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理疾病的高中生怎麼改變自己的認知?

時間 2021-06-02 15:31:20

1樓:

吃藥+吐槽,找朋友。最好網友,想不開就吐出來,注意別一直和同乙個人吐槽,不然誰都受不了,你的吐槽隊伍要保持一定規模,以確保他們不會煩。親身經歷。

2樓:扇小迪

說,他初中有次要歷史考試,一點都沒背,很焦慮,

一直焦慮焦慮焦慮焦慮到考試前一天晚上的9點,還是一點都沒背,急得快哭了。

他媽媽就過來問怎麼了,問清楚後就說,

「現在是9點,你從要考的那一頁開始往後看,看到12點,就去睡覺。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我就在這兒看著你。」

然後他就從第一頁開始看了,看著看著,看完一輪發現才10點多。

然後開始有點信心了,也有看下去的動力了。

然後又複習了一兩輪。結果第二天考了個全班第一。

我試著體會一下題主的感受哈,就像是

「我想做到很完美,可是我已經上了三四年高中了,我在爸爸媽媽/別人的期望中應該可以把高中知識全學完了。可是我現在居然有這麼多知識不懂!每當我想從乙個知識看起,發現與之相連的知識我都不會!

不想看了!高中內容好多啊!這麼多,我....

無從下手,好難過。」

所以有點(可能不靠譜)的建議哈:

1、如果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的確不好,告訴願意交流的長輩(不一定指爸媽)帶你去找心理醫生,或者在學校心理輔導室找老師(個人感覺有時候不靠譜)。不要覺得丟臉或者不好意思。

2、像上面這個小故事一樣,你只是需要乙個小支點,來翹起整個「比之前願意看書」的優良迴圈。這個小支點就是「成就感」。你可以從第一頁的課本概念,或者某一科的第一章開始看起,把每一句話看懂了,再做題,做錯了就把答案看懂了抄一遍,第二天再做,反覆做做到對為止

如果你能把某一科的某一章節的題目全都自己做對了,那我相信你後面的信心就源源不斷了。

(放心,一般實在不行,10次以後你都可以把那答案背下來了,我就是這麼幹的)

總結一句話:你只是需要乙個開始。

為什麼要害怕呢?你又沒有欠一百萬校園貸被人天天用刀追著砍。祝好!

3樓:香草喵

你的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也不可能乙個回答就拯救你。

你也知道了強迫症多是完美主義造成的。那麼只能推薦你一本書了,《別太苛求: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

我以前也是完美主義者。看了這本書後改掉了一半吧,完美主義的思維治好了,強迫症也就容易解決了。但這都是需要乙個長期的過程的,要不要心理諮詢師幹嘛。

4樓:心理諮詢師勁原

你好,看病容易治病難。什麼認知偏差,你自己是知道的,"我從小的性格比較挑剔追求完美,也是造成我心理問題的原因。"似乎,你沒有太關注這個答案。

你是不是覺得這個答案無從著手,但卻是治本的答案,你的內心要轉變比較挑剔追求完美的心態。

內心的改變,看似就是乙個念頭的問題,實際上是乙個在微觀世界的浩大工程。這一執念的轉變,可能要經歷漫長的折騰。終於有一天,你不想折騰了,覺得折騰沒意思了,就是一瞬間的事。

你只要不挑剔,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完美,就不會跟現實討教還價,就不會糾結我漏了很多東西,補不回來,因此焦慮什麼都不會了,就不會因為焦慮而根本學不進去。你只要老老實實接受現實,承受之前的原因遺留的代價,真正鼓起勁頭面對挑戰,而不是想輕輕鬆鬆實現完完美美。

然而很不容易做到,長期的執念需要慢慢破除。你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幫助自己轉變心念,心理諮詢師就像是意念的磨刀石,可以讓錯誤的想法,即使很微妙,稍瞬即逝,也無處遁形。很多人都問有沒有靈丹妙藥,就像很多經受痛苦的人,寧願追求虛無縹緲的失憶來解決痛苦,也不願意放下痛苦的想法,輕鬆面對記憶。

你是寧願每天活在對不完美的焦慮中,錯過了昨天,也繼續錯過今天,也不願意放下對完美的追求,不糾結,不焦慮,輕鬆從零開始。

怎麼改變高中生的累?

珈伊 改變心態吧,高中生活確實很累,但是也最充實,等你參加工作以後會無比懷念那個時候。以我自己來講高考和考研是我人生中經歷過最辛苦的兩個階段,坦白的講考研壓力更大一些,因為高考考不好也會有學校讀,但考研考不上就沒得選了。我當時就是不想工作了,想當學生,所以畢業工作一年又考的研。現在距離我高考已經過去...

作為乙個有心理疾病的高中生,老師不支援不理解甚至批評該怎麼辦?

言子言 多看看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書,就算身邊沒有人理解 開導 支援自己,也會相對好受一點。越長大會遇到越多的問題。但最終的問題都離不開 個體 這個中心。自己好才是真的好,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做。要知道,個體從形成受精卵那一刻就已經很棒,很幸運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成活到成年都是一件幸運的事。個體差異性...

得了心理疾病,走投無路,以後的日子怎麼走?

靜芯 人的一生就如乙個漫長的旅行,在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環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關係。但沒有人可以陪伴我們走完全程。對所有人來說,了解自己 接納自己 喜愛自己都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如果乙個人能夠與自己好好相處,他的一生就會充實 快樂 有意義。乙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自我以及自己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