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了社工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時間 2021-06-03 09:05:00

1樓:LJ幾公尺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內心充滿疑惑,想要通過過來人告知他們未來是怎樣的以及我是否要選擇繼續堅持。

說實話,13年初入大學校園,初識社會工作,到16年大學三年級,我對於這個行業了解還不是甚多,但是我內心對於這個專業是充滿嚮往的,我想要在這個充滿愛,充滿關懷的專業價值觀內不斷豐盈自身。所以16年底我參加了當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並順利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我未來兩年的進一步學習之旅,那時候社會工作專業讀研我認為沒有現在如此熱門,所以競爭也不如現在激烈,儘管我說這些,也並不代表現在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有多麼難考,仍舊有很多跨專業的朋友選擇通過跨考社會工作來提公升自身,一方面很多人對於這個專業有一些嚮往之心,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專業的跨考之路沒有那麼難。

言歸正傳,回來我們的主題來,讀研兩年其實是理論學習與實踐過程參半,我開始對於一線社會工作加深了了解,在實習過程中,我也接觸到很多從事社會工作很多年的前輩,他們都待人溫和,做事也透漏著從事社工多年所獨有的柔軟,當然在實習或是在從事一線社會工作者中不免要遇到乙個問題,那就是薪酬問題,這是乙個重點,所以這裡要給大家說一下一線社會工作的薪酬並不是很理想,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會選擇離職,這是乙個現實問題,這也是社工機構所面對的現實問題,我們不可否認。在考慮寫這個問題之前,我訪談了我的一些好友,她們中有從事社工兩三年的當然也有已經從一線社工晉公升到管理層的多年從業者,再向他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但大家都有留在這個行業所眷戀的東西。我乙個本科舍友,也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兒童福利院工作有兩年多時間,她認為自己之所以選擇留在這個行業,是因為他喜歡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並對自身現在的工作狀態感到很滿意,她也說到當然也有對福利院兒童的不捨,問她以後還會留在這個行業這個問題,她說現在的想法是會還在這裡,當然未來如何她也無法判斷。

所以我個人觀點: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只要是在這份工作中你能夠充實滿足且累並快樂著就無可厚非。

2樓:蠢奇

16年全日制msw畢業,廣州從事一線社工兩年,扣除五險一金後月到手不到5k(研究生同學有經驗做主任的話可多幾百到1k多左右),18年開始轉做行業相關的研究員,月到手6k,19年跳企業研究部門做研究員,月到手近7k,視外接專案情況有一定績效。2023年考了民政局下面的事編社工崗,待遇未知。

對於做社工的兩年,感受頗複雜,一是從事一線實踐積累了社工相關領域的經驗,磨練了專業服務技巧,專業上確有進步,考取了中級社工師,確有一定成長和收穫;另一方面,做社工的兩年都是月光族,沒存下錢,後來談了女朋友有了結婚的打算,才覺得錢途渺茫,在家裡無法給我經濟支援的情況下,繼續做社工的話,至少還要熬3-7年(公升職+督導)才能有相對體面的收入,對不起,我等不了,於是開始往研究員方向轉。剛好2023年,珠三角不少事編單位都有招社工崗位,於是經過若干次考試,進了民政局事編,未來也許會繼續為行政編奮鬥。

3樓:貓貓妹妹

不請自來 !希望給讀了社工但是覺得前途迷茫的人兒一些正能量!學渣乙個,13年社工本科畢業,考廈大新傳失敗!

就選擇工作了,運氣加上執著吧,進了廈門乙個大型醫院,當然,是用社工的身份進去的,因為實在不喜歡這個專業,只是為了餬口,當時領導很好,可能覺得我有天分,一兩年後給我換成了宣傳崗,也算彌補了沒考上新傳的遺憾!其實,我從小就喜歡在醫院工作,因為成績不夠理想,沒有念成臨床,乙個很偶然的機會,醫院醫務部的質控崗位有空缺,自告奮勇去試試,一直做到了現在!學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機會學習的東西!

所以,很感慨,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你一直努力,機會來臨的時候,抓住它,生活不會辜負任何乙個努力奔跑的孩子!

4樓:花卡卡

只有志向做社工的人,心中有大愛。可是,大愛遠遠不夠。在社工這個殘酷的行業裡,大愛只會讓你更軟弱。

做社工,要進入在案主的困境中,與案主共同面對。可以說,社工是用自己的肩膀揹負起他人生活中的難。

目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於社工這個行業群體的支援都遠遠不夠;社工能調配的能幫助案主的資源也極度有限。一沒有支援,二沒有資源,你只不過是乙個普通人,和你的案主沒什麼實質性的差別。你靠什麼幫助別人?

靠一張嘴給予心理關懷嗎?別傻了,言語的關懷是最廉價、最不值錢的—-尤其是當你的案主真正需要的是物質上的實實在在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美國)表明,社工是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酒精濫用的比例也高於人群平均水平。非常合理不是嗎?每天看到的接觸的都是社會的陰暗面,你的工作本應該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但很多問題是社會層面的,你根本無能為力。

案主責怪你無能,上司質疑你的工作能力。你能不抑鬱嗎?不如喝兩杯麻痺一下自己吧?

