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人類學或心理學的角度界定骯髒和潔淨?

時間 2021-06-12 07:44:37

1樓:Vint燒

「要去除汙垢、糊牆紙和整理雜物的過程中,我們並不是受到了「要逃離汙垢」的渴望的驅使,而是要積極地重建我們周圍環境的秩序,使它符合一種觀念。」 ——《潔淨與危險》

也許人類懼怕汙垢是因為汙垢是一種禁忌,打破了禁忌便會覺得恐懼,去除汙垢,是一種原始的淨化和預防活動。不過,每個民族乃至每個人個體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對汙垢的耐受程度和種類也不同,我覺得有時候所謂愛乾淨愛打掃愛整理,也許是一種秩序重建的創造性活動吧。

2樓:

有文化的構造在裡面,久而久之,就這樣了…

灰在我們的文化認知裡,並不是那麼難以忍受的骯髒,所以拍拍就可以走了…有專著在闡釋題主所想的這個,英國Dame Mary Douglas(瑪麗-道格拉斯)的Purity and Danger(潔淨與危險)這本書,中譯本譯者為:黃劍波,博贇,盧忱。

這本雖然離現在有幾十年年頭了,但還是必讀經典,那它還是有存在意義的…自己看來寫得也挺有趣不枯燥~

更多的類似研究專著,看參考目錄和「潔淨」成書後他者研究就好…

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為什麼有主動追求情緒體驗的需求?

headache 因為情緒體驗是最真實和最獨特的,是最個人化的。我們可以用名稱去命名乙個情緒體驗,比如開心,然後我們可以用各種生化指標以及理論去解釋他,以及確保所有人 理論上可以 對這些都保持一樣程度的客觀理解。但是,即便做到如此,每乙個人所體驗到的開心仍舊是不同的。情緒體驗不能被客觀的東西替代,這...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 情緒 ?

仨瓜倆棗 情緒 是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從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的評價認知理論 三大因素影響情緒認知 1.刺激事件 環境因素 2.生理原因 生理因素 3.認知過程 認知因素 其中認知因素是決定情緒的關鍵因素。情緒調節 是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己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通過一系列策略和機制,使情緒...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jordan peterson教授的這段話

你容忍那種墮落的行為,你其實就是在對這種墮落表達你的默許和認同,甚至表達你的贊同。要理解這段話,重點在於 容忍 這個詞。這裡的 容忍 不僅僅指接受它的存在,而是更進一步的不抗爭或不反對。有人會為了一時風平浪靜而選擇的妥協可以看做是一種 容忍 但妥協只是為了避免衝突或爭執而讓步,並不認同。當那種墮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