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為什麼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時間 2021-06-02 16:54:25

1樓:

人的獵奇心理真的是很可怕的東西

征服了一樣東西所得到的成就感在一段時間內就會消散屆時需要別的新的支撐點

於是開始尋找新的獵物

永遠無法的手的才會永遠花心思

為人所珍惜的感情永遠是自己投入心力的感情

2樓:若水三千

其實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只是一部分人認可的命題,是乙個偽命題。是個體對「已知」不滿意,而渴望追求「未知」的一種心理現象。與之相對應的一種心理是,覺得已經得到的就是最好的,認為「走過的地方才是安全的地方」,並由此產生滿足感。

這類人也佔很大比例。

3樓:趙世界

不屬於自己的就想去擁有我覺得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總是渴求更多不知足也不滿足得到了之後就不珍惜

其實人是特別貪得無厭的動物內心有一匹野獸只是平時被囚禁在圍欄裡

4樓:Alex

這是在知乎回答的第二個問題,隨便侃,對結果不負責哈~

一本古老的書上記載著乙個普世性的故事:

上帝造人之後把他們放在伊甸園裡,告訴他們:你們在園子裡吃啥都行,但就是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能吃。書上說那果子長的很好,悅人眼目,當蛇出現勾引人吃時,人還是吃了……

在分析為什麼他們會吃之前先思考乙個問題:他們有滿足麼?

有人說是蛇引誘了夏娃偷吃了果子,有人說人有自由選擇的意志之後就有無盡的慾望。這兩種說法都對,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

現實中確實存在比自己已有的還好的東西,這個我們無法否認,沒有什麼是最好的……

出於人本身的慾望讓人有更多的佔有慾,為了得到想要的,人會暗示自己那個有可取之處……

只要還有比較,就會有好壞之分,有分別就會有「更好」,某個層面來講,所謂的更好或最好是人自己杜撰出來的!

以上……

5樓:

因為相對自己所屬層面來說,差的信手拈來,一般的想得也不費勁就能得到,而好的是需要付出代價才能得到(比如省吃儉用屯錢大半年才能買某相機,自己三十多歲事業成功了才能追求到已色衰的女神),越好於自己所屬層面的越難得到。

至於得不到的,則是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所屬層面,自己完全不般配,所以是特別特別好的啦~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什麼是成長?

沐風學長 借用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觀和自己的理解來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埃里克森認為人的一生分為8個階段 嬰兒期 兒童早期 學前期 學齡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老年期 每乙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特點和主要發展任務,通過該階段的任務,個體慢慢去適應,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任務實現各種階段的要求,這就是成長...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jordan peterson教授的這段話

你容忍那種墮落的行為,你其實就是在對這種墮落表達你的默許和認同,甚至表達你的贊同。要理解這段話,重點在於 容忍 這個詞。這裡的 容忍 不僅僅指接受它的存在,而是更進一步的不抗爭或不反對。有人會為了一時風平浪靜而選擇的妥協可以看做是一種 容忍 但妥協只是為了避免衝突或爭執而讓步,並不認同。當那種墮落的...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厚黑學?

1780年,幾名法國探險家來到隔著莫三鼻克海峽與非洲大陸遙遙相望的馬達加斯加島。當這群疲倦的探險家登上這座世界第四大島時,精神立即隨之一振 這是一片天堂般的樂土,島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森林密布,鳥語花香。此時已近黃昏,夕陽正穿過輕紗般的薄霧,在森林上空盤旋,將無邊無際的林海映襯得格外壯麗。探險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