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選擇全職媽媽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時間 2021-05-11 18:42:27

1樓:yylloo

全職媽媽是家庭的乙份子,過得好不好,取決於自己,也取決於和家庭其他成員的關係。

我離職帶娃,其實是準備順便做一番小事業的。雖然以前的工作已經足夠好了,但我還是貪心,覺得靠自己還能做得更好。

確實沒預估到帶娃這麼多事情,這麼雜,這麼累,這麼枯燥,這麼令人崩潰。

反正帶著帶著,娃也大了,老公收入也增長了。再過幾年,娃也都要考大學工作了。

有時候和老公聊天,好像我確實可以自己折騰點事做了。

但我明顯感覺得到,老公和倆娃都希望我保持現狀。因為家裡只要有我在,他們仨都覺得安心。因為一家四口真的磨合了這麼多年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衡。如果我去突破自己,就是打破了這種平衡。

我老公對我的要求:啥也不用幹,陪著他就行。

我兒子:不要去考研了,你年紀大了,考不上的。就陪著我們吧。

我女兒:不要去做生意了,也不要去考研了。你好好陪著我們就好了,我長大了買別墅給你住。

我自己:我唯一的遺憾就是還沒有自己的事業吧,還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活成了他們仨的寵物,被他們仨圈養了。

哈哈 。

所以,其實也是進退兩難。

拼一次事業?也沒什麼動力,家庭也不需要我掙錢。

就待家裡做他們仨的後盾,做他們的退路?又有那麼一點不甘心。

2樓:英子001

做全職媽媽就像在賭博,賭自己的老公有沒有良心。

也可以說,全職媽媽是乙份高危職業。運氣好幸福一輩子,運氣不好直接要你命。

我不是危言聳聽,近日的大熱點,安徽29歲的媽媽帶兩個子女從24樓跳下,事件女主角就是全職媽媽。

促使她連命都不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帶孩子的幾年,沒有上班,沒有收入,買什麼東西都要被老公查帳,還要被婆婆說,白吃白喝要自己的兒子養。

就因為當了全職媽媽,沒有收入,被婆家和老公各種嫌棄,最後命歸黃泉。

上面是當全職媽媽風險最大的乙個特例。

但也有當全職媽媽的人,碰到丈夫非常體恤妻子的付出,非常心疼妻子為家庭的付出,從而非常尊重當全職媽媽的妻子。

這樣的家庭氛圍非常好,全家其樂融融。而當全職媽媽的妻子也因此感到非常幸福。

從上面兩個例子說明,全職媽媽是一項高危職業。

3樓:蔚藍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名為《做全職媽媽是沒追求的人生》,看完之後我幾乎想要罵娘。單從標題上,就能看出作者對全職媽媽的蔑視,文章傳達出的訊息,都是對全職媽媽極大的不公平。

乙個年輕的女人,冒著身材走形的危險,忍著產房陣痛的折磨,自願退出職場回歸家庭。從孩子出生到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多麼無私的奉獻啊!

若非情不得已,年紀輕輕的女性,誰願意困囿與於家庭方寸之地,整天圍繞著孩子的屎尿屁打轉轉呢!很多的職業都需要提前進行培訓,拿到了合格證才可以持證上崗。可全職媽媽不經培訓,卻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幼兒,勇挑家庭重擔的責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職媽媽是天底下最辛苦的工作,也是唯一乙份沒有薪水薪水的工作。每天從早到晚,全職媽媽要無怨無悔的陪伴著孩子,照顧好孩子的吃、喝、穿、玩、睡,還有教育學習。

不僅如此,全職媽媽在家,還要給家庭的其他成員做飯洗衣、拖地打掃。一整套操作下來,通常會筋疲力盡,疲憊不堪。很多全職媽媽,年紀輕輕就得了腰肌勞損等疾病。

可惜的是,很多家庭的其他成員對全職媽媽的付出視而不見,反而會覺得全職媽媽很清閒,每天在家白吃白喝不幹活。孩子感冒發燒,稍有差池,便會埋怨全職媽媽沒有帶好孩子。

所以,很多的全職媽媽在家帶娃,完全是出力不討好,全身心的付出卻備受指責。身心疲憊卻無處訴說,是很多全職媽媽的真實寫照。

同為女性,我比較幸運。在我兒子小的時候,有媽媽幫我照料幫我分擔,讓我免於離開職場,回歸家庭,但我看到了媽媽的不易與辛苦。我想,即便我回歸家庭,我也未必有媽媽,或者那樣全職媽媽做得好吧!

