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來訪者各自的責任到底有哪些啊?何為諮詢關係的邊界啊?

時間 2021-05-31 18:31:31

1樓:Kiran33

一、自願原則

在心理諮詢基本原則中,「自願」是大前提。只有當來訪者是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自願找心理諮詢師協助的,他在諮詢過程中才能開啟心扉,接受諮詢師的協助。否則諮詢會很難往下進行,甚至可能會毫無效果。

二、保密原則

心理諮詢師必須保證「諮詢事止於諮詢室」。未經來訪者允許,我們不能擅自將諮詢內容透露出去。即使得到了來訪者的允許,我們在傳播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對重要資訊做必要的保密處理。

這是對來訪者願意信任我們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職業的尊重。

保密原則也是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職業守則之一。

三、避免多重關係,嚴禁親密關係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們要盡量避免與來訪者有除了諮詢關係外的其他關係,且嚴禁與來訪者產生(或曾經產生)親密關係。

心理諮詢師之所以可以為來訪者做諮詢,其中很重要的乙個態度就是「中立」。然而當我們與來訪者有了除諮詢關係外的其他關係,當我們在他的世界裡有了除「諮詢師」外的其他角色,通常情況下,我們就很難保持中立。因此不建議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有多重關係。

但當多重關係無法避免時,我們需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如找一位專業的督導進行監督;讓來訪者知曉多重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及相關處理方式,並簽署同意書等。

但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嚴禁有或曾經有性關係或親密關係。

四、收費不收禮

心理諮詢師不可以收取來訪者除協定諮詢費用外的其他金錢、禮物等回報。其原因一是所謂「拿人手短」,當諮詢師收取了其他形式的回報後,可能會破壞彼此間純粹的諮詢關係;二是怕事後會引起衝突和紛爭,很難斷定其實際價值;三是這可能會損害諮詢師在來訪者心中的的專業形象。

五、及時中止、轉介

當諮詢師遇到以下情況時,應要及時進行中止和轉介:

1. 來訪者與諮詢師產生了除諮詢關係外的其他非親密關係,而諮詢師無法很好處理自己的態度時;

2. 諮詢過程中發生了諮詢師無法處理的情況時;

3. 諮詢師有其他工作安排,無法與來訪者完成剩下的諮詢時;

4. 來訪者提出希望終止諮詢時。

六、不要追

當來訪者提出終止諮詢後,諮詢師不要去追問來訪者原因,以免對來訪者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如對心理諮詢師產生抗拒等。

2樓:小龍包1993

一般來說來訪者身上的責任比較小,只要行為合法就行,不要對諮詢師進行人身攻擊,按時付費等等。諮詢師的責任就是盡可能做到讓來訪者利益最大化,不要剝削來訪者,當自己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去督導等等。

諮詢邊界通常檢視倫理守則和簽署的協議即可知道大部分

3樓:凡心所向

這是個好問題,我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現在來回答。

責任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具體來說,來訪按合約付費,諮詢師以專業的技術為你服務,陪著你解決問題或達成諮詢目標。

換個角度說,諮詢是開放的,各種感受可以談,各種問題、話題都可以聊。包括你對諮詢師的不滿、不信任,以及表達憤怒的情緒。

諮詢關係的邊界,就是不和諮詢師發生諮詢外的關係。

覺得不高興可以炒諮詢師的魷魚,炒完覺得後悔,還可以去找他。

4樓:鹿鳴雲深雅徑

這個問題有點大,類似於你問了乙個「諮詢倫理」是什麼,嘿嘿。請參考學習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目前最新修訂是第二版。裡面詳細列出了專業關係、隱私權與保密性、職業責任、心理測量與評估、教學、培訓和督導、研究和發表、倫理問題處理(也就是你說的責任與邊界)。

國內現在行業還在繼續完善,倫理手冊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保障,有點類似於律師執業行為規範。目前國內註冊系統的心理諮詢師是需要嚴格遵守倫理守則,如果被舉報最嚴重的是取消註冊資質的。不過中國目前太多遺留的行業發展問題,很多心理諮詢師並沒有收到行業的監管,這個也是一種危險,不論是對諮詢師還是來訪者。

不過相信慢慢的,國內心理諮詢師的行業會越來越完善的。

來訪者勾引心理諮詢師會怎樣?

遊寧國二級心理諮 每個來訪者都會勾引諮詢師,不然諮詢就沒有意義了。來訪者需要勾引諮詢師成為他們的理想化客體,諮詢師才知道來訪者需要的稀缺資源是什麼以及來訪者是怎樣應對自己稀缺的這個部分的。只不過諮詢師的辯識能力和來訪者的偽裝能力就共同決定了諮詢的進展。但這也不重要,重要的來訪者打算一直靠理想化客體生...

心理諮詢中來訪者可以看諮詢師寫的案例報告嗎

曹舟力 諮詢過程中諮詢師是沒有做筆記的,這很正常,事實上不做筆記而是關注來訪者言語和非言語各種資訊與此時此地工作是關鍵。我想看一下她對我諮詢的案例報告,請問這個是可以看的嗎?可以要求,不一定能看到,別的諮詢師已經回答了。而且更關鍵的確實是什麼讓您在這個時刻想看背後的需求,和就需求與應對工作。提出任何...

作為來訪者,在心理諮詢中如何識別諮詢師的職業操守?

葉浟 故意延長諮詢時間,這個在現在的諮詢環境中很常見,而且越是 大機構 越是明顯,因為機構規模大意味著有更大的支出,畢竟機構也是要吃飯的。對於現在的環境而言,你的擔心是很正常的。事實上,很多機構的老闆並非是以來訪者 諮詢師 諮詢行業在考慮,而單純只是以商業的角度來考慮的。當然,有些機構做的事情還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