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精神分析流派的防禦機制有乙個叫「解離」,請問這種防禦機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時間 2021-06-07 01:35:01

1樓:小台臺

還真的有過幾種「解離」的體驗,但可能相較精神分析下防禦機制會有點跑偏。

一種可能是喝多了以後的「斷片」。第二天醒來對於很多記憶片段都不記得了,但當時表現完全正常,以致於朋友說完全不知道你喝多了。可能是自我理性太強大了,在(部分)大腦不清醒的時候還在執意控制著行為和話語。

還有一種是長期在獨自思考中,思維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在意識裡和自我對話,而不與人交流。然後突然走到大街上等過馬路的時候,看著對面陌生的行人和交通訊號燈,感受到了萬事萬物之間聯絡的「線條」。

在此之後也會時常渴望「靈魂」可以脫離物理身體的束縛,或跳脫出來看看物理身體在世間的無意義行動。

2樓:Miaaa

對自己做過的事兒完全沒有記憶,也不會承認,也不會像撒謊一樣極力掩蓋或者否認,就像是在聽另外乙個人的故事一樣。

英文表述為 disassociation 解開詞根來理解就是不相互關聯

什麼不相互關聯呢? 那個作為乙個核心的自我意識破碎了,分崩離析了。當然,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

Ps 這好像不是一種防禦機制,防禦機制的目的和意義就是保護自我不分崩離析的。(請指正)這是薏症的典型症狀之一。

3樓:貪吃偷懶身體好

大概是小時候記憶深刻的那種,看著我自己玩的情景,以及明明眼前沒有變化,我眼中的世界卻突然變大變得扭曲。

長大以後也有這種現象類似於,有的時候玩了一下午遊戲會出現疲倦到發呆看著自己的背影和電腦,恍惚中才想起來有點奇怪

精神分析學是 偽心理學 嗎?

我喜歡嘲笑 性本能 現在也是 但如今我越來越認同 弗洛伊德不等於精神分析 王健,郭本禹.2009 弗洛伊德的得意門生 亞伯拉罕和費倫茨對精神分析發展的貢獻.心理學探新,29 1 6 9.王禮軍,呂英軍,郭本禹.2017 淑女之爭 與 君子協議 回眸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 論戰 心理科學 1 244 25...

精神分析在目前的心理學領域到底處於怎樣的地位?

潛意識換了個名字叫內隱記憶,又換了個名字叫核心信念,你就不認識了?某些東西還是被保留下來 並且以另一種面目繼續存在的。 這兩天在研究美國學校,發現了乙個比較特別的視角。精神分析在心理學上不是主流的分支中乙個,更不是現在的趨勢,但是在其他領域如電影藝術文學上來講是很重要的。在心理學的入門和介紹中也是一...

在中長程精神分析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中,如果分離沒處理好或者太倉促?分別會對諮詢師和來訪有什麼影響?

卜明臣 情況很複雜。因為,這牽涉到不同具體情形。分離,是可以由雙方任何乙個人提出來的。區別就在於,是否經過商討。過去,有乙個實證資料,就是顯示倉促的分離,一般會導致來訪者在1.5年到2年內,陷入負面情緒狀態,難以走出。所以,這個是對來訪者極端不利的結果。其實,大多數受訓良好的諮詢師都知道這個專業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