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康德的人性和人格性?

時間 2021-05-10 12:13:33

1樓:凌語野

關於人的動物性、人性和人格性,康德在其《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一書中有清楚明白的闡釋。在康德看來,人既有向善的稟賦,又有作惡的傾向;而在向善的稟賦中,又有三種原初稟賦,即:

作為一種有生命的存在者,人具有動物性的稟賦;

作為一種有生命同時又有理性的存在者,人具有人性的稟賦;

作為一種有理性同時又能夠負責任的存在者,人具有人格性的稟賦。

簡而言之,人的動物性與其生命相聯絡,人的人性與其理性相聯絡,人的人格性與其責任相聯絡。有三種不同的聯絡,遂有三種不同的原初稟賦。

康德認為,自我儲存的本能,生殖繁衍的性本能,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社會本能,這三種本能構成了人的動物性稟賦,這種稟賦讓人愛護一己生命,在繁衍後代中使人類得以延續,在群居生活中守望相助,故這種稟賦是向善的稟賦,因而並不會自動地產生惡習,但是在違背其本來目的時卻會「嫁接」各種惡習,比如「饕餮無厭」、「荒淫放蕩」、「野蠻的無法無天」等等,康德稱這些惡習為「本性粗野的惡習」、「牲畜般的惡習」。本能之為本能,就在於它完全出於自然,完全是自發性的。一切本能都與理性無關,不以理性為其根源。

人性則與理性有關,以隸屬於其它動機的理性為其根源。康德指出,人性是一種就「比較」而言的「自愛」,即通過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生活相比較來斷定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人只有在與他人的比較當中,才會認識到自己的缺失和不足,並通過努力改進來加以彌補,故這種稟賦同樣是向善的稟賦。

但是,一旦超出其限度而違背其目的,就會產生種種惡習。因為不允許他人對自己占有優勢,並且總是擔心他人追求這種優勢,所以最終為自己謀求對他人的優勢,於是「嫁接」了「爭強好勝」、「妒賢忌能」等等惡習,這些惡習不是以本性為根源而自動從中滋長的,而是因為擔心他人謀求對我們的優勢而產生的,故可稱之為「文化的惡習」。當這種惡習達到最高的惡劣程度時,就有了「嫉妒成性」、「忘恩負義」和「幸災樂禍」而成為「魔鬼般的惡習」。

只要生而為人,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這種惡習,你我他無不如此。正如那句西方格言所說:「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在人性上,沒有階層,沒有差等,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通常我們把人格性歸屬於人性,將人格性視為人性中具有超越性的乙個維度。但在《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一書中,康德將人格性另立為乙個與人性不同的原初稟賦。在康德眼中,人格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種素質,這種素質本質上是一種道德情感,它易於接受對道德法則的敬重,以道德法則作為自身行為的動機。

人格性是人身上最為可貴的部分,它以無條件立法的理性為其根源,在人格性上絕不會「嫁接」任何惡習,人格性毫無疑問是向善的稟賦。

提起康德,我們總會馬上想到他的「三大批判」,而不會想到他這部《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須知,在「康德三問」中,「我能夠知道什麼?」對應的是形上學問題,由「第一批判」來解決;「我應該做什麼?

」對應的是道德問題,由「第二批判」來解決;「我可以希望什麼?」則對應的是宗教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由《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來解決的,可見康德這部著作在其哲學體系中的重要性。

你如何理解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

剛讀到洛克 人類理解論 這部分。引發了我的舊病。意識轉移 或 轉接 存不存在?我 會不會是另乙個主體瞬間轉接過來的,但 我 並不能察覺這件事?這是可能的。那麼 意識轉移 存在。但是以某種實在論標準看,這件事似乎又不存在,因為它發生了,什麼效果也沒有引起。一件真正的發生了但是又沒有發生的事。一件可以存...

如何通俗理解 證偽 和 可證偽性 ?

不吃飯會死人的,這就是科學,因為這可以證偽,你找個不用吃飯的人類出來就能證明我錯。我說 你每天跑10公里,一天三頓每頓只吃乙個包子,堅持乙個月一定能瘦一點。這是科學,消耗的比吃的多就會瘦。你說 不可能,不可能,我喝涼水都能胖,你說的不對!我說 你只要試試看,就能證明我是錯的呀,你可以證偽我這個說法。...

如何理解《人性的枷鎖》中菲利普和克朗肖在咖啡館的談話

農村five做題家 相比年輕的菲利普,克朗肖顯然更為成熟。他更加徹底地貫徹了時代精神,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學。這套哲學的基本原則是 為所欲為,只是要小心警察 他不相信善惡之分,而僅僅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他還並不迷信於名譽 良知與體面,認為那不過是些虛偽的面具。在他看來,世人做事無不出於利己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