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讀書氛圍不太濃烈情況下,如何引導8歲孩子養成讀書習慣?

時間 2021-05-11 14:55:04

1樓:鹽選推薦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終於結束了一天的漫長工作,回到家中卻要坐下來練習半小時的梵文閱讀,這樣想一下,就能對每天晚上不得不開啟書本學習閱讀的初學者感同身受了。

但是對於初學閱讀的孩子而言,練習十分辛苦,尤其是在白天已經在學校上了一天的課的情況下。因為初學閱讀的孩子需要花很多精力去辨認字詞,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本身,所以閱讀對他們來說,更像是煩瑣無趣的工作。孩子寧願看電視、打遊戲,不管做些什麼,就是不想開啟書本。

對於孩子而言,初學閱讀的時期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家庭生活煩瑣又忙碌,而閱讀是緩慢、安靜的過程,以至於家長可能意識不到孩子此時內心的脆弱,也不明白這一時期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這總是讓我聯想到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夜鶯奇事》中阿爾瑪小姐的一句台詞:

「失敗悄無聲息地到來,真令人措手不及!」

具體來說,孩子在小學畢業之際如果能掌握嫻熟的閱讀技巧並且熱愛閱讀,就會在課堂上感覺放鬆自信,將自己視為聰明的孩子,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有時間和朋友玩,參加課外活動,享受學校生活,願意繼續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日後在個人生活和職業道路方面也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相反,如果小學頭幾年,孩子在基礎能力層面就遇到挫折,沒法熟練地閱讀,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打擊,他會將書本視為敵人,學習成績要麼很差要麼中等,他在課堂上會感到焦慮和沮喪,想盡快離開學校,他在以後的人生中的選擇機會也越來越少。他的整個人生不免會滑向乙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這裡並不是說優秀的閱讀能力可以保證孩子以後的健康、幸福和成功。世界變幻莫測,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保障。但是培養閱讀力對孩子的品格有積極促進作用,能讓孩子輕鬆面對生活中的不幸與意外,讓他有更大把握書寫精彩的人生。

一般觀點認為,培養孩子閱讀力是天方夜譚,但事實恰恰相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並不困難,也不會耗費很多時間。不用強迫施壓,不用教訓輔導,不用禁用電子產品,也不需要將孩子趕回房間,長時間乙個人孤單地練習。重要的是,家長要改變自己對閱讀的態度,並且將自己的態度用充滿愛的積極的方式表達出來(用鼓勵代替嘮叨)。

家長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跨過初學階段的門檻(這個門檻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然後孩子可以掌握足夠的技能來享受閱讀。當孩子將閱讀視為快樂而非痛苦,便會相應地提高閱讀頻率。熟能生巧,孩子也會越來越享受閱讀。

研究表明,當孩子把閱讀和樂趣聯絡在一起時,身體會釋放化學物質,讓大腦高速運轉。

培養孩子成為終身熱愛讀書的人,需要做以下三件事:

強化孩子天生的對書本的興趣。

激發孩子的熱情,讓孩子願意學習閱讀。

在家中提供各種便利,讓孩子練習閱讀。

在本章中,我會分享一些小技巧,讓家長更容易達成目標。在此之前,我想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家長的支援對孩子影響巨大。

閱讀看似簡單,但神經生物學家告訴我們,閱讀是人類認知活動中最複雜最具挑戰的一項。閱讀會使用到大腦的兩個半球,涉及記憶力、經驗、想象力、語言和運動機能、視覺感知,以及執行能力,例如克服分心打岔、專注任務直至成功的能力。

2樓:末鎣er

這是乙個弱智問題,獎勵法絕對不能用,讓孩子把學習變成功利的行動。只能你自己陪他,全家讀書。自己都懶還希望孩子學好,做夢。

3樓:coffee愛讀書

1. 給孩子建立乙個舒適的讀書環境。

2. 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用他喜歡的漫畫或者橋梁書引導閱讀。

3. 先讓孩子自己選書。

4. 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肯定他閱讀的品味,再慢慢讓他讀得多元與精巧。

5. 只要孩子慢慢地有了閱讀習慣,改變閱讀偏食的方法就簡單了。

6. 多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

4樓:小豬佩琪

其實孩子老師很關鍵,我女兒班上的語文老師很會調動閱讀積極性,根據閱讀9字數定期評比閱讀之星,名著字數都乘以2。現在許多不愛讀書的孩子都變小書蟲了

5樓:

