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件事情來闡釋「反者道之動」?

時間 2021-10-15 17:36:09

1樓:浩然

比如乙個人脾氣暴躁,那他克制自己的脾氣就是合道;乙個人愚蠢,卻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就是合道;乙個人愛炫耀虛榮,能控制自己不外露就是合道;乙個人膽怯,卻在遇到危險時勇於幫助別人就是合道;乙個人莽撞,卻能夠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就是合道。

因此,「反者」道之「動」。

2樓:洪權

道,黃帝四經裡講,神明之源頭。不是什麼自然規律。那是忽悠。

道,就是意識。意識怎麼動了呢?因為各種事物吸引了注意力,到處亂遊走。這是違反身心最佳狀態的。

意識工作的時候,就會專注,注意力在身體外。這就會減弱意識清明度。

3樓:銳不可擋

白話翻譯:「返還道的運動軌跡,你就能夠使用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的運動軌跡。智者要學會顛倒陰陽,要三還二,二還一,一還道。簡單來說也就是把被社會,被文化環境掩蓋的真理真相還原回來。

那麼你就看透了本質,乙個掌握社會規律的人,就掌握了財富,掌握了命運。

4樓:肥嘟嘟的奇妙冒險

反也者道之動

就像健身,練到超過極限拉傷身體 ,疼痛的感覺告訴你要休息了,不能練了。

弱也者道之用

哪怕是多年健身習慣的運動員或教練,都會告訴你不要盲目衝大重量,更多的是做中位訓練,感受肌肉發力,感受核心收縮。你衝大重量乙個不小心很容易受傷,而且有的傷害是不可能逆的,所以要慎重。

5樓:小區裡的俊後生

勒夏特原理~

如果改變可逆反應的條件(如濃度、壓強、溫度等),化學平衡就被破壞(反者),並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道之動)。

6樓:空空如也

好問題。

反者道之動出自老子《道德經》,後面還有一句話,叫弱者道之用。這正是太極拳的修煉原則。

為什麼有人練太極,練得膝蓋受傷?因為他們不懂這句話。

都知道太極拳要鬆,松能暢通血脈,滋養筋骨,太極拳從頭鬆到尾。可膝蓋受傷恰恰也是松導致。松了上半身,身體的重量一下子壓到膝蓋上,此時膝蓋想鬆就難了。

重力積壓不能松,血脈就會僵麻,膝蓋也因此受傷。

怎麼辦?反者,道之動,顛倒一切順序,從相反的道路去松。先鬆膝蓋,後鬆上半身,此時就有了身如柳絮、隨風飄盪的拳感,很容易求出最後的一動,從此樁就活了。

不只是拳術,人活在世上,天生愛追求聲色。聲色娛樂大眾,見美女而想入非非,見x片而搖精動欲,這是追求快感的人性。生產與消費奶頭樂是順應人性,修道不是。

追求聲色,意動神搖,後天倒是活躍得很,整個精氣神通過眼耳鼻舌往外漏。修道要心靜,心靜則氣動,如何心靜?返聽,返視,返思,希言……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收斂一身精氣神,使不外漏。

7樓:常應

難。道在形上,乃產眾形。無為於事,乃應眾事。寓於至虛,乃遍眾有。此其反也。故言能釋義,未可闡道,事能順勢,未可顯道,人能行德,未可得道。

夫蔭盛者,以葉繁也;葉繁者,以根健也。萬物芸芸,以道動也。萬物為有,道為無。

道以至虛,乃為萬物天地之母。苟其可容,不為至虛矣。故道不可言闡,不可事形,不可智察。

頑鄙渾默,自歸復之。

8樓:春哥佑我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啥意思,就是「反」是讓你理解道的執行的,「弱」是讓你理解道的作用的。

