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中的郭嘉是什麼水平的謀士?在曹操帳下能排到什麼位置?

時間 2021-05-05 13:27:51

1樓:Fremy

如果假設郭嘉能長壽的話,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郭嘉是曹操賬下第一謀士。

原因有五:

1.年齡問題,郭嘉小曹操15歲,在古代這差不多就是差了一輩兒了。

2.能力問題,郭嘉的才能並非出謀劃策,而是識人定計,識人這一點郭嘉在三國堪稱第一,而定計說白了就是拿主意,曹營里不缺出主意的,二荀賈詡董昭程昱等等...但是能拿主意的除了曹操本人外並不多。

3.出身問題,郭嘉(推測)雖然是士族出身,潁川郭氏曾經也是大族,但三國時期對郭嘉的出身並無記載,可見即使郭嘉是士族出身,那麼此時的郭氏也已經相對沒落,所以郭嘉對於士族的身份、利益也不會像荀氏、陳氏那般看重,換句話說,讓郭嘉站隊的話,他會站在曹操這一邊,而非士族這一邊。看看曹操曹丕託孤大臣就知道,曹魏政權一直在與士族博弈,基本上輔政大臣都是一半宗親一半士族(賈詡是個例外),宗親掌軍,士族掌政,那麼對於曹操來說,如果託孤之臣中有乙個心向曹魏的士族,難道不香麼?

4.性格問題,郭嘉放蕩不羈,這一點卻深受曹操喜愛,曹操郭嘉出入同車,足以看出曹操對郭嘉的厚愛。

5.官職問題,這一點是重中之重,軍師祭酒是曹操特設給郭嘉的,當時這個官職並不在編,也就說這屬於曹操的私官。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軍師」相關的官職,「軍師」是曹操在成為丞相後,取消了司空府內一切編制,同時對「軍師」這一稱謂設定了相應的品級,此前「軍師」僅僅只是乙個稱謂。

所以郭嘉的「軍師祭酒」也可以稱為「司空軍祭酒」,也僅僅是乙個稱謂罷了,不過是曹操為郭嘉特設的稱謂。但看看後任的軍師祭酒就知道這個官職對於曹操來說,基本上都是親信,而且基本上大部分人的畢業官職也可謂是位極人臣:

董昭,畢業官職九卿。

袁渙,畢業官職九卿。

杜襲(混得最慘的),畢業官職大中大夫。

王朗,畢業官職三公。

若論主公信任、喜愛,論個人能力,恐怕後面四任都與郭嘉略有差距,所以如果郭嘉長壽,畢業官職必然也是位極人臣。

當然,上述分析都是建立在郭嘉長壽的「假設」上,但如果假設成立,郭嘉在曹操賬下成為首席謀士的可能性極大。

最後,對比一下其他人,有些人認為荀攸是曹操謀主,遠勝與郭嘉,這一點我之前說過,郭嘉是拿主意的,不是出主意的,況且,荀攸為曹操服務了多少年,郭嘉又服務了多少年?同一時間段內,兩人不相上下,皆是破袁後封侯,論食戶,郭嘉比荀攸更高。

還有人更搞笑,喜歡對比諸葛亮,我認為這兩個人完全沒有可比性,輪成就,諸葛亮遠勝於郭嘉,畢竟歲數擺在那。有人說郭嘉至死只是祭酒,與諸葛丞相相差甚遠,但郭嘉死時曹老闆也只是個司空罷了,曹老闆的職位都沒有諸葛丞相大,你讓郭嘉怎麼比?

