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在親子關係的應用中,父母是否有可能會產生不平衡感?

時間 2021-06-02 02:49:02

1樓:好學爸

很有意思的問題。先說我的觀點:很可能會產生不平衡感,父母需要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發覺感受背後的需求。

看題主的意思,是說父母支撐孩子的物質生活,供孩子吃供孩子穿,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和努力,但是孩子擁有和父母相同的選擇權和話語權,也就意味著孩子可以不聽父母的話,這樣父母會覺得不公平。

確實,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多父母確實會出現這種問題,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這麼大,孩子應該懂得感恩,要聽話懂事,不能提出無理的要求。典型句式就是:「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你怎麼能……」,或者是「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你就得……」,或者是由此引申出的不孝、不懂事、白眼狼等評價。

這些已經屬於異化的溝通方式,包含指責、命令、道德評價等等。

我妻子的問題:「假如以後孩子有很多鞋子 ,但是還想買很名貴的球鞋,你要怎麼辦?「

我問:「鞋子夠穿了,為什麼還要買?」

她說:「因為他同學都有啊,他也想有,你給不給買?」

我當時沒有回答,不過這種情況生活當中很常見。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可能是興趣愛好或者是為了融入自己的小圈子。但是在父母看來,很多東西買來就是浪費錢,平時的開銷已經不少了,沒有多少閒錢可以浪費在這些事情上面。

這種時候買或者不買都不是乙個好的答案,講道理是沒有用的,需要利用非暴力溝通和正面管教的方法,找到問題背後的根源。

如果父母熟練掌握非暴力溝通技巧,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應該先想一想,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是感到不耐煩、生氣、不被理解,或者是不能滿足孩子的內疚?

然後思考這些感受背後的需求,是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辛苦?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或者只是希望孩子能懂事能聽話?

同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孩子表面上的需求背後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上面球鞋的例子,可能還包含了社交需求。

就像上面球鞋的例子,明確雙方的需求之後,可以確定這不是買不買球鞋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乙個頭腦風暴找到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親子雙方都能夠掌握並且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了,更多時候是既不懂也不會用,更別提明確雙方的感受和需求了。而且我們的感受往往是最快速最直接的,讓我們來不及思考。我覺得培養自己對於感受的覺察,不斷提高敏感度,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難的。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

這個問題就很讓人撓頭。如果在日常溝通中,腦海裡時常考慮通過暴力達到自己的溝通目的,那麼一定程度上是自負於自己的肢體力量,認為溝通物件處於下風 認為暴力溝通是更有利於自身而非對方。如果只是這樣想想,那麼首先需要控制的是情緒,其次是要放低自己 不是所有事都應該如你所願。情緒難把控並對他人有過強的控制欲是...

非暴力溝通有哪些實際運用的方法?

一.首先需要清楚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在雙方溝通的過程中專注於彼此的觀察 感受,同理心通過交談和聆聽,把矛盾點向良性迴圈推進,於此同時語氣不死暴躁的。二.現實中實際運用方法 1.不道德批判 對他人的評價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自己的需求和價值導向,用自己的一套道德標準來要求對方,那這樣雙方都會很累。建議就事論...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

灝子子子 和諧的關係,就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孩子的自由翱翔插上翅膀,讓孩子自己的飛翔,尊重孩子的決定,理解孩子的行為 了解自己的孩子,關注孩子的興趣,關注孩子的心情,關注孩子的交往,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依戀和信任 父母與孩子應該互相理解和尊重,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如果在雙親這裡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