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否等價於「自私」?

時間 2021-05-30 11:36:03

1樓:「已登出」

絕不是。自我與自私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兩種性格。自私很好理解,只為自己的利益而活著。

自我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一種性格,而且還很容易和自私混淆。自我就是他自己的存在不能體會到他人的存在,他的心中只有他自己,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活。自我與自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自己的存在能否感受到別人的存在,自我的人不能,而自私的能,只不過自私的人即便能提會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損害,仍舊會這樣做的。

2樓:恰克與飛鳥

自私和自我其實不是乙個等同的概念,自我的人不一定自私,但是自私的人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劃定利益價值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私的人可以用很多理由和藉口來給自己做為護盾,以達到滿足自己慾望和想法的途徑。基本都是不考慮他人情緒來宣洩滿足自己。

3樓:

人在找到真正的「自我」之前,都一定是「自私」的。

但是「自私」這種特質並不會在尋找到真正的「自我」之後就會消失,而是退化為一種選擇。

尋找到真正的「自我」之後,「自私」不再作為一種無意識的本能存在;可以在「自私」「利他」「利眾」或是「中庸」……裡作出選擇。

非專業立場,僅供參考。

4樓:

人在做一切行動的時候都在基於他的自私。

本我也好,自我也好,超我也好,都是乙個人自私的體現,只是他們體現出被社會認為是對他人是否有「主要害處」而已。自私你可以理解為「慾望」,只是一直以來「學者」都在試圖用不同的方式在美化「慾望」這個詞彙。以圖達到抑制別人的慾望和釋放自己的慾望的不可告人目的。

例如:乙個人違心的行為,也是在實現自私。這個自私叫做「肉體求生欲」。

例如:乙個人自殺的行為,也是在實現自私。這個自私叫做「精神求生欲」。

例如:乙個人助人的行為,也是在實現自私。這個自私叫做「表演欲」。

包含你所說的」英明決斷「在內,」捨己為人「,」信仰「等等,全是慾望的同義詞而已。

自我,你應該認為他是」理性經濟人「的一種表現方式,他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與社會的關係。雖然這個認識有時候會是錯的。

回到主題,分辨的緣由就是」主要害處「。

「以自我為中心」這句話,你用錯字眼了,社會論調中的【自私的人】指的是」以自己為中心「,它的後續與是」其他人都得繞著他/她轉「。

顧名思義:他們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所以應該享受特別的待遇。例如:占有別人的資源。

即:大家都有乙個饅頭,他要先吃你那個,自己那個留著應急。

5樓:

自我是自私的必要條件,但是自我與自私的界限非常分明,要想從自我邁過鴻溝走向自私,那還需要讓乙個人失去遠見,原則,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6樓:false

先看定義再比較:自我是不考慮他人情緒來滿足自己,自私則是通過損耗集體利益來獲取個體最大利益。兩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區別在於是否損害他人利益。

7樓:whitewolf

隨口胡說:

自私是出於一己之私欲,以獲得某種自我滿足為目的;自我是出於經得起推敲和質疑的自洽邏輯,以維護某種原則或者超越了一己之私的目標為出發點。

8樓:

作為朋友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這是自私;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我自己努力過好我自己,這是自我。

邏輯問題 A是B 是否等價於 「A B」?

西閣瑪 顯然不是。例如說 三胖是中中國人,但三胖不等於中中國人啊,他只能是中中國人之一,換句話說,三胖真包含於中中國人,只是中中國人之一。 對於 A是B 這句話。在A B都屬於名詞的前提下,這句話裡面的 是 這個詞,在 集合關係 上,至少有下列兩種含義 一種情況下,是 表示 屬於 的關係。AB另一種...

邏輯問題 命題「A是B」是否等價於「A B」?

楊懵懵 就是邏輯學上最基本的原理,充分和必要呀。假設有兩個命題p和q。p是q的充分非必要條件 i.e.q是p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那麼p可以推出q而q不能推出p。只有在p和q互為充分必要條件時才可以互推。其實直接看邏輯學上的符號就很清楚了 p是q的充分非必要條件 i.e.q是p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表示為 ...

深度學習中多GPU訓練是否等價於增大batch size?

小朱 據我所知,單機多GPU資料並行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優化意義上 增大batch size,由於大batch的梯度的variance更小,多數情況下達到收斂所需要的batch數更少。如果非同步更新引數的話,可能會增加達到收斂所需要的樣本數。具體實現上 由於每個GPU只處理並行batch的一部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