說郭嘉沒有掌過兵的,曹魏政權一向是宗親掌兵,司馬懿正式執掌軍權那也是曹休曹真去世之後,司馬懿第一次帶兵出征時已經在曹魏政權服侍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什麼概念,夠郭嘉服侍曹操兩輪半了。。。

如果要對比,郭嘉服侍曹操11年,棄袁投曹,十勝十敗,破呂布,咒死孫策,徵烏桓,建議軟禁劉備,判斷劉表不會偷襲,判斷袁紹不會偷襲,離間二袁。

諸葛亮投劉備的前十一年:,隆中對(硬傷),結盟東吳,於荊州四郡充實軍資,推薦龐統,和張飛一起受劉備之命攻成都(這是劉備的命令,跟諸葛亮沒啥關係),還有就是援兵漢中(這個其實算黑歷史了,諸葛亮遲疑發兵,楊洪才是功臣)。

2樓:最光陰

我知道知乎上黑郭嘉是政治正確,不黑一把郭嘉就顯得你沒看《三國志》一樣。不過把郭嘉說成「弄臣」也確實黑得清新脫俗呢!

謀士這個定義首先就比較模糊,什麼樣的人算是謀士?

大部分答案都談的是雙荀賈程郭,這個所謂的曹魏前期五大謀士是誰排出來的?

就算你指定了哪些人是謀士,就在他們之中排名。那水平按什麼標準排名?智商?情商?功績?政治地位?還是說憑個人感覺?

那下面我就不靠譜地排一下:

荀彧:不僅要給曹老闆出謀劃策,還要管理內政,還要給曹老闆延攬人才。政治地位最高,定位上類似諸葛亮,所以必須第一啦!

程昱:程老將軍兼職做謀士,功勳卓越啊!在曹老闆只剩兗州三城,走投無路之際,替曹

老闆穩住了根據地。

荀攸:官渡之戰的大功臣,水淹下邳也是他提出的,為人比較低調,那就低調地排第三吧。

賈詡:第四吧。

郭嘉:作為曹老闆的吉祥物第五吧。

3樓:「已登出」

郭嘉更接近於弄臣,只是不搞文學和獻媚那一套。

現實生活中這類人不少的:性格各色、年輕俊朗、有一點腦子也能揣摩領導意圖,情商還高。

有一點類似的人物是楊修,但楊修的出身和情商害了他,當然還有陳思王的失勢。處理得好一點、死得早一點,恐怕楊修在《三國志》上能有篇跟郭嘉並列的傳。

4樓:李夢陽轉世

不如這麼想,如果沒有xx,我們看看歷史上的曹操勢力會怎麼樣

如果少了荀彧,曹操初期戰略一塌糊塗,而且將缺少許多賢才相助。

結局:兗州之亂,後方大亂,曹操勢力覆滅

如果少了荀攸,曹操會是先討伐張繡還是呂布的戰略方針上陷入迷茫,然後就是官渡之戰,如果沒有荀攸,那官渡之戰曹操會陷入極大的劣勢,顏良未必會被殺,不會有徐晃燒糧,袁紹的糧草會更為充足,少了荀攸,單靠不受信任的賈詡未必能勸動曹操信任許攸,並且後面張郃投降也不會被接受。

因此沒有荀攸,曹操怕是過不了官渡這關了,更不用說後來的建立魏國了。

結局:官渡落敗,曹操勢力被袁紹平推

雖說嚴格來說程昱算武將,但也順便說說,畢竟和郭嘉同傳。

如果沒有程昱,兗州之亂,曹操勢力受到毀滅性打擊,然後面對袁紹的勸降,曹操決定接受。

結局:曹操投降袁紹,曹操勢力被袁紹勢力兼併。

那麼如果沒有郭嘉呢?

基本上對於曹操勢力發展沒有致命影響,你說水淹下邳吧,荀攸也想到了,沒郭嘉沒影響。官渡戰前給曹操打雞血,沒郭嘉,也有荀彧給曹操鼓勁,而且分析更準確。至於急襲劉備,曹操本來就有此意,郭嘉只是表支援,類似於斬殺文醜,曹操決斷,荀攸贊同。

所以說如果沒有郭嘉,軍事上最大的影響估計就是剿滅二袁殘黨會被推遲,雖然這會給曹操勢力帶來麻煩,但不至於讓曹操勢力覆滅的程度。政治上,郭嘉建議多任用河北人才,不過這一點對於重視人才的曹操來說早晚也會被提到議案上。