小時候跟著父母在學校住著,那時候沒有電視,但是有很多書,我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算後面有了電腦有了電視我也沒改下來閱讀的習慣,一日不讀書便覺得缺點什麼。

家裡的書還算多,據我媽媽說,我還在她肚子裡爸爸便為我準備了一大箱子的書,別人家小孩都是各種玩具,可是我的玩具非常少,都是書,家裡會有一起讀書的氛圍,我自然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這裡有個小插曲,我不僅愛讀書,還喜歡填色畫本,特別喜歡有一套花仙子的書,在書店挑選時父親便說,這些書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填色嗎,說的我好像不該喜歡這些一樣,喜歡這些很不應該一樣。可是我喜歡啊,所以在挑選了一本唐詩選集之後,額外再給我買了畫本,畫本塗色很快就沒意思了,畫完了我的心思便不再飄上面去了,倒是那本詩集,一家人經常陪我一起背誦,看誰背的快,提供了很多樂趣。

題主意識到孩子的閱讀是好事,我並沒有直接從閱讀獲益,但是我因為這個習慣擁有了乙個小小的世界,這個世界讓我得以放鬆休息,是我自己的乙個精神家園。功利性的讀書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幫助,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才是小孩子最喜歡的。

6樓:NCDF

有你這樣的姐姐真的很幸運,你可以說服你父母多買點書,年紀小就買年紀小的書,最好能和他一起讀書,慢慢培養起他讀書的興趣,而不是一天到晚看電視或者玩手機ipad,如果可能的話父母最好也能和你弟弟一起讀書,父母的身體力行影響更加深刻

7樓:貓頭鷹

跟他一起讀啊,,這個很管用的。。小學的時候有回我作業沒寫完想出去玩,讓我爹兇了。。哭得梨花帶雨的。。

我爹哄我的方式是……給我講了一篇文言文的高考題(咋想的呢這是),當然,是敘事文。。。反正哄好了。。。。我還覺得挺有意思。。。

現在還記得那個故事。。。。。家父是高中語文老師。。。

8樓:不二

我懷疑你是不是我啊,哈哈,經歷一樣,比弟弟大16歲,他八歲,帶他去看書,他說要找植物大戰殭屍。這段時間我把把他手機沒收了,他開始看我之前給他買的鄭淵潔。現在來問我鄭叔叔還有沒有寫別的書。

9樓:isabel zhou

想起小學高年級時候的語文老師了,那時候還是家家訂報紙的時代,我們每天的乙個語文作業就是回家看報紙十幾二十幾分鐘,家長要簽字滴。

已經八歲的孩子,又沒有閱讀興趣,你很難引導的。強求人家看幾十分鐘太不友好了,從小的文章起比較合適。

現在又不是幾十年前了,家裡書再少,其實接觸的機會總是有的。

再者,各人獲取資訊的愛好不同。可能人家不喜看百科全書,但是喜歡看科學紀錄片呢?不喜歡十萬個為什麼,喜歡自己用望遠鏡看星星呢?他不喜歡閱讀,那麼有聲讀物呢?

讀書只是獲取資訊的一種方式,關鍵是他有沒有求知慾,他到底想獲取什麼知識。

10樓:東邦怪客

父母都是小學文化,家裡沒有任何藏書,但我和弟弟都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日積月累也有了自己的書櫥。

總結原因如下:

1、幼年時家境貧寒,記憶中只有一盒積木和一塑膠袋子被我撕得破破爛爛的圖畫書,所以積木玩膩了就看書,書看膩了就搭積木,長大後,積木退出了我的生命,書倒與我成了閨中伴。

