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自卑,畏首畏尾,強勢的媽媽如何改變自己?

時間 2021-05-30 16:45:30

1樓:Isabel

試試給孩子安全的表達環境

比如孩子說的答案不正確時不要著急否定他的答案而是鼓勵他能去思考問題然後一起和他重新分析問題找到答案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是原則問題不要立馬批評而是讓孩子真切知道原因同時引導正確方式

讓孩子敢做敢想敢犯錯敢於解決問題

2樓:tuochuqucisi

我也發現我強勢之後她壓力變大變得愛哭,不愛被批評,我改變自己之後發現,她確實變得有自信了,表現在邊哭邊說自己的想法,比如小朋友把他碰疼了跟老師說疼,上樓梯摔倒說疼,挨說了說不想批評,結果就變成了嬌氣。。。。

這都不好說,因為我也怕疼。。。還沒定型,只能盡力引導

3樓:燕掌門AngelWu

莫法。強勢發脾氣前倒數10個數,數完再開口。思想上告訴自己犯錯很正常,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包容別人犯錯,不是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告訴自己慢,慢,慢!

其次,關於這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值得參考:

1、真誠一致。表裡如一,自己不用完美,但要真實,適當向孩子展示自己遇到的困難,打破在孩子眼中的完美形象,這不僅可以拉近距離,還告訴孩子完美源於努力。

2、無條件積極關注。積極認可,完全接納,而不是只接納優點。

3、同理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平等溝通,不要頤指氣使指手畫腳自以為是判斷。

4樓:glone

早點醒悟培養與孩子的關係吧,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吧。我母親就是獨自一人拉扯我長大。因為離婚前前夫是銀行經理自己也是軍屬大院的富家女所以難免跋扈。

對孩子也是,由於受不了離婚的打擊所以一面當媽一面當爸難免簡單粗暴就是強勢對待自己的兒子。記得幼兒園當街罵我,我說旁邊有人她說誰認識你繼續吵。高中時因為自己逃了一次補習班在自己喜歡的女生面前呵斥我,說實話現在心裡都有陰影。

這麼大了我很少和她交流不知道是誰的錯。其實孩子要的並不多只是一點愛和平等的交流,你把他她當成乙個平等的小人而不是乙個它。給予足夠的尊重就好願你的孩子健康成長……

5樓:四姑娘

強勢的媽媽能悟到了「對孩子不應強勢」是件好事,但真的「改錯誤」對於強勢媽媽來說不容易。

要給孩子自己長大的機會,而不是讓孩子隨著大人的計畫長大,他們有他們的人生,人人不同。只要是安全的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面對,處理,得到快樂,傷心,受到挫折等等。

我們只是在他們快樂的時候和他們分享;在他們傷心的時候,我們感同身受的安慰他們;在他們受挫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分析事情,讓他們依舊Sunny的面對。孩子越大,我們越要學會「示弱」,孩子才會逐漸強大,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

6樓:前方

立刻改正,我媽就是這樣強勢。

搞得我現在很自卑和內傷。

自信了,什麼事都有機會成功!

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力,讓他自己決定自己。

7樓:

首先題主能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這就是乙個難得的優點,因為很多類似的母親是選擇性忽略自己的問題而一條道走到黑的。題主肯關心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努力揣摩孩子的心態,也是很多真正有問題的母親做不到的。從這點出發,我對題主的改變抱有樂觀態度。

當然,人的積習很難改變,恕我冒昧揣測一下,或許題主本身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中就有不好的體驗(父母一方脾氣不好或雙方關係不睦),缺乏安全感,所以養成了對錯誤的容忍力低,並且不能游刃有餘地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等問題。

但是這不代表就沒有努力的意義。從我個人童年經歷出發,我認為如果真正意識到錯誤的教育方法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很少有家長還頑固不化。之所以改不了,還是因為認知程度不夠,潛意識裡不覺得會有什麼大問題。

所以不斷地吸收知識,尤其是幼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真正從內心裡建立起錯誤的教育手段和嚴重後果之間嚴密的認知邏輯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再生氣,也不會用刀去刺傷孩子,因為知道這是嚴重的行為。同樣,有了高度認知後,再生氣也不會過分苛責孩子,這是認知和智慧型的力量。