你想知道自己長啥樣,就需要找乙個鏡面去照一照。同理,你想知道道是怎麼執行的,你就去觀察那些違背「道」的事情,看道是如何使「反」正過來的。

「弱」也一樣,沒有「弱」,就沒有「柔弱勝剛強」。在弱上,可以看到道的作用。

道在屎溺。

你認真觀察屎溺,多看幾年,就知道什麼是道。

9樓:lxlll

反者道之動 ,白話文是說事物的發展總是慢慢趨向自己的相反面。

弱會變強強也會變弱

大會變小小也會變大

冷會變熱熱也會變冷。

生活中朝代總是由盛轉衰然後由衰又變盛 。

10樓:看不見的為重

只有弱者才幻想打遍天下無敵手,強者一般都很低調,心裡的孱弱外顯為處處逞強,因為內裡虛,才用逞強來保護自己。而強者則完全沒這層顧慮,而其需要顧及的是,但凡沒控制住情緒而出的手,後果往往是自己無法承受的,所以才處處低調。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內心的真實情況和外在表現正好相反。

11樓:鵲鳴醫

是反者道之動。不是道自動。

要從全句來分析。

老子在道德經第42章裡面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其實這句話在訴說無中生有的奧妙。當乙個東西從虛無中生出來的時候,必然是違反整個世界常識的,必然是弱小的。就像乙個萌芽。

比如中國共產黨剛成立的時候,除了紅船上的那幾個人,這個世界有幾個看好的?他必然是反大眾常識的。但是這種初生的力量力大無窮又弱小無比。

乙個新的觀點出來乙個新的技術出來,最初的那一點萌芽必然是大眾想不到的,或者百姓日用不知的。但是他真正出來了,普及開來,大眾又覺得理所當然。哪一樣流行的產品不是如此呢?

就像當初iPad設計理念,只是覺得上廁所的時候,手裡需要拿點什麼。沒有敏銳的抓取能力,怎麼會發現大眾心理這種隱藏的慾望呢?就像日心說什麼的,出來時候大眾都是反對的。

12樓:岩溪自然

人吃的每一粒糧食,既是維持生命存在的營養品,也是把人送入死亡的乙個催化劑。所以,人的生命在向前走的時候,同時也是在向後退。

13樓:日出日落

當你就要走過路口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闖紅燈了,走過去是違規,站著不動擋了別人的路,走回去會被車撞。

於是,你就明白了什麼是「反者道之動」。

14樓:長風

首先要對中國的古代文獻中,正,反,奇,這幾個概念有所感悟。這幾個字在很多書中不是字面上去理解的那個意義。

正的對立面是偏。不偏,不歪,就正了。所以正道,是能概括包含各種觀點的一條道。

反,意義是返,事物總在兩極不停往返運動,這個往返變化,是道造化世界的基本規律。一篇道德經,講兩極矛盾對立統一轉化的內容很多。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有沒有前途?

如果世界已出問題 事情的存在,是客觀的 事情的屬性,是主觀的 不是事情有沒有前途,而是行為主體如何去看待和執行。一件事情,給你帶來的是取決於自身的 同樣一件事,有人成長,有人一無所獲。這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功利地追求結果 前途,就算給你幾千萬又能怎麼樣?重要的是過程中,你是否積極尋找問題,並且...

你有沒有因為一件事情受到觸動突然下定決心要改變?如果有的話,那麼現在的你是什麼樣子?

心安 改變是乙個永恆的話題,裡面有太多可說的了。通常,想要改變就意味者對目前的狀況至少不那麼滿意,想要更好的結果。此時萌生想要改變的想法,想要脫離當前的舒適區,想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但是改變並不是一瞬間的事情,是需要持續的行動,頓悟生活的真諦並不能挽救之前或者之後糟糕的生活,持續不斷的轉變才能改變生...

如何才能真正讓自己沉下心來做一件事情?

讀書靜不下心,看電影電視忍不住快進,小事不願幹,大事幹不了。心浮氣躁,總想著一口吃成胖子,看了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的不好。明知專注很重要,想沉下心來集中注意力做事,可是做不到,總想著幹大事,幹重要的事,結果什麼也幹不好,什麼也不想幹。 薄霧 其實區,區分成熟與不成熟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沉著?成熟的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