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優秀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獨?這種孤獨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06 18:54:47

1樓:Zhugy

孤獨是一瞬間的感受

晚上餐後擼完鐵

乙個人在沒人的路上邊走邊塞麵包補碳水

那一瞬間覺得自己有點慘

不怕別人看不起和不關心只怕自己覺得自己可憐連自己都不確定自己那才是孤獨

2樓:Angus先生

估計是因為他們花大量時間在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路上,而且說實在優秀的人都有一種堅持,一種與眾不同的堅持,一種在別人(包括父母)嘲諷,嘻笑目光下前行的堅持,不好聽就是固執。這種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明明心裡有想法,卻只能隨聲附和,漸漸地就會遠離人群,孤獨油然而生。

這是答主本人對優秀的定義,總是相信一句諺語,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3樓:kakuya

我們這幾代人在西方式教育中長大,一味的追求西方式的優秀價值觀,把金錢、權利和對異性的占有作為目標時,我們已經向動物性越走越近。因為肉體限制了你所占有的物質是有極限的,而對精神方面的追求卻是極度貧乏的。

有些人每天朋友無數,燈紅酒綠,胡天胡地,但他內心並不充實,也不美麗;有的人粗茶淡飯,安步當車,他的內心也不孤獨,歸根結底,孤獨只是一種感覺。

在古代中國和西方,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一直是很多賢人所嚮往的。

孔子、孟子、顏子、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闡述了豐富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人會不斷追逐物質,因為物質看得見摸得著,精神世界其實離你並不遙遠,放下內心的浮躁,走在山水之間,讀讀優美的詩句,所謂孤獨的中二病自然離你遠去。

4樓:失心人

孤獨只是乙個人的性格問題,學會自我調節,把性格開放一些,多和他人交流,多刷自己的存在感,讓別人覺得你有用,證明自己的價值,那你想孤單都不可能!!所謂的孤單只是你並沒有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合理化,充分利用時間,把時間安排滿了,這樣你就沒有時間去孤單了!!

5樓:GrapeDesire

優秀的人最恐懼的是,是將來自己的不成功然而恰恰是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則令他們慌亂不已,甚至感受孤獨

因為勤奮和聰慧令他們擁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但缺點是他們往往不問為什麼要解決此問題

現在的社會認同地位向上主義

對於精英教育的推崇自然無可厚非

但不假思索的一味朝著社會賦予上層地位的權利泡泡裡去不停地學習,工作,公升級,打怪

在這樣茫然的奮鬥下產生的孤獨感帶有優秀的屬性是有些奢侈的孤獨,甚至是孤傲

但是孤獨終究是消極情緒

是情緒就一定有慣性

一旦產生了慣性

就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消解

優秀的人往往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亦更加孤獨。

6樓:於小雨

曾經在《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集短評下看到一條有意思的,「整個宿舍都在看後宮穿越,我覺得我比海瑞還孤獨……」哈哈,乙個小例子……

如上述小例子,我覺得這算是一種優秀的孤獨,我會想要這種孤獨,在全世界都泡在電影遊戲裡的時候,我去做很少人做但是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看難懂而有價值的書……隨著自己的成長,這種情況是難免的,你的興趣、你的思想不一定和別人在乙個深度,如果,你平常思考的問題更為深入,我覺得這是應該值得驕傲和享受的,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別人的節拍,那麼,加油吧少年!

7樓:ESTOPATO

人的學識和修養越高,素質和眼界也就越高,思想更具深度和廣度,即便可以和目不識丁的人相處很好,但很少會找到能與之產生思想共鳴的知音,所以覺得孤獨。

簡單點說,乙個世界級足球運動員,做出乙個世界級動作,不懂的人在旁邊只會喊666,只有有了解的人才能說出運動員好在哪,運動員得不到理解,會感覺孤獨。

乙個吉他手,速彈220,精通揉切拍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手到擒來,街邊老大爺說還沒他孫子學了乙個月彈得簡化版成都好聽。彈過吉他都知道這是什麼感覺。孤獨啊寂寞啊之類的詞已經沒法形容了。

優秀的人,大概也只能自娛自樂了吧。

8樓:她有點奇怪

看過這麼一句話,當所有人都說你是瘋子的時候,那麼,你離成功不遠了。

或許他的努力不被理解,所以人們都遠離他,因為他在做一些常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於是他選擇獨自完成,最後形成了孤獨。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會不會有的人也像愚公移山一樣,明知道前面艱辛,路途遙遠,還是要不顧一切往前走,可是並沒有向愚公一樣有著親朋好友的支援與幫助。最後成功亦或失敗,都是孤獨的,成功了,人們會讚譽他,失敗了,人們會說他傻。

其實我覺得人生來都是孤獨的,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成功的或許更明顯一些,因為他真的是把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夢想與事業上了。

曾經我也為了高考而奮鬥過,在朋友和成績上,我更多的選擇了後者。一開始我很孤獨,因為落差感。乙個人吃飯,乙個人早起晨跑,乙個人的午後。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下午時分和操場的約會。

但是我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向我這樣為了讓自己優秀,而無暇顧及友誼的。 我的人不僅成績優秀,人品好並且收穫滿滿的友誼。他們會很好的處理自己的內心情感,盡量讓自己高興起來。

有研究說,有自己的玩伴好友的人,比那些沒有的活得更長。所以不管你是不說最優秀的那個人,讓自己開心比什麼都重要,不是嗎?

