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作為乙個社交恐懼症是不是沒救了?

時間 2021-05-30 22:01:46

1樓:於飛

以下是社交恐懼症的真實案例分析。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文章不包含任何個人資訊。

當事人因為過去的生活經歷而自我懷疑和否定,形成了社交焦慮和恐懼的症狀,迴避他人與社交場合,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感到緊張和不自然,而又擔心別人看出自己的缺點和不正常,擔心別人會看不起和疏遠自己。這是乙個迴避的惡性迴圈,首先是當事人經驗性的認為別人會因為自己緊張、不自然而看不起和疏遠自己,從而擔心、害怕和緊張、不自然,然後就更加擔心別人看出來自己的不正常。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

別人是否能看出來,以及是否在意自己的表現;別人看出來自己緊張之後會怎麼想;別人看出來自己的緊張之後會怎麼對待自己。因為當事人一直迴避,所以並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待和對待自己,當事人就只是經驗性的推理和設想別人會看不起和疏遠自己。

如果當事人不再迴避和自我控制,能夠帶著自己的緊張、不自然與他人交往,甚至可以試探性的告訴一些人自己自卑和有社交恐懼症,然後看看別人的反應,也就是別人會怎麼看待和對待自己,就會有一些新的發現。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別人只是對自己的緊張比較好奇,也比較關心自己,也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而且當事人有對心理問題的羞恥感,這也是沒有必要的,屬於認識上的偏差。

心理問題在當今社會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問題,大家也越來越能夠理解和接納心理問題,不再像從前那樣片面的認為是精神病而進行排斥。通過上述認知和行為上的調整,當事人可以逐步獲得新的關係經驗,建立能力感、自信心、對他人的信任和勇氣。

2樓:劈個柴火

從個人理解來講,幸福是能得到內心的平靜安寧,這與是否獨處關係不大,重點是個人是否感到充實。當然,在這個時代,人是社會的人,好的社交能給生活帶來更多感動和歡愉,在個人上,就表現為提公升幸福感。所以,你不是沒救了,我認為你應該多培養幾個小愛好,並堅持下去

3樓:卿卿

哈哈哈,感覺題主描述的就是我。

我也是這樣子,狀態時好時壞的。

有時候會覺得世界不算糟糕,還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糟糕,糟透了。

但大多數時候,內心都是平靜低落的,甚至是荒涼。

雖然不開心的時候佔大多數,但還是就這樣活下來了。也不賴。

就這樣活著吧。人生啊。

4樓:vigorous rabbit

我感覺你這應該不是社交恐懼症吧,你很享受乙個人的時光而不是因為乙個人痛苦,這應該是一種性格吧,我也是有些社交恐懼症,但我覺得人際關係不是你刻意去維繫的,那樣是不真實的,應該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乙個或多個人,大家相處起來很舒服才是朋友,不然就是過客,只適合一時的吐槽或寒暄,過後就不會聯絡。

5樓:自由且溫情

社恐沒有什麼,但建議一定要和同齡人交流,題主很內向的話,可以試試去找個筆友,寫信交流,不會讓你不安,而且可以交流很多想法,有人分享你的快樂,分擔你的煩惱,而且這個人不會干擾你的現實生活,心情是不是會開朗很多。

社交恐懼症在這個時代是必須要克服的嗎?

小拙匠 所謂社交,就是找到自己的圈子。我從未見過沒有朋友,或者說沒有圈子的人!所謂社交恐懼,也無非是圈子大小,朋友多少,量化的差異!何足畏?如果自我光亮,又何需在群眾中尋找Sunny? 學生時代不需要,但是到社會上基本沒人能避免社交。就算是乙個人在家工作的作家 漫畫家等等,聯絡主編,舉辦簽售會這些活...

乙個社交恐懼症怎麼想得開?

社交恐懼症 一件事情能夠影響你一整天,說明這件事情對你情緒影響很到的,也間接的展示了這一天中你沒有做其他的事情或者說沒有投入的做其他的事情。如何減少一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其他的事情。當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不被影響,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平復下去。就如我而言,我被一件事情搞的很生氣,...

社交恐懼症是怎樣一種體驗?

每週一次的課,左邊坐著乙個女孩子,經常在第一排坐到一起。挺特別,平時感覺她獨來獨往,孤言寡語,頭髮香香。今天她感冒了,鼻涕一直快流出來的樣子,好像沒帶紙巾。我裝著一包紙巾,不知道怎麼拿給她合適,怕會讓她尷尬,一直裝不在意。直到她向別的女生要了一點杯水車薪的紙巾。直到下課散夥。於是我的遊戲人生獲得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