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你們會聽自己心理諮詢的錄音嗎?

時間 2021-06-03 15:51:53

1樓:開順可

如果有的話會選擇去聽,做覆盤,有助於自省和提公升,也是對來者加深了解,便於日後更好地與來訪者溝通,幫助來訪者。當然,如果來訪者拒絕錄音,也會尊重來訪者的。

2樓:西西

聽過,效率不高的一種回溯法,現在不太用。

而且收費諮詢,很多都不錄音錄影的,除非來訪同意。

我感覺現在除非有很特殊的情況,需要聽錄音,一般不會聽。

3樓:心理諮詢師賈睿

我不會錄音,也不在諮詢裡做記錄,個案記錄都是諮詢後做。會回看自己的個案記錄,不錄音的原因是當你在錄音,來訪的表達就會被干擾,需要時間適應和處理。我覺得沒有錄音完全不影響我提高專業能力,所以就不採取錄音的方式了。

4樓:中小學心理老師

當然會,應該說,當然要聽。

回顧諮詢過程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你可以在其中發現許多問題,有的是自己沒有處理好,在聽的時候發現其實可以換一種處理或許效果會更好,還可以覺察到諮詢過程中許多你沒有注意到的來訪的點

不止要聽,每次都個案概念化也極為重要,理論與技術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記錄下逐字稿,一次完整有質量的諮詢記錄事實上可以相當於一次督導了,本著一切為了來訪者福祉的原則,必須要聽

5樓:楊譯傑

諮詢師不要排斥現代的技術手段,在不違背諮詢倫理的前提下,擁抱技術。

如果對方已經知情同意,那能錄音就錄音,能錄影最好,希望未來有更好的回顧工具。諮詢後再聽再看的時候,會有新的啟示,無論是對來訪者和諮詢師都是很有幫助的。

願所有人真正幸福。

6樓:夏墨竹

一般不會錄音。萬一被拷貝傳播,會造成來訪者隱私洩露的後果。

錄音材料不但有和來訪的交談內容,還有來訪的原音,辨識度太高了。

7樓:

聽過。整理錄音的過程非常費時。但總體來說,我不認為錄音有曾經想象中的那麼有用。

關於諮詢是否有必要錄音這一點,其實是有許多爭議的。

我接觸過很多督導師。有的認為,錄音能夠幫助受督導的諮詢師更精細地提煉技巧。這個一般用的是「逐句督導」,就是一小段材料(逐字稿或者直接就是一小段錄音),督導師一句一句地去講,「你這個回應怎麼怎麼可以更好」,或者,「來訪者說這個的時候,其實是個工作的機會,但你漏掉了」,等等。

這個的確是很精細的乙個做法。

當然,通過回憶謄錄的對話稿,也可以做這種逐句督導。但感受沒那麼深刻。因為自己謄錄的稿子裡面可能會有一些不自覺的偽裝成分。

而錄音比較做不得假。這是支援錄音的督導師認為錄音很有必要的原因。

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錄音本身對諮詢動力是一種影響和擾動。我們必須告訴來訪者,我們在錄音,而且是為了督導在錄音。這樣的話,諮詢室裡好像坐著「第三個人」,乙個監視著整個諮詢過程發生的人。

當來訪者和諮詢師都不自覺地會考慮這第三個人的視角和評價的時候,是否能自然表達自己,其實也很難說。

比較可取的一種方法是,如果要錄音,就要持續地對同乙個個案錄音。讓錄音(或者說「第三個人」)成為諮詢設定中穩定的一部分。錄音一旦總是存在在那裡,時間長了,也就可以接受它持續穩定的影響,哪怕來訪者對這個「看不見的督導師」有某種投射和想象,但習慣了以後也就可以在這個背景下去談他們想談的內容。

只有這樣,這個諮詢才能持續有效地進行。

錄音的大忌是,為了某個臨時的督導、或者什麼申請註冊系統等等奇怪的原因,只錄一兩節的錄音,這種情況下,來訪者和諮詢師都會處於一種完全沒法工作的狀態中,諮詢師會發現你腦子裡想的只有錄音,來訪者想的也全是「今天突然多了錄音」的這個資訊。這種時候,來訪者表達的一切內容都不重要了,處於諮詢中最鮮明的位置的,就是錄音這樣乙個強烈的擾動元素。

無論如何,我們不能為了督導、提公升技術、或者別的什麼目的,讓來訪者的利益受損,讓諮詢變成為諮詢師服務而不是為來訪者服務的東西。這樣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錄音必須獲得來訪者的充分的知情同意。諮詢師千萬不要偷錄諮詢過程,作為所謂的學習材料。這一方面有違倫理,對來訪者是一種欺騙和傷害。

