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學鋼琴菲伯爾啟蒙階段,上了8節課,老師讓每次觸鍵彈奏前都要抬手腕放鬆,這屬於非連音(斷奏)?

時間 2021-05-12 07:02:34

1樓:zchy

沒錯,這是斷奏!但老師教起來會很辛苦,現在大多人都不這樣教。

這是初學者練習時的必學的技術。

1、學習手指第一關節的站立

2、體會手臂的重量與聲音的關係

3、學習放鬆與手臂(自由落體)的關係

4、學習斷奏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5、斷奏的起與落,也是一首曲子的起始與結束

等等方面吧,這些都需要在斷奏學習中加入,所以斷奏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基礎技術。

我見過有的學生沒有練習過斷奏,他們的分句,分段以及起始的氣口就不會很舒服,動作也不自然,大方!而且很難改!

換句話說,你老師沒有教錯!

其實,我知道題主的意思,怕老師忽悠你孩子。說實話,8節課還在學習這個斷奏是很正常的,有的學生三個月都學不會這個動作!

題主注意一點:斷奏一定要注意小朋友翻手腕,如果有這個動作,一定要及時糾正!當然

2樓:阿洗

不是必須姿勢。現在也不建議這麼教了。

而現在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做斷奏、放鬆抬腕落提的手勢,對孩子來說是不自然的,很多孩子無法領會到那個拋物線一樣優美的手勢,更無法領會到抬腕過程中還有乙個正負加速度的過程,使動作像舞蹈一樣優美。

大部分孩子只會生硬地抬,然後用力或者不自然地彈下。

這樣彈下後還會造成幾個弊端:

1、發力位置錯誤,靠手腕下壓把琴鍵彈下

2、本身孩子對指關節的控制力就很弱,直接落下導致折指

3、&*&……#%%&亂七八糟的問題

另一方面,從鋼琴老師或者鋼琴演奏者的角度來看,抬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為了處理樂曲中需要斷開的細節。

然後問題又來了:

那我簡單的把手硬邦邦地提起來,再彈下去;或者我就是把琴鍵放開,但我不抬手腕;和做個優美的拋物線把手提起來,再彈下去相比,中間斷開的間隔一樣,表達的音響效果一樣,為什麼我們要學這種拋物線般的動作?

因為鋼琴是一項表演藝術,我們做這個動作,真的只是為了讓我們看起來好看。

能夠理解很多老師沒有深究這個動作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把它誤以為是在教孩子學會放鬆,因為動作本身緩慢優美,看起來很放鬆。

卻不知道,這個動作讓孩子更緊張,更生硬。

我們不妨先教孩子,怎麼把我們的手控制的更穩定,彈奏的更穩定;

到了時機成熟的時候,再來教孩子,怎麼把落提(呼吸)做的更好看,怎麼讓我們的表演更好看。

3樓:瘦瘦

抬手腕放鬆是為了讓初學的小朋友感受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掌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所有的重心力量全部能集中在手指尖,也可以叫斷奏,這樣的好處是每一次落鍵前都有機會讓手放鬆,不至於在不知不覺的的狀態下手掌或虎口緊張,不管是什麼教材和方法,終其目的是讓小朋友能在放鬆的狀態下彈琴

4樓:飄逸的抱抱

如果是自己的描述的話感覺問題不大,需注意手腕是保持穩定而非完全放鬆不用力。

訓練非連奏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體會相對的放鬆,以及手臂重量能夠落在指尖上。把握好這些點即可。

5樓:Berberber lo

不信任就換老師吧。

學習可以跟老師溝通,溝通後不認同可以不學。

你總不可能比老師專業,你比老師專業就自己教。每個老師的方法都不一樣,甚至乙個老師對不同學生,方法也不一樣。 我自己對不同學生,不光是斷奏連奏,教材,方法,著重都不一樣。