所以,請尊重我們的全職媽媽,尊重她們的付出和辛苦,給她們乙個公平的評價。讓她們也能在燦爛的Sunny下,露出幸福的笑容。

4樓:梁小

全職,那是自己深思熟慮過的。我想自己的娃自己帶,不想讓他成為留守兒童。

家庭條件一般,全職後沒了收入,日子過得緊巴,特別難受。雖然每個月老公的工資都上交,但是乙個月收入不過萬的人養起我們還是挺費勁的。所以我想盡快上班,自己掙的錢花起來開心。

全職好不好因人而異,像我這樣的普通家庭,全職就是日子過得沒那麼好,但我也不後悔,能參與孩子長大的過程一點一滴,我覺得挺好的。我老公可能不是好老公,因為他沒有高薪工作,也比較懶參與教育孩子這塊,但是掙錢養家,工資基本上交,不嫖不賭。

孩子剛到適齡階段,2歲2個月,我就毅然決定送他上幼兒園,給他乙個月適應時間,然後我就去上班了。

對的,像所有全職媽媽那樣,離開職場久了,再次上班,有點怯怕,但生活逼著自己不得不去面對。

我的要求也不高,畢竟我還要接送孩子,所以當第乙個面試打過來的時候我甚至猶豫了,覺得離家可能有點遠,害怕到時接孩子晚了,後面聽到對方說雙休,節假日正常休息,朝九晚六的,我想著這樣能照顧到孩子就去了。

工作難度係數不大,期間遇到過各種情況,但都堅持下來了,我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工資也沒有太低,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

為了提高收入,報名了網路課,上班學習兩不誤,回家還要陪娃,自己堅持了兩年多了,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狀態。

5樓:袁青

很多人的回答都看不懂,錢就是個導火索嗎?在家庭分工裡,雙方不明確好嗎?第一孩子誰帶,老人還是自己?

第二,自己帶的話,需要全職嗎?誰全職?我認為誰的收入低一些誰全職,無所謂爸爸媽媽。

第三,全職期間,經濟責任如何劃分,畢竟乙個人沒了工作,就少了份收入,在外打拼的後勤也有保障,上交收入不是應該的嘛,這個問題談不好,就不要有全職的想法。什麼叫伸手要錢呢,那是夫妻二人一人養家一人照顧家,合理分工啊!!

6樓:老沈的快樂生活

我們小區的阿娟生孩子前,有乙份很好的工作,日子過得很滋潤。生了孩子後,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健康地成長,讓孩子有乙個快樂的童年,她決定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

儘管每天帶孩子,做家務事比上班還累,還辛苦,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心裡就充滿了喜悅,渾身就充滿了力量,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事情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經濟上的問題,剛開始還不覺得什麼,但是,時間一長,手裡的積蓄也就花完了,再買什麼東西就得伸手向老公要錢了。剛開始給錢還算痛快,但是,時間一長,就發現老公越來越不耐煩了,一臉嫌棄的樣子,好象是乞丐在向他乞討,阿娟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一點尊嚴了。

當時因為孩子太小,又沒人幫忙帶孩子,只得忍聲吞氣,委曲卑微地生活著。

三年過去了,小孩上幼兒園了,阿娟就馬上重返職場,重新開始新的工作,通過工作來體現自我價值,贏得尊嚴。

7樓:初夏的暖暖

說下我曾經的舍友L的故事,L現在還是乙個全職媽媽。

L當全職媽媽的同時不但拿到了自考本科證書,還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書,準備等娃上幼兒園以後能找乙份教師的工作。

剛生小寶寶的時候,L不捨得把孩子放家裡出去工作。於是決定辭掉培訓機構的前台工作,專心在家帶娃,也希望在帶娃的空閒時間提高自己的學歷。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即使帶娃再苦再累,每天在娃休息後L都會拿起書本學習。

作為乙個全職媽媽是很辛苦的,每天有各種瑣碎的事情。還好L的隊友非常給力,在下班後、週末休息的時候會一起幫忙帶娃,這讓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投入到學習中。

千萬不要選擇當全職媽媽之後就完全放棄了自我,天天就圍繞著孩子、丈夫轉。

堅持學習、投資自己,合理地安排時間,這樣有助於全職媽媽以後可以快速重返職場,而且還不影響未來的事業發展。

8樓:Jenny

很多人說絕對不要做全職媽媽,是因為覺得全職媽媽天天燒飯洗衣服搞衛生,很快就變成黃臉婆,有空就刷劇玩手機,還沒有收入,老公孩子都不待見,那不是全職媽媽的錯,而是自我懶散的錯。

