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說我問題嚴重是誇張嗎?

時間 2021-06-01 19:06:32

1樓:lissr

作為心理諮詢師,客戶心理問題嚴重與否並非是像蒙古大夫一般拍拍腦袋開始忽悠的,而是基於科學的分析量表與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你要相信診斷的科學性。心理諮詢中的嚴重並非是病入膏肓,只是是代表你與正常人(大眾)的心理資料相差甚遠。

原生家庭的影響最為根深蒂固的,看你的問題,煩、廢、頹、宅的不說,燥最容易傷害身邊關心愛護你的親朋。

如果對某個諮詢師的診斷保持懷疑,建議你去另一家,相信診斷的結果都不會相差甚遠。

2樓:

不管他有沒有誇張,首先你要堅強啊!跟我挺像的。我也非常厭學。偶爾有抑鬱情緒。但是真的理解你的難過,希望我們都可以卸下面具(算遼,我是卸不掉了)

3樓:小太陽

我覺得世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自己要學會去接受自己的樣子,認識到了就去嘗試著改變,不用太心急,慢慢來,潛移默化的讓自己慢慢朝著內心往前走,不要讓不好的情緒壓抑在自己的潛意識裡,接受自己每乙個階段出現的各種樣子,正視它面對它,再去戰勝它!

4樓:妖刀暗月

由po所說情況來看,你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生活學習,確實比較嚴重,需要長期諮詢甚至可能需要就醫。如果經濟不足以支援收費諮詢,建議在學校接受免費諮詢。

5樓:鹿西西

客觀地講,真達到雙向的診斷標準了,確實需要長期的諮詢才能修復損傷的自體功能。但諮詢永遠以來訪者為中心。也許最最困擾你的不是你的臨床診斷,而是諸如一些情感情緒問題。

諮詢的目標你可以和諮詢師商議的,可以在前期集中焦點解決眼下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在這一階段的諮詢結束以後再重新商量要不要制定新的諮詢目標。另外,雙向需要吃藥的,在不吃藥的情況下躁狂期諮詢很難發揮作用。不論你的問題有多嚴重,解決哪一部分不解決哪一部分,長期還是短期,都可以由你自己決定。

最後呢,專業的諮詢師確實幾乎不會給來訪者提建議。除了會建議來訪者體檢一下,排除器質性病變,或者提醒有服藥需要的來訪者定期服藥,其他幾乎不會建議太多。因為困擾來訪者的,不是智慧型受損,大多數的心理問題都不影響智慧型。

困擾來訪者的是自體功能的受損,而提意見需要去實踐的,實踐也需要良好的自體功能。如果來訪者真有能力去把那些建議付諸實踐,說明他的自體功能很好,根本不需要諮詢師。

其實心理諮詢本身就是乙個奢侈又漫長的過程。假如我今年30歲,那麼我患病或者造成我現在的心理問題的因素已經存在了30年。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用李小龍老師的話說,你用了30年才長成今天這樣,一下子就改變那是很不公平的,。因為咱們的人格中確實有一些部分非常穩定,要改變得經年累月。但如果你不追求人格的成長,自體的擴充套件,只是想解決情緒的問題,就不需要那麼久的

6樓:許世鋼

這裡有自評量表,你可以自測一下。

這篇文章有助於你了解心理諮詢和選擇諮詢師。

上次心理諮詢,諮詢師說我偶像心理負擔太重,我該怎麼辦?

嘻嘻 如果真的對於自己生存有影響,那就在有些場合就保持,有些場合就做真實的自己。如果不是的話,就大方的承認自己,放心不會有人說你的,最多就是笑笑你。然後都忘記吧。 以人為中.諮詢師 我們可以把現實和幻想都變成自我探索,成長的素材。例如,接受自己唯唯諾頭,大膽幻想,小新嘗試也是可以啊。如果發現唯唯諾諾...

心理諮詢時感覺「諮詢師說的我都知道」怎麼辦?

藍色虎鯨 問題是知道是一回事,是否能做到是另一回事。就像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還不是等同於沒有嗎?另外,目前國內諮詢師的資質確實有待提公升,隨便學點東西都敢出來諮詢,對問題無法做到有效的深入,更多的是在淺層次處理問題,效果會比較有限。其實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實際上需要個人去做,而不是懂。舉乙個簡單的例...

報考心理諮詢師的問題?

夕 洛 我也是很喜歡心理學,也是非心理學專業的,去年考完的 現在報考沒有專業限制的,所以說參加培訓機構是可以報名的 準備好報名費和學習的態度就可以了。 蜜桃糖漿 學姐來了 很巧呀,我當時報考的一家機構也是北京的,證書已經到手了 我也是非心理學專業的,我報考的是人事人才網的 現在目前來說相對來說人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