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孩子有必要做感統訓練?

時間 2021-05-11 13:24:31

1樓:兜兜

是的感統訓練不僅是針對感統失調的孩子正常的孩子也是需要做感統訓練的 12歲之前都是可以的可以針對性的刺激孩子的前庭觸覺本體感多元的不間斷的給予刺激激發孩子的潛能

2樓:幾公尺入兒童國際俱樂部

最近感統失調這個單詞進入了人們的眼睛裡。有很多家長來諮詢,問:我們家孩子是不是感統失調呢?

嗯,醫生說我們家小朋友大哭就是因為感統失調;我們家小朋友專注力不好,是因為感統失調;我們家小朋友內向怕生,是因為感統失調,小朋友不會爬也是感統失調。

似乎什麼現象都是由於感統失調。

當乙個單詞可以概括大多數現象時,那麼這個單詞已經被濫用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感統失調。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2023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Ayresa.J)創導了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fion Theory)——即「感統」理論。

「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資訊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總體來說,其實就是,大腦接收資訊,然後把資訊傳遞給身體,讓身體表現出來。

那麼我們的感統其實就很像是交通警察,資訊就是馬路上開的車,當我們的資訊特別多,車流量很大時,就很容易造成堵車。資訊無法到達大腦,或者大腦指派的資訊無法到達身體。其實就是人體五感無法和大腦協同運作,身體和大腦的配合差。

那麼感統失調會有什麼表現呢?

比如:運動協調性不好,專注力差、膽小內向、靜不下來、分離焦慮、脾氣暴躁,邏輯思維差、方向感缺失等。請注意,感統失調可能會導致這些現象,但是這些現象的產生不一定是感統失調,這一點請謹記。

那麼造成感統失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比如胎位不正、剖腹產的生產因素,帶養過程中過度保護,孩子的感統運動不足等。

說了這麼多是否需要接受感統訓練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感統訓練有必要嗎?聽了幾節課,說是小孩有感統失調。這種訓練有科學依據嗎?有經過訓練的家長分享下

星康朗語蔡老師 感統訓練,絕不僅僅是個別孩子需要的,而是絕大多數孩子都需要的!有家長問 老師,感統訓練真的這麼重要嗎?感統失調的孩子是不是就是那些有問題的孩子?首先感統失調並不屬於疾病的範疇,而只是輕微的行為心理學障礙。是社會大環境的的變化 比如都市化 小家庭化生活的發展 以及家長帶養方式不當 比如...

感統訓練是怎麼上課的?

省錢養好娃 什麼是感統訓練?全稱為感覺統合訓練,理論首先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A.Jean Ayres 根據神經學理論,於1972年系統的提出來的 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刺激,人的大腦通過感覺系統 包括視 聽 嗅 味 觸等 蒐集周圍環境中的這些資訊 然後將他們整合起來,形成知覺,以便大腦能...

孩子有必要從小參加體能訓練麼?

HUMAN 站在乙個體育老師的角度講 不代表所有 孩子從小培養至少乙個運動興趣為主,練不練體能不重要,孩子有興趣了自然會追求專項技術和體能,達到教育裡稱為的 志趣 如果強加體能訓練的話,搞不好會令其厭煩,不僅達不到 有趣 甚至會自閉,躁鬱。另外,強度過大的體能訓練會有損神經,進而影響智力,沒有腦力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