全職媽媽沒有工作,但不代表就沒有價值,除了家裡的事務,一定要安排時間自我成長,積極向上,熱愛學習,有自己的興趣所在,每天安排乙個小時,哪怕20分鐘的時間屬於自己,用來運動,學習,提公升自己。

自我尊重,自我成長是乙個合格的媽媽應該有的樣子,不管是全職還是非全職,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換句話說,全職媽媽可以沒有賺錢,但不能失去賺錢的能力。雖然我也是全職媽媽,但是我內心從來沒有自卑,是因為,我有知道,我隨時可以開始賺錢。

講真,我在有孩子之前,也從沒有想過要做全職媽媽的,但是有孩子之後,看著孩子,就想自己照顧她,陪伴她,給她所有的愛。所以才決定當全職媽媽的。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在家做兼職的收入夠家裡的開銷,去年疫情老公的工作大受影響,我賺的比我老公還多一些,所以,全職媽媽會怎麼樣,不在於別人,全在於自己,永遠不要自我放棄。

9樓:有夢想才有希望

在婚姻中,一提到全職老公,大家都很淡定,因為全職老公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一提到全職太太,大家立馬炸鍋。

其實很多時候,壓垮全職媽媽的不是身體的勞累,而是自己的付出不被身邊人理解。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覺得女人就應該要「相夫教子」,結婚生子後,照顧好家庭就是女人的頭等大事。可是,人們只看到全職媽媽不用上班的「自由」,又有誰看到這份「工作」背後的辛酸疲憊呢?

心理學專家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主要來自於嬰兒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在建立和媽媽之間良好的安全感之後,再擴大到環境。

孩子3歲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媽媽的陪伴,能讓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信任和期待,更容易成長為乙個有自信、有力量的人。

如果各種現實因素,讓你不得不做乙個全職媽媽,也不必焦慮。只要孩子需要,你也願意,那就是最好的選擇。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乙個瞬間,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陪伴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孩子幼年時從母親那兒得到的愛與安全感,是他們成長路上,源源不斷的精神營養。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孩子那麼小,能懂什麼?其實幼年時期發生的一切,都會融入他們的血肉,伴隨他們的一生。

為了孩子,她們辭掉工作,成為乙個24小時圍著孩子轉的全職媽媽。

她們離開職場,脫離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圈子。面對著日夜啼哭的小兒,和那似乎怎麼也做不完的家務,一種孤獨挫敗感時時湧上心頭。她們長期睡眠不足,沒有太多精力去梳洗打扮,有時候看著鏡子裡那個不修邊幅的自己,也擔心老公會不會已經厭倦。

她們沒有自己的收入,連買菜的錢都得跟老公要,想給自己的父母多買點東西表表孝心,又要擔心老公和婆家人會不會不高興。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變得不可控了,那些曾經包裹了美好幻想的「未來」,都變成了現實功利的「現在」。

甚至在某個瞬間,覺得自己被全世界都拋棄了。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想進步,那跟你做不做全職太太沒有多大的關係,而且婚姻關係,丈夫是否出軌,這些跟全職太太更沒有多大的關係。

如果你自己一味的不思進取,一味的只待在舒適區即便你不做全職太太該來終究還是會來的。

遇到體貼的老公還好,要是遇到個像開頭那樣的男人,不但不會溫言安慰,還會在身心俱疲的妻子心上,再插一把刀。

那些早戀的人後來結局怎麼樣?

樹袋熊 我感覺挺好的,但是頭腦要清醒,把握度,別做後悔的事情。我身邊沒有早戀的人都挺後悔的。因為他們不會通過細節去判斷渣男,或者說是否能判斷這個男生是否真心對你好,畢業了之後還需要好幾年的磨鍊 碰到好幾個渣男 然後就晚婚,或者婚後的生活並不那麼好。而早戀過的人都比較容易分辨。 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

那些放棄夢想選擇現實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枚硬幣 夢想是少年純真美好的願望。出自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初一上課本 夢想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向著自己的目標走的人往往會走的更遠。現實是殘酷的,但是如果沒有夢想,只有現實,那很有可能你會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或者,半強迫式過完自己的一生。你的人生不再是你所期望的,你所盼望的。而是別人期望的別人盼望的。s...

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水藍 因為興趣和一時興起在海外做了房產租賃生意,開始做得比較好,口碑還不錯。後來因為疫情,計畫全被打亂了,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後面變成全盤賠本。又被有心之人設局,進了監獄打了官司請了律師。後來直接退出江湖療傷。但是總有一天,我會東山再起。 等等我 作為乙個屢次創業失敗的人,來試著簡單回答這個問題,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