做社工,是把自己點燃,用光和熱去溫暖別人。所以,做社工的人,後來都burn-out的了。可是,社工也只不過是乙份工作。值得嗎?人生皆苦。何必呢?

5樓:河神SAMA

10-14年本科社工,15-16間隔年,16-17年全職社工在上海,17年7月來澳洲開始讀msw,還沒畢業....畢業後打算在澳洲做社工...然後職業目標是國際性的NGO和research...

6樓:曾豔嬌

09年畢業,護理專業。2023年12月8日正式踏入社工行業,至今三年有餘,最大的變化是找到了我自己。我想我會一直做社工。

可能是因為我們機構的原因,很注重每個同工的個人身心發展。可能是我有幸遇到很多願意為我指點迷津的心理學同事。可能是我遇到乙個歸屬感很強的團隊。

現在的我知道我自己的優勢優點;

現在的我接納我自己的缺點;

現在的我學會愛自己;

現在的我學會尊重別人;

現在的我能理解別人;

現在的我減少了非理性認知;

現在的我提公升了書寫能力;

現在的我學會了溝通;

現在的我學會了傾聽;

現在的我變溫柔了很多;

……沒有完美,但是就是很喜歡現在的自己

社工行業會越來越好

7樓:

14年社工本科畢業,16年msw畢業。

16年7月-17年7月,一線社工。

17年9月至今社工教師。

其實當老師拿到手的錢也沒比做社工高多少,福利會好一些,但感覺影響的人更多了,我是真心很喜歡社工。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只看描述,談錢,社會地位這些的。應該再看重一些,社工給我們這個人「本身」帶來了什麼。

我覺得,念了社工以後,我的脾氣慢慢變好,也更理智,理性去分析事情,對待生活也很熱情,還有會優勢視角去看待事物,所以人很積極,抱怨少。和人溝通上的話,也更容易交流,好處大大滴有。

再看我其他讀社工,做社工的朋友,我覺得是他們很容易快樂,物質生活雖然不能說太富足,但精神世界真的很充實,很強韌。

社工真的是很好的專業,我一直和我的學生說,我知道你們畢業後不可能所有人都做社工,但有幾個願意做,我就很開心,也很成功,不是說你學了社工就要做社工,如果你在其他行業,也能用社工的方式、態度去做事情,那麼也很棒。再就是,不管你們以後走多遠,只要你回頭,社工都一直在這裡等你,一起上路。

8樓:lulu

同學院的隔壁專業是社工,男女差不多比例1比3

14年碩士畢業,據了解,不轉行的最厲害的是到香港讀博,還沒畢業,其次國內讀博,在三線城市高校當老師,轉行的有金融有保險有諮詢,還有公務員事業單位,原生家庭好的都挺好的,不好的挺艱辛

9樓:

10年社工本科畢業,13年社工碩士畢業。畢業後在廣東做社工,從一線到中層,拿到中級社工師證,稅後最低的時候是5000多,最高的時候是8000多。後離開機構進入高校,做社工實務與研究,稅後5000多,有專案績效,雙一流大學的高校,平台好到爆,不是一般公司和機構可以比的,獲得前所未有的職尊嚴感。

不足之處是這樣的高校,作為一名國內小碩,是不可能有編制的,專案制聘用工心裡也是會有落差的。

2023年下半年通過人才引進進入一家三甲醫院,事業編,有安家費,中級社工師評了中級職稱,做精神衛生社工,試用期稅後5000多。

就是這樣

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水藍 因為興趣和一時興起在海外做了房產租賃生意,開始做得比較好,口碑還不錯。後來因為疫情,計畫全被打亂了,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後面變成全盤賠本。又被有心之人設局,進了監獄打了官司請了律師。後來直接退出江湖療傷。但是總有一天,我會東山再起。 等等我 作為乙個屢次創業失敗的人,來試著簡單回答這個問題,首先...

那些出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遭受點道德遣責吧。那個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指責一番之後就會自動消失。他們也只能口頭指責了,害能咋地。然後就和出軌物件過上自由自在的性福生活。有句話說,悶聲發大財。道德上處於被遣責的處境時候,往往是生活中最幸福的時候。 已登出 兩個極端。我父母是後到一起的,繼母帶著乙個姐姐,這個姐姐生二胎,堵住了姐夫和...

那些遠嫁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周星星 遠嫁這段時間是最讓我痛苦的事,遠嫁並且跟公婆住在一起是更加痛苦的事,不是說公婆不好,老公不好。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很遺憾,在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的城市,很孤單。跟公婆住在一起沒有自己的房子,爸媽不能自在的住在我家。結婚這麼多年,除了結婚那天,我爸爸一次也沒有來過。每每想起這些就深深的無力感!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