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如果真的有心理疾病,心理諮詢師會跟他講嗎?

時間 2021-05-30 21:16:12

1樓:程立勳

1、不存在諮詢師知道來訪者有心理疾病的情況。因為按照上海市的地方法規,諮詢師沒有診斷的權力。在第一次的評估中,諮詢師僅僅是懷疑而已。

2、懷疑的話,未成年人,建議其父母帶去精衛中心確診。對成年人就坦誠自己的懷疑,讓他自己去做評估。但無論如何,在有診斷前,這個個案不再繼續。

3、經驗上,還需要做一番解釋工作,告訴來訪者或其監護人,診斷對他更有幫助,藥物會讓他有更大的改善。

2樓:Kimifan

他找你,他本來就意識到,如何是我臨床心理學家,我會讓他知道,因為我有資格做評估,但同樣告知他這是正常,你只是現在病了,需要休息看醫生,會好起來的。

3樓:太陽島心成長

會給他講的,但是講的方式不一樣,跟醫院裡的醫生不同,醫生可以做診斷,心理諮詢師不能,心理諮詢師只能做評估。

舉個例子。

你去醫院看病,醫生問了幾句之後,給你做份量表,看了上面的一些資料,然後跟你說,你有輕微的焦慮和中度抑鬱,是抑鬱症,需要吃藥,我開點藥給你的,你必須按照上面的來吃,帕羅西汀、奧氮平……

醫院的醫生大部分會按照這樣的流程跟你說心理疾病。

心理諮詢師雖然也會做心理量表,給你談話分析問題,不過他們在評估的時候,會這麼表達:

從跟你的會談來看,發現你社會功能比較正常,心理也沒有泛化,目前存在的是輕微的情緒低落、悶悶不樂,總感覺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有影響到了你的生活。

如果發現軀體化的疾病過於嚴重的話,你可以去醫院請醫生看看,看是否存在這方面的疾病。

在表達方式上,心理諮詢師不會輕易下診斷,而是會很委婉地跟你說大致情況,至於是否真的有這方面疾病,他們會建議你去醫院看看,待排除這些疾病以後,才會確認是否沒有問題。

這在諮詢操作上屬於「預先評估」階段。

也就是諮詢師也會進行篩選,適合做心理工作的人才會做心理諮詢,不適合地會轉介給醫生,兩者性質不同。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只限於「認知、情緒和意志」上面,也就是當乙個人出現心理問題,這三個方面才是心理諮詢工作的諮詢目標,要解決的問題。

其它的都是超出心理諮詢的工作範圍的。

怎麼安慰有心理疾病的人?

司空凰 如果不能感同身受,請不要說話。如果不能理解,請不要說話。安靜地聽對方傾訴即可。有的時候對方只是想把內心的苦悶說出來,強行安慰 強行說教其實跟捅刀子沒多大區別,不理解還強行 發表自己的意見 相當於殺人。安靜 包容 尊重就是最大的善良。 我想養貓 愛,包容,陪伴。愛,可以是父母對孩子的,可以是戀...

是我有心理疾病還是他們??

我從小學到高中都一直間歇性有你這樣的狀態和想法,後來我受不了自殺的時候我朋友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利益在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互相的有利可圖,利就是 我希望事情發展的方向 比如,我朋友跟我講和我一起玩她覺得很快樂,那麼這個快樂就是利,如果沒有這個利那麼她就不會和我那麼要好。父母也是一樣...

該怎麼確定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

Howard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建議你及時就醫,尤其是症狀持續沒有緩解,那就不要猶豫了。儘管我們有很多理由不能去醫院,比如 沒有錢,父母不理解,害怕朋友們離去.但是我們更應該想到,生活是自己的,生命也是自己的,放心心結,追求自己的健康生活才是王道。如果你僅僅是懷疑自己的心理健康,那麼可以採用mm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