嗎?

你瞧瞧,你一琢磨,就會發現很多東西站不住腳。

現在凡是父母生子問題,都特別喜歡虛頭八腦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談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僅僅是以上兩個問題一丟擲來,這種「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的逼問馬上搖搖欲墜。

孩子出生前,無法表達自己的立場。所以你怎麼琢磨這種問題,都無法有結果。

所以你要是想生,就真的別琢磨。

非要琢磨,我建議你不要迴避自己的慾望和功利心。

你生孩子,不管是出於精神還是物質,是圖ta養老也好,是圖ta孝順也好,是圖個陪伴也好,是圖ta成才也好,是覺得ta可愛也好,這其實都是你的慾望,跟你的孩子沒什麼關係,他們就是被動地因為大人的慾望而來到這個世界的。

物質上的慾望叫慾望,精神上的慾望就不叫慾望了?

希望ta給你養老是見不得人的慾望,覺得ta可愛,有個伴兒,就是高尚的慾望了?

別不敢承認,你生孩子就是為了自己。你覺得自己當了父母開心,看著ta成長開心,這都是為了你自己,為了照顧自己的感受,為了給父母乙個交代,為了給自己的生活找事兒,為了給自己的人生找意義。

你喜歡孩子,你想體會養小孩的感覺,這還是為了你自己。你根本沒法確定你的小嬰兒是不是也喜歡你,是不是喜歡被你生,被你養。你只能兩眼一模黑地對ta好。

所有的生孩子其實都是先結婚後戀愛,孩子在無所謂愛你和不愛你的情況下出生,你得盡力打動ta,ta才會真的愛你。

所以你生ta時,就是為了你自己生的。

現在有些人,就總是喜歡瞎琢磨。

把一件出於生理慾望,出於自己所求的事情,給包裝得特別偉大: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配偶,為了社會,給自己催眠。

別人說一句生孩子的利弊權衡,說一句生孩子要為了自己,馬上聖母心發作一蹦三尺高,彷彿罵懵了這些人,就能逃避那些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實際上你自己琢磨琢磨,這個問題根本琢磨不通。

所以,你想生,就去生,別琢磨。順應本能就順應本能,自己想要就是自己想要。別試圖給自己推上什麼道德高地,整天瞎琢磨。

琢磨多了只能給自己添堵,為難自己,為難他人。

這事琢磨不出來個結果的。

父母真的都是純粹的愛孩子嗎?

不是的,有少數父母是真的自私的,他們只愛自己,只管給孩子養大就行其他的教育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是遠遠不夠的,但大多數父母還是愛孩子的,只是方式不同。但是是真愛,也許多年以後自己當了父母才會懂 不算吧,因為我爸是個商人,他和我講過純粹的我是物品的關係,生我就是為了投資,花錢培養我在未來獲得更多利潤 知道後...

將孩子當作搖錢樹的父母,真的愛孩子嗎?

Lauran 有多少父母是不想把孩子當搖錢樹的?可以這麼說,若父母不把你當遙錢樹,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你的價值。說的好聽點是要你養老,一旦你暴富,那還不是讓你提前支付各種費用。真愛早就在價值觀扭曲的社會中變質了。 白兔 可能對孩子的那點愛已經被利欲燻黑了,薰淡了,薰沒了。我見過寡淡而冷漠的父母,當孩子...

為什麼孩子對父母的愛與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均等的?

大芒果芒大 看自身經歷吧。從小生活在愛與感恩的家庭環境裡,孩子學會的是愛人愛己。父母對孩子大多是無條件的愛,願意為了孩子做一切,懂愛的孩子會給予回饋,不懂的孩子會覺得理所當然,繼續索取,貪婪無謂。孩子對父母是天生的愛,崇拜,父母就是孩子的保護傘,有些父母會利用孩子這種愛和崇拜,來達到控制孩子,彰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