至於沒有賈詡………曹操勢力會發展的更好。

故而對於曹操軍來說,郭嘉比賈詡重要些。

能力排序方面,軍政雙全的二荀,評價更高一些的賈詡,然後是郭嘉。

至於程昱除了謀劃能力,還能練兵帶兵就不來添亂了

5樓:Javier Lu

定位基本上就在二荀之下,按照三國志的描寫郭嘉應該是類似於希姆萊,貝利亞這樣的情報機構負責人,就郭嘉的言行來看,他對各種對手動向的把握都是基於多方情報的整合得來的……同時作為情報頭子還有乙個特點,是一把手最親近心腹的人,郭嘉出身還有和曹操的關係眾人皆知,這點也是世家子弟的荀彧和早年當過官的荀攸不能比的……

6樓:棉絲絲

可以看出來郭嘉的軍事眼光非常好,看的很遠,但是不太好對比,各人擅長面不同

帳中地位應該低於二狗,但是在曹老闆心中的地位妥妥的第一了

7樓:輝去

我覺得很強,強到後世很多人不懂裝懂。

以曹操這種出身見識,加上周遭人群,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得到重用,並且英年早逝後還得到那麼多的讚譽。足以證明他的才能。

只是術業有專攻,他可能在某項才能特別高,但是就智將(抱歉使用遊戲術語)來說,他擅長的領域是很厲害的。

只不過,在三國,有兩個可以說是智將領域的全才,周瑜和諸葛亮。哈哈哈

8樓:陳尕汐

公認的曹操前期最重要的五大謀士: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

這五人各有所長

荀彧:王佐之才也,主要為曹操規劃軍事戰略方針;

荀攸:被曹操稱為「謀主」,負責軍事行動策劃,也就是「獻計」;

郭嘉:被稱為「鬼才」,是因為郭嘉專出險招,比如征烏丸,所有人都反隊,只有郭嘉力排眾議,最後曹操險勝而歸,獎勵了那些反對的人。

賈詡:字「文和」,讀作「亂武」,賈詡的能力是看穿人心,分析能力強,看穿時局,非常會保護自己,從投奔張繡,到歸順曹操,到看穿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結局,再到曹操後期立儲問題上的表現,以至於賈詡可能是三國時代裡結局最好的。

程昱:早期的工作是負責曹操大後方的軍事布防,赤壁之戰前,程昱率先提出孫劉會聯盟的結論,到了後期,程昱也和賈詡一樣,懂得保護自己,和曹丕關係好,成為魏的開國元勳,享年八十歲,追贈車騎將軍,諡肅。

曹操還有乙個重要的謀士,就是毛玠,毛玠為曹操規劃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戰略規劃,使得曹操擁有了資本和天子這張王牌。

曹操的謀士們各有所長,一起幫助曹操平定北方,征討諸亂。

如果真要排序的話,我認為可以按照對曹魏大局影響力來排

毛玠(輪外)、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

事實證明,最後是程昱和賈詡悶聲發大財

9樓:清風自來日

荀彧姓荀所以能活到八十歲基本靠郭嘉早就死了這個重要線索荀、房、崔、杜、竇、張、鄭、王、蒯、賈、劉、盧、司馬這一系列的世家大族自己琢磨透了再說吧

10樓:

從位次上他應該是第三吧。

第一荀彧,第二荀攸,第三郭嘉,第四外來戶有汙點的賈詡

也許賈詡能力更強,但服務於李傕叛軍的經歷他得主動靠後點。

11樓:本因坊道的

首先荀彧荀攸賈詡三人是前三名地位不可能動搖得了的。荀攸被評價為張良,賈詡被評價為陳平,荀彧是王佐之才,郭嘉是才策謀強世之奇士。

《三國志荀彧荀攸賈詡傳》:[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鑑先識,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三國志程郭董劉蔣劉傳》:[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魏國的內姓臣子以後就是這三位的傳記可見其地位,,。

