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賽博不再朋克,一切都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時間 2021-05-10 06:33:05

1樓:小白

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暖保暖!!!

但是如果用加熱墊或者熱水袋一定要控制好溫度或者在上面墊些東西以免太燙,對雛鳥來說稍微熱點比稍微冷點的危害更大,溫度大概在25~30度之間吧。

才乙個月的可以喂專門的鸚鵡奶粉,我喂的凡賽爾a21 。先試試用勺子喂,勺子不行換針筒。

用針筒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因為可能會把食物打進氣管裡,餵食的時候要注意把鸚鵡的頭向上抬起。

針筒餵食,其實針筒餵食可以分2個方式的,

b1、是採用大概長6cm的長嘴針筒,針筒嘴是用大概5cm長的塑料軟管(醫院打點滴用的軟管或者是水族打氧氣用的軟管也可以)套在原有針筒硬嘴上。這個方法是把針嘴直接插入鸚鵡喉嚨到達素囊,把流質直接送到幼鳥的素囊,優點是方便、快捷、基本不浪費食物,缺點是,不是每個鸚鵡都願意插喉,特別是買回來時候已經長好羽毛的幼鳥,不一定願意接受這種餵食,而且開啟它們的口插喉有點麻煩。此外用這種方式餵食,會減少幼鳥吞食食物的過程,某程度上對幼鳥學習吞食食物會有一定影響,較容易出現難斷奶的情況。

餵食時,把幼鳥從保溫箱內抓出,放大腿或桌面,同樣輕輕抬起幼鳥頭部,開啟嘴巴(注意舌頭有時候會把長嘴推出來),小心繞過舌頭,把針筒的長嘴慢慢插進喉嚨,用乙隻手輕輕固定頭部,防止鸚鵡甩動令針筒長嘴鬆脫,然後輕柔的把流質慢慢擠壓送到素囊裡面,餵食完畢後輕輕把長嘴抽出。用濕布擦嘴。

b2、是用短嘴針筒餵食,方法和長嘴差不多,但針筒沒加軟管,只是一般的3cm長的硬嘴,這個方法優點是,比瓷更快捷,容易控制餵食,可以讓幼鳥有吞食食物的過程,缺點是容易讓食物落到氣管,要十分注意舌頭後氣管的位置。餵食時,餵食時,把幼鳥從保溫箱內抓出,放大腿或桌面,同樣輕輕抬起幼鳥頭部,這個方法盡量把幼鳥嘴巴抬高向上,這樣能讓流質更迅速流到喉嚨裡面,不容易流進氣管,開啟嘴巴,用手固定頭部,防止頭部抖動,然後針嘴放到嘴巴喉嚨附近,輕輕把流質擠壓進去。要注意的同樣是小心控制流量,別太急。

餵食完畢後也要擦嘴。

拒食的原因有幾個:

餵食剩下的奶粉最好倒掉下次衝新的,食物不潔淨,可能會造成嗉囊炎,嗉囊炎可以致命的。

要等嗉囊清空了再喂,或者少食多餐,嗉囊沒清空就為可能會的嗉囊炎。買個溫度計50度的時候衝奶粉40度的時候餵給他。超過42度會燙到他,低於25度會消化遲緩引起嗉囊炎。

小鸚鵡絕對不可以吃蘋果,梨,櫻桃之類的水果的果核,和牛油果。還有巧克力,碳酸飲料,含有酒精或油鹽的食物,帶苦澀味道的植物,對他們來說是有毒的。

30天-40天左右的幼鳥,每天4次的餵食是不能少的,每隔5小時餵食一次,每次餵食8~10ml流質。(個人經驗,我家餵食的時