我之所以有自信這樣說,是因為原生家庭中我的母親就是乙個極端暴躁和苛刻的人,如果普通人的壞脾氣指數為1,那麼她的就是100。除性格不好外,她還是個極端偏執的人,聽不進別人的任何勸阻。我對她的改變是完全絕望的。

就是這樣乙個人,她後來是怎麼改變的呢?初中有一天,她無意中發現了我身上密密麻麻的刀疤,因為我在壓抑的家庭環境中患上了抑鬱症,並有嚴重自殘傾向。發現之後的她從此不敢大聲訓斥我,當然她的脾氣仍然壞,但是擔心我自殺的恐懼使她在面對我的時候成功的控制住了自己。

題主的性格遠不到她的程度,有什麼是不能改的呢?

另外,孩子的心理可塑性是很強的,沒有發展到看心理醫生的程度。如果從此給孩子乙個適宜生長的環境,孩子性格健康發展的可能性很大,不要害怕。尤其在中國這種大環境下,帶孩子看心理醫生反而可能讓孩子給自己乙個心理問題的暗示。

但是我推薦題主自己或者帶孩子接受乙個兒童教育心理方面的諮詢,因為目前的問題出在題主對親子關係的處理上,乙個有經驗的諮詢師可能對題主的情況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意見。

8樓:GH HG

但其實他什麼都知道。他是真的都知道還是你認為他應該都知道?不要替他做出這種判斷。「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如果當他面和其他人說他什麼都知道,那麼他不知道的事還敢說嗎?

9樓:

既然知道原因是因為你自己了,就應該去好好改改自己的脾氣。

楊千嬅脾氣也很暴,陳小春脾氣也不是說特別好,但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壓制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表達乙份最真切的愛。你為何不為了孩子好好的克制下自己呢?孩子很敏感,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起到太重要的作用了,這件事就應該認認真真地對待!

現在你應該做的事就是多多開導孩子,多多陪伴孩子,鼓勵他去做,你要多告訴他這件事不是那麼難做,陪著他一起完成。多帶他出去外面一起玩,就像很多的親子遊戲之類的,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一切都是慢慢來的,只要你真的肯去努力,潛移默化,相信慢慢孩子會有所改變的。

10樓:肉肉媽媽

冒昧的說一句,需要改變的是媽媽自己,當然你可能也意識到了

這個時候可以多讓孩子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後給予肯定,多鼓勵,多支援

媽媽多聽孩子的想法,哪怕她只是一句話,那麼下一次有可能就是說兩句,循序漸進

5歲半孩子學鋼琴,媽媽很困惑?

我可是什麼都不知道 學琴是個堅持的過程,就像堅持九年義務教育和中學大學的學習一樣,對於練琴?作業都得天天寫,琴也是要天天練 所以,學琴是個過程,學到一定程度就是才藝,孩子學琴三年他會比你了解的多的多。前面的可能就是廢話,進度快不快看孩子課後記憶的多不多,是不是記住老師講的重點,手型觸鍵歸總於彈奏方法...

作為5歲孩子的媽媽,我自己英語發音本身就不行,能教會孩子英語嗎?

Amanda家長圈 這個很簡單,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找個專業的人去解決。或者借助不同的工具去實現給孩子引導和創造語言環境去。最直接簡單的就是可以給孩子請個私外教。 壞心眼的小海豹 當然可以,我們這邊很多雙職工會請菲傭,那孩子都是菲律賓口味的,一點也不影響和外中國人交流,相信我,能說已經比同齡的小...

有沒有媽媽很強勢但是孩子很優秀的例子。?

NINO 沒有啊。強勢就不是一種優秀的教育方式,強勢那是馴獸,孩子需要引導。可能會有乙個強勢的母親,而教育孩子的時候通過明智的引導使孩子成長優秀 但我不覺得會有乙個強勢的母親處處強勢對待孩子,而孩子居然奇蹟般地成長成優秀的人。這是人關於 愛 的正常需求,如果缺失愛,孩子天然就會缺失許多對於美好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