郭嘉這個人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我們可以從曹操寫給荀彧的一封信裡邊看看[太祖與荀彧書,追傷嘉曰:「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

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又與彧書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

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

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魏書載太祖表曰:「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

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

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勳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

宜追增嘉封,並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郭嘉智謀過人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對分析形勢和軍事情況很有一套,此外郭嘉主要的作用是幫助曹操做出決斷所以郭嘉也是曹軍乙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於能力的比較先從發育的早晚開始

第四,《三國志郭嘉傳》:[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

第三,《三國志荀彧傳》:[彧年少時,南陽何顒異之,曰:「王佐才也。」]

第二,《三國志賈詡傳》:[少時人莫知,唯漢陽閻忠異之,謂詡有良、平之奇。]

第一,《三國志荀攸傳》:[攸少孤。及曇卒,故吏張權求守曇墓。

攸年十三,疑之,謂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將有奸!」衢寤,乃推問,果殺人亡命。

由是異之。魏書曰:攸年七八歲,衢曾醉,誤傷攸耳;而攸出入遊戲,常避護不欲令衢見。

衢後聞之,乃驚其夙智如此。](狠狠的打臉神童長大無用論,諸葛恪你好好學學。)

其次,謀士必要的智謀能力。

第四,《三國志郭嘉傳》:[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

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徵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太祖曰:

「善。」乃南征。軍至西平,譚、尚果爭冀州。

][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裝置。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

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捨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貴神速。

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

第三,《三國志荀彧傳》:[會張邈、陳宮以兗州反,潛迎呂布。布既至,邈乃使劉翊告彧曰:

「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眾疑惑。彧知邈為亂,即勒兵裝置,馳召東郡太守夏侯惇,而兗州諸城皆應布矣。

時太祖悉軍攻謙,留守兵少,而督將大吏多與邈、宮通謀。惇至,其夜誅謀叛者數十人,眾乃定。]

[豫州刺史郭貢帥眾數萬來至城下,或言與呂布同謀,眾甚懼。貢求見彧,彧將往。惇等曰:

「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

」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與程昱計,使說范、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自徐州還擊布濮陽,布東走。

][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醜,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

」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

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醜,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顏良、文醜臨陣授首;田豐以諫見誅:

皆如彧所策。]

[太祖軍糧方盡,書與彧,議欲還許以引紹。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

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太祖乃住。]

[太祖將伐劉表,問彧策安出,彧曰:「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會表病死,太祖直趨宛、葉如彧計,錶子琮以州逆降。]

第二,《三國志賈詡傳》:[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數十人皆為所執。詡曰:

「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餘悉死。

詡實非段甥,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眾以為然]

[張繡在南陽,詡陰結繡,繡遣人迎詡。詡將行,或謂詡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

」詡曰:「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

繡無謀主,亦願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詡遂往,繡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

[詡謂繡曰:「不可追也,追必敗。」繡不從,進兵交戰,大敗而還。

詡謂繡曰:「促更追之,更戰必勝。」繡謝曰:

「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詡曰:

「兵勢有變,亟往必利。」繡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戰,果以勝還。問詡曰:

「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詡曰:

「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

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繡欲許之,詡顯於繡坐上謂紹使曰:「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繡驚懼曰:

「何至於此!」竊謂詡曰:「若此,當何歸?