咳咳,今天我又非主流了一把。

相信大部分都贊同乙個觀點,人都是生來孤獨的。

9樓:一顆豆果果

可能真的優秀的人根本就不孤獨,或者說在常人看來的孤獨就是他們認為的自由空間而已。所以說乙個人的時候,能想一些事是好事情,世界還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等著去探索。

10樓:知之為不知

不是因為優秀所以孤獨。而是因為孤獨,所以要去優秀。

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是因為貧窮造就了自卑,自卑導致了孤獨,所以要爭氣,所以要出人頭地改變命運。

那是一種不被全世界理解,在迷茫痛苦中掙扎的堅持前行的寂寞。

11樓:虛無始

孤獨的話,就是很難與周圍的人找到心靈的共鳴吧。

別人說的你都懂,你說的,對他(她)們來說卻是新大陸,雖然你也可以換種簡明的說法表達,但你收穫的可能卻是他(她)們的崇拜~

經歷過這樣的,或許經常會很孤獨吧…

孤獨的旅程,就是在創造新的世界

12樓:敬之

孤獨是兩面的。

要麼飛上雲端,博覽蒼生的渺小。

要麼卑微於土,忍受世界的孤立。

兩者都是孤獨。

優秀者的孤獨是乙個人的夜,是在人群無法看到的地方,埋著身子很努力的創造價值。

平庸者的孤獨是乙個人的夜,窩在斗室裡頹廢的發呆,幻想著夢境中的輝煌。

越孤獨越強大越強大越冷靜。

冷靜下來的孤獨不是簡簡單單的物質生活可以填滿,越孤獨越頹廢越頹廢越平庸。

頹廢到極致的孤獨需要的只是略強於現狀的安逸就可以滿足。

13樓:若水

優秀,個人覺得有乙個概念範疇,比如我們這一類,乙個月工作24天,有22天在出差;別人看到的都是各種羨慕,卻無人知曉你風裡雨裡走過的每乙個城市,每一段街角,也包括乙個個孤獨的夜晚。從骨子裡都散發著乙個人的孤獨。

14樓:凡不劉

孤獨感並不是寂寞,感受到孤獨的人並不一定是缺少交流,相反的,因為內心世界豐富,乙個完整的精神世界其實並不需要外界他人的干擾。

而優秀的人往往內心是充滿力量的,不會因為他人或者其他事物而干擾本質。

你看他孤獨,其實他是幸福的。

15樓:花椒塔塔

一方面,既然是優秀的人,那他付出在工作學習上的時間就要比常人多,與朋友家人等相處的時間相應的就會減少,而且自我高階大多是自己乙個人實行,因此與別人接觸機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有一句話叫,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16樓:

越是豐盈的靈魂,往往越能敏銳地意識到殘缺,有越強烈的孤獨感,在內在豐盈的襯照下,方見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諳孤獨也許正意味著內在的貧乏。

——周國平《孤獨的價值》

孤獨就是靈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

17樓:伊醉

18樓:Artemis

人優秀起來都會多多少少有一種優越感,沒有共同話題吧,我也更喜歡和同類人交際,我的後桌真的是典型的廢柴還不自知那種,每天對著作業卷子普通的一題都能說不會寫,但是依然吹噓自己平時多麼多麼努力,彷彿全世界就她最棒那樣,跟風,雙標,真真正正的情商低,還能把自己情商低當笑話來說,還說她情商低當我們都讓著她點兒...而她的左右兩位同桌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姑娘,細心,謙虛,為人處事也都很好,詩書氣足足,這三個人站在一起,只要人不瞎,差別立馬就出來了

19樓:Miranda Warning

因為大部分人眼中的孤獨,其實是優秀的人因為眼界不同而進行的自我孤立。有句話叫:「無敵是多麼的寂寞」,所以我猜測最為優秀的人可能是會感到寂寞的。

但是,一般優秀的人因該能從自我孤立中找到樂趣的。網上不是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嗎?

所以優秀的脫離低階趣味的人大抵是擁有有趣的靈魂吧。因為他們能一直低調,而在需要高調的時候又能隨時高調,那種感覺因該蠻爽的。

當然這些都是我平時窺探優秀的人進行的臆想。因為像我這種不優秀的,不有趣的人也會更容易感到孤獨的!