另一方面,它也會破壞整個諮詢過程,讓你即使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實際上也沒法獲得學習的效果。

因為:錄音或者不錄音,屬於諮詢的基礎設定的一部分,諮訪雙方對這個設定的理解應該是一致的。但是,如果你錄音了,但你的來訪者不知道你在錄音,那麼意味著,這個諮詢已經不再公平和坦誠,你們雙方對諮詢的基礎設定的理解都完全不一樣。

作為諮詢師,你眼裡的諮詢室裡有3個人,而來訪者眼裡的諮詢室裡只有兩個人;你的內心得永遠帶著「我欺騙和隱瞞了我來訪者,而TA並不知情」的強烈感受工作。想象一下這是多麼扭曲的情況?這會嚴重影響諮詢師的工作動力,讓諮詢師失去工作的位置,得不償失。

學習諮詢的過程,並不是學著用某種特定的技巧,學著把話說得更好聽。這些往往是細枝末節的東西。諮詢師對整個諮詢的理解和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諮詢師連維護乙個諮詢基本的設定的意識都沒有,那麼就意味著,諮詢都不成為諮詢,那也就沒什麼可學的了。

諮詢這件事,學得越久,接觸到的學習的方法和渠道越多。真的沒有必要太執著於某個方法。也沒有什麼方法是絕對優秀和不可替代的。自己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和合適的人共同工作就好。

8樓:心理諮詢師張加貝

會。我每段錄音都會聽,有的還會反覆聽。不但聽,我還會寫諮詢反饋(摘要)。

現在聽最老的錄音,會聽到很多遺漏和錯誤。「哎呀當時我為什麼沒有抓住這個點進行反饋?」

聽最近的錄音,心裡美滋滋的。「嗯,該說的我當時就說了。」(變向誇一波自己哈哈哈哈哈哈)

聽錄音有助於自己的進步。

9樓:斑馬茶爺

可能是我的受訓裡從來沒要求受訓者拿錄音記錄來作為督導材料,所以從業以來,我也沒有跟來訪者提過諮詢錄音。

個人覺得,靠回憶寫逐字稿也是諮詢師訓練的一部分,寫久了,腦子就能裝得下整個會談的大概走向。非常神奇。

另外,因為在業內,我還是知道錄音稿是非常非常耗費時間去聽和整理的。

由此我十分佩服這麼做的人...

也可能是流派的關係,有些心理動力學的督導會認為,諮詢師(接受督導者)的頭腦會篩選出這節會談的主題和走向,並把這些仍然記憶著的內容帶到督導中去,並且,哪怕是遺忘也是有意義的。

10樓:盧正華

我們的諮詢錄音不但要聽。還要打成逐字稿。在做督導的時候,督導老師也會看我們的逐字稿。

我的經驗是,不要用那些轉寫的軟體。來而要根據錄音。自己一字一字的把它寫下來。在寫和聽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很多你自己的問題。再和你的督導老師一起發現問題提高自己。

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算好的心理諮詢師?

好的諮詢師,基本上見一兩次就很確定的知道了,然後你不會來這裡問問題,因為你心中很篤定。對的,就是這麼主觀,匹配度說再多,也沒有直接面對面的感覺來的有用。對我來說是怎樣的感覺呢?是覺得你說話的時候,他看著你的眼神,你知道你吸住了他,就知道他開始站在你這邊,從你的視角和你一起看出去了。然後你會明白,你說...

心理諮詢師考試改革對「未來心理諮詢師」的影響?

奐冬 對 未來心理諮詢師 不會有影響。非要說的話,可能是讓他們更有動力更受鼓舞了。因為真正能成為未來的心理諮詢師的,他們必會跨過這個所謂 難度 考試變難是好的,說明國內開始重視了,至少以後拿著這個證的人比以前來說不那麼水了。這是發展的第一步好麼!那麼在拿到心理諮詢師的證之前,在這麼長的乙個週期裡面,...

心理諮詢後心理諮詢師會做些什麼?

已登出 我會重新看一下來訪者的資料,回顧一下她的應對,進一步加深對她的認識,而這一刻是我技術提公升的重要一環。原答案每次做完諮詢,我都會想象,對方在我的幫助下心想事成了這樣,我的心情就會好起來。說老實話,輔導者很容易被來訪者帶偏。飛越瘋人院的故事,是可能發生的。 已登出 50分鐘後,和來訪者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