」詡曰:「不如從曹公。」繡曰:

「袁強曹弱,又與曹為讎,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繡從之,率眾歸太祖。

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太祖糧方盡,問詡計焉出,詡曰:「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

」太祖曰:「善。」乃並兵出,圍擊紹三十餘裡營,破之。

紹軍大潰,河北平。太祖領冀州牧,徙詡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

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太祖後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並求任子。詡以為可偽許之。又問詡計策,詡曰:

「離之而已。」太祖曰:「解。

」一承用詡謀。卒破遂、超,詡本謀也。]

[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

」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

「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公升父子也。

」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

第一,《三國志荀攸傳》:[建安三年,從徵張繡。攸言於太祖曰:

「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太祖不從,遂進軍之穰,與戰。

繡急,表果救之。軍不利。太祖謂攸曰:

「不用君言至是。」]

[是歲,太祖自宛徵呂布,【魏書曰:議者雲表、繡在後而還襲呂布,其危必也。攸以為表、繡新破,勢不敢動。

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傑必應之。今乘其初叛,眾心未一,往可破也。太祖曰:

「善。」比行,布以敗劉備,而臧霸等應之。】至下邳,布敗退固守,攻之不拔,連戰,士卒疲,太祖欲還。

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

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三國志武帝紀》:[二月,紹遣郭圖、淳於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

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

」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

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

《三國志荀攸傳》:[太祖拔白馬還,遣輜重循河而西。袁紹渡河追,卒與太祖遇。

諸將皆恐,說太祖還保營,攸曰:「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

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陳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騎將文醜,太祖遂與紹相拒於官渡。]

[軍食方盡,攸言於太祖曰:「紹運車旦暮至,其將韓銳而輕敵,擊可破也。」【臣松之案諸書,韓或作韓猛,或雲韓若,未詳孰是。

】太祖曰:「誰可使?」攸曰:

「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渙邀擊破走之,燒其輜重。會許攸來降,言紹遣淳於瓊等將萬餘兵迎運糧,將驕卒惰,可要擊也。

眾皆疑。唯攸與賈詡勸太祖。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

太祖自將攻破之,盡斬瓊等。紹將張郃、高覽燒攻櫓降,紹遂棄軍走。郃之來,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

「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

[群下多以為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志可知矣。

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

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太祖曰:「善。

」乃許譚和親,遂還擊破尚。其後譚叛,從斬譚於南皮。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

「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於是封陵樹亭侯。魏書曰:

太祖自柳城還,過攸舍,稱述攸前後謀謨勞勳,曰:「今天下事略已定矣,孤願與賢士大夫共饗其勞。昔高祖使張子房自擇邑三萬戶,今孤亦欲君自擇所封焉。

」][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魏書曰:攸姑子辛韜曾問攸說太祖取冀州時事。

攸曰:「佐治為袁譚乞降,王師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自是韜及內外莫敢復問軍國事也。

】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這才是荀攸最可怕的地方)

我個人是這麼排名的:

荀攸,賈詡,荀彧,郭嘉,程昱,劉曄。

郭嘉在三國謀士裡到底是什麼水平?

小牧 重要成就十勝十敗論,遺計定遼東,遠征遼東的時候出了點小意外,不過被曹老闆化解了,也算做到真正的算無遺策,但是那什麼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純屬無稽之。所以後人對郭嘉的喜愛,更多的是美好的想象跟展望。放眼整個東漢末年至三國後期,郭嘉在功績上,實在是排不上號。就說郭嘉活著的時候,郭嘉的官職是軍師祭酒,屬...

三國志神秘謀士戲志才求詳解?

好觀眾 現在的史料基本查不到他的家世來歷,基本可以斷定他多半出自寒門而不是世家,在三國那個什麼都講究門第的時代他能幹到曹操手下謀主的位置足以證明他確實是個大牛人 安徒生 其實小時看到戲志才名字我就有些意外,因為當時只有平民地位低的人才用雙字名,三國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都是單子字名,他怎麼說也是穎川名士啊...

如何比較三國志9和三國志11的優劣?

智勇多情劉公嗣 兩者玩的時間差不多,9一定要帶優化伴侶,11一定要用sir。11 相對來說更像走格仔的slg遊戲,玩法流派也多,畫面也好評,好mod也特別多 缺點 流程長 百團大戰不是狠給力,結局也沒意思,沒有讓人通關的慾望9 不確定性更強,戰略因素更多,培養小兵也是樂趣,有時還需要點引部隊的微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