2、由於長期看書,語文一直是班級的佼佼者,自然就越發的愛看書了。

3、之後,看書就是一種慣性,一日不讀書便覺言語乏味,面目可憎。

反之1、現在可供選擇的消遣娛樂太多,IPAD總比圖畫書更有魅力吧?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讓孩子心無旁騖的愛上讀書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2、這個時代想要獲取資訊的方式有很多,讀書不過是其中之一,我身邊的親友幾乎沒有愛看書的,但是他們每日從不同渠道雜學盤收,懂得的東西比我更為廣博,因此除非對書籍有偏執的真愛,未必一定要養成讀書的習慣。

3、你唯一可以做的,是在他心裡播下愛書的種子,至於會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就順其自然好了。具體操作方法:買一堆他自己愛看的書,(注意:

一定是他自己愛看的)固定乙個時間段例如飯後看書半個小時,持之以恆,形成條件反射,那麼他吃完飯後就會自動自發的看半個小時的書了。這是養成孩子習慣的不二法寶,可以推而廣之在其他良好習慣的培養上。

11樓:貝殼

中國好姐姐啊!

提主不用擔心,你想想,父母並不愛讀書不一樣培養了你這個愛讀書的姑娘?

弟弟真的確定不愛讀書嗎?如你所說,家裡針對於八歲孩子的書真的並不多,這麼大的男孩子當下熱讀的什麼《查理九世》鄭淵潔系列,《淘氣包馬小跳》《幻想數學大戰》等等,這些書三年級班裡男孩子沒有不愛讀的呢。

先從興趣開始。

12樓:復出東門逐狡兔

小學是個看書看報的好時期,個人小時候最喜歡待在圖書館,看的書比較雜,家裡會看一些名著的簡易本,中華上下五千年,十萬個為什麼等。

我覺得看書還是要靠家長的引導,以身作則。當你在家不玩電腦不看電視手機時,很難想像孩子會不讀書。另外經常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公園去接觸自然也是極好的。

還有不要歧視漫畫書,柯南,哆啦A夢等等很多日本漫畫的世界觀還是挺適合小孩子的,一點點培養,我也是從小看海爾兄弟來普及基礎知識的,比喜羊羊什麼的強的多。

13樓:

8歲,甚至青春期的孩子模仿心理是很強的,家長的以身作則很重要。同時,也不能忽視同齡人的影響力以及環境的影響力,多帶孩子去書店,有意識讓孩子和愛讀書的小孩子呆在一塊,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樓上有提到的家長投資買書確實十分好的提議!

14樓:抱一

以我自身為例,小時候週末早晨爸爸把我帶到圖書館,給我5元錢當午飯錢,然後下午來接我。晚上問我都看了什麼書,我就大概複述一遍,爸爸再說說他對這些書到看法,偶爾建議我再看看別的相關書。為了防止我偷偷出去玩,每月有1次隨機以忘帶鑰匙為由到圖書館找我,還好我那時看《皮皮魯和魯西西》十分投入,沒出去玩。

很感謝爸爸 ,我覺得那時的閱讀習慣影響我至今~~~就醬的

如何與家庭氛圍不太好的朋友相處?

我也養了個丫頭,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忍不住想,如果她是你,我該怎麼說。說點個人淺見。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我覺得,交朋友肯定要看品性的,益友利一生,損友害一生。但是,交朋友不該功利。你對我有好處我才和你交朋友,沒好處就疏遠。無論損友還是益友,先得是友。因為朋友,應該是相交而不相容的。我和你打交道的,只是...

在家庭矛盾突出,父母冷戰平凡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會有什麼性格缺陷?如何解決?

王往 你父母的矛盾是他倆三觀不一致這個很難從中調節或者讓他倆做出改變,你首先給他倆明確個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好,在他倆產生矛盾時能多考慮考慮你,畢竟歲數不小了,人無完人為了孩子互相多擔待這些是你要對父母說的。而對於身處漩渦中心的你來說,首先是你不夠強,換句話說不夠有出息,假如有出息到你成為他倆全部的中心...

在家庭氛圍不好的環境中長大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小軍 怎麼說,特別不自信,我從小就在家裡的責備下長大,他們沒什麼文化,特別愛吵架,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說別人的壞話,也愛罵人,愛攀比,從小到大沒得到過認可。長大後有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那時我剛從外地回到老家,小縣城工作特別難找,也無從下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們一不安慰二不鼓勵,我也沒指望他們幫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