找老師,先看清楚。選擇了老師,就不要總是拿網上查的,書上看的來質疑他。溝通~

6樓:從黃昏到日落

斷奏的練習目的是手指站立!啟蒙的孩子我都會這麼教,手指站立,是為了接下來連奏做準備的。有站立才有連奏。

就像小孩子學走路,先會站,後會走。單個的音,立住了,才可以高抬指彈出第二個音,這時候連奏就出現了。

7樓:成長泰美

年齡小的孩子一般都是從斷奏開始的,要重視這個階段的練習,因為孩子小,需要以斷奏方式來找到正確的觸鍵方法,讓手指立住,用指尖正確的位置彈奏。以免以後的折指等不良習慣,若出現了折指,也可以重新練習斷奏來糾正。

我的學生裡有的家長不喜歡這種方式,要求縮短斷奏時間,結果進入連奏後,發現基礎不牢固,手指出現各種問題,想解決就只能重新以斷奏方式練習。

8樓:奈落

看小孩的,有些小孩一開始不懂,做不到連奏的同時保持手心成空手指撐住手掌的狀態時,那就乙個乙個音斷奏練習手型和觸健,練好了,孩子搞明白正確觸健方法了,再連奏

9樓:

唔……不夠專業所以本來不打算開回答的,不過怕看不到還是發出來吧,怕題主過於擔心了。

我只是可以說一下,我自己就是這麼學過來的。如今琴齡11年,最初抬手腕大概做了半年。

至今我對當初這樣的學習方式仍是認可的。雖然當初並非所有學琴的小夥伴都是這麼做的。我的理解是,這是讓初學的小孩子找到手腕放鬆和擊鍵力度感的一種方法。

當初的體驗很不錯,確實找到了手腕自然放鬆的感覺,也借助重力找到了爆發的感覺,並且我個人感覺對養成手指支撐的習慣也是有作用的。而一位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的朋友,開始時便遇到了手腕痠痛的問題,我個人便(本能地)認為是他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的緣故(當然肯定有其它解決辦法……)。

總之,從乙個業餘學習者的角度來講,我認為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多餘。即便可能並非絕對必要……也無可厚非了。

10樓:好睏

整體而言沒什麼問題,唯一要說的是,一些情況下,老師,學生,包括家長,對動作的要求有時甚於彈奏效果,這一點要稍加注意。切不可把彈琴變成廣播體操。

11樓:虎皮紗

我不這麼教。我覺得不自然。

我認為初學沒有必要區分連奏非連奏,怎麼順手怎麼來就可以。等到學到連奏斷奏了就是該連的時候連該斷的時候斷。

我的觀點是技巧在需要用的時候再教。沒有需要不要提前教。

5歲半孩子學鋼琴,媽媽很困惑?

我可是什麼都不知道 學琴是個堅持的過程,就像堅持九年義務教育和中學大學的學習一樣,對於練琴?作業都得天天寫,琴也是要天天練 所以,學琴是個過程,學到一定程度就是才藝,孩子學琴三年他會比你了解的多的多。前面的可能就是廢話,進度快不快看孩子課後記憶的多不多,是不是記住老師講的重點,手型觸鍵歸總於彈奏方法...

孩子5歲半了,不算特別有天賦,該學鋼琴麼?

孩子喜歡而且家裡也有條件的話,建議去學 天賦都是相對而言,那麼多學琴的孩子,但天才就那麼幾個 學鋼琴比起天賦,更重要的是學琴效率和堅持不懈的練習。學鋼琴也不需要天賦啊,人人都能學會。而且就算有天賦,也要學了才能顯示出來。鋼琴彈到什麼水平,取決於正確的方法 有效練琴時間。與其說孩子有沒有鋼琴天賦,倒不...

5歲女童學鋼琴,有必要買kawai K500這一級別的嗎?還是國產琴就可以?在星空琴行學怎麼樣?

十柒 如果在能力範圍內,當然是提供更好的。其實可以讓孩子先在琴行練一段時間,看是否喜歡,再考慮買琴。不過就作為家用,其實主流的A S系列也夠用了,也是目前市場反饋很不錯的系列。 笑楽 有必要,琴和琴無論手感,音色差距巨大。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更是兩種樂器,三角能表現的細節比前者多很多,經濟允許話當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