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會感到有隔閡感?

時間 2021-05-30 23:32:25

1樓:King Bom

我也是這樣啊

所以感覺自己有點社交障礙

很難和人交心親密相處

其實不用太擔心

你年齡還小

看得出來你是聰慧敏感的女孩子

心智還不是很成熟

漸漸長大接觸了更多事物後自然會變得更好的加油!

2樓:

就我淺薄的見識而言,我分析題主大概是進入了青春期(中二期?)。據說這是大腦進行重塑的階段,是完善自我認知與人格發展的時段,情緒化和敏感是正常的,也會因人而異地凸顯各種在幼年沒有體現的個性,很多「才能」也是這時候就確定了的,完全不需要緊張,趁還年輕,可塑性強,努力把自己變成理想中的狀態就好了,當然太理想化也會出問題,可以先建立實際點的目標。

這個階段確實不太容易把控,甚至很多人來不及意識到就跑偏了。

正值青春腦子靈,建議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完善認知,這是最好的方法,當你了解一切問題的成因或原理,你自然知道如何解決,比如通過認知科學,心理學,腦科學乃至一系列的交叉學科來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對症下藥,效率高,起效快,用過都說好。當然還有終極大殺器——物理,數學甚至哲學,學的越深入就越會覺得自己的小問題都不是問題……

距離感來自沒有足夠深入的交流,多和家人朋友溝通,說明自己的想法(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有問題和分歧馬上解決,達成共識,減少疏離甚至冷戰。此過程中始終要做好碰壁的準備,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你,也會有尷尬和不適應,這個度可以自己把握。

要是交流溝通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也可以放棄,反正怎麼舒服怎麼來,認清自己並發展能力是最重要的,當你強大起來,大多數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當然在這時你可能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怪人」或「奇人」,但這也挺酷的對吧。

3樓:早上吃點蛋蛋

有禮貌不會拉遠人的距離,客氣也不會讓人有隔閡,這倆在我看來不是問題,是優點,不需要改。需要反思的是你與人相處的方式,是否過於內向,都是別人主動你很少主動,好事不太會知道怎麼和人分享,壞事不知道怎麼找人請教幫忙,簡單小事又不好意思張口麻煩別人?

為什麼我們害怕獨處,又排斥與他人相處?

帶笑 對於我來說,我有時候對身邊的人或者事沒有興趣,覺得就想自己乙個人待著,但是由於某種原因而不得不一起待著,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越來越煩躁,越來越討厭這些人,越來越覺得自己委屈,但是當你乙個人待著的時候,你又覺得自己沒人疼,沒人愛,沒有人關心你,沒有人在乎你,覺得自己特別孤獨。覺得世界面目可憎。其實...

我是否有資格分享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故事

讓光照進來 這個問題很有趣,讓我想起了心理諮詢的保密原則。不得透露來訪者的個人資訊,即使是來訪者向諮詢師講的某個片段,在得到來訪者的授權之前,也不能隨意拿出來跟別人講。當然題主講的是現實生活中和較為親近人的關係,與諮詢關係不同。也並不存在一種通行的規則說這種做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通常這種情況下,不同...

為什麼有時候會莫名的感到悲傷

可能性主要有有兩個 身體不好但是沒有被你意識到,所以情緒低落對應身體的不適,比如 答主這樣的 非常怕冷,但是身體雖有痛感意識卻遲鈍沒有意識到身體冷了,只是表現的情緒低落,等身體回暖了後才突然意識到剛才的情緒是因為冷造成的 比如,偶爾餓了但是沒有意識到,只是心情不好,等吃了飯以後才發現剛才暴躁是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