20樓:無所不在

優秀是個形容詞,需要通過對比才能顯得有意義,自認為優秀的人,是通過與周圍接觸過,或聽說過的人進行對比,自認為自己更好,更強,更優秀,所以認定自己為優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個把自己和其他人進行對比區分的過程,發現自己跟大多數人不一樣,覺得自己更優秀。認定自己為優秀的時候,其實也認定了自己跟周圍大多數人不一樣,不一樣很容易導致孤獨。

其實沒有什麼更優秀,只是思維、喜好、經驗不一樣。

21樓:狗生得意須盡歡

唉,我也想體會一下優秀的人的孤獨是怎麼樣的,像我入渣滓般的人也經常孤獨,

難道優秀的人會為了愛情煩惱?

會有金錢的困惑?

會有生理的疾病?

優秀的人快樂我們體會不到,

何其去談ta們的孤獨呢?

22樓:Karla chiu

人生而孤獨,和所謂的優秀無關。

看著腳下燈火通明的城市,就像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喜憂哀樂,絢爛而憂傷。

絕美的風景注定無人陪伴,就像我們每個人生而浩浩蕩蕩地奔赴死亡。

23樓:陌上塵

讓我圍繞「見自己,眾生,見天地」以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談談孤獨是什麼:

第一階段:見自己!很早以前,孤獨在我看來就是類似寂寞,這其實是生物本能,從進化心理學來說,人是普遍群居動物,也因此大腦還保留遠古集體依存感的本能渴望,就好比大腦本能——情緒腦領域的對於孤獨感受的適應器,所以一般人都有著渴望獲得歸宿,獲得社會認同感這樣乙個心理訴求!

這是生理→獲得尊重的前四層需求。

第二階段:見眾生!這個階段,你會慢慢體會到每個人都像生物機器,被本能的慾望所控制,對於外界刺激,會產生很多物理和化學反應,還有伴隨著意識層面的思維侷限,你會覺得每個人都在受苦,眾生皆苦眾生都在命運的規則和束縛下生存,猶如佛說:

每個人都在尋求人生意義,而這個意義本質是離苦得樂,獲得超脫!這個時候你看透人生無力本質同時會公升起一股溫柔力量,這股溫柔力量叫做慈悲心!你也會孤獨,這種孤獨像一種情懷,一種「我是誰?

我來自哪?又要去哪?」的無力感!

你會不斷地思考從而獲取更多的智慧型,提公升自我,這到了自我實現階段。

第三階段:見天地!這個階段,孤獨更像一種虛無主義感,就是你分不清「我」了,會到了無我的階段,你會漸漸有種游離宇宙虛空的感受,「我來自虛空,又歸於虛空」你似乎成了天地的一部分,有種天人合一的感受,而這個階段,你還是會感受到孤獨,這種孤獨感就是對自我意識懷疑帶來的些許不安,因為你不知道為什麼你會飄在時空裡,過去——現在——未來是以時間維度的第四空間。

到後來「孤獨是種高貴的圓融」也就是你從不安自我意識到了無我意識!這個時候你已經感受不到孤獨了,你知道你與天地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也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面對於靈性追求的人性階段了!

總之,人是可以擺脫「孤獨」感的,而這個時候你就成了世人說的「佛」這樣一種完全醒悟的人生階段!以上是鄙人拙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有不恰當之處,還請各位見諒!

畢業生更容易感到孤獨嗎?

被太陽曬黑的樣子 是的。孤獨到懷疑為什麼在這個世界,為什麼要幹這個工作,為什麼活著,很無趣。因為人都會從這個世界消失,那麼存在的這些年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馬上要畢業了,可是還沒有找好乙個工作,真的特別迷茫,我心裡超級難受,不知道自己能找乙個什麼樣的工作!找工作可真是很累心力! 昔日男爵 人就是這樣不...

在大學裡面,什麼樣的人容易感到孤獨?

應該是像我一樣的人吧 在班裡當班長,院裡學工處助理,還有在學生會任職 平時的工作忙,加上學習壓力大,不覺得怎樣。等到週末了,或者是假期,突然閒下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趣,自己被世界拋棄掉,那種孤獨感真的是不願面對。 李帥 就是自己乙個人啦,我就特別不喜歡自己乙個人幹什麼事情。吃飯,上網,上課 真的不喜...

什麼時候容易感到孤獨難過?

黑白 以前天天和朋友一起說話,突然一天有事沒說話了。以前在學校天天和同學玩,畢業後你們幾乎見不到面了。以前天天和家人一起吃飯說話,現在你卻只能一人手撐這片天地。孤獨,從來不曾離開我們,只不過被短暫的快樂所掩蓋罷了。 miss.喵 任憑你怎麼撕心裂肺的吶喊出內心真實的需求,身邊最親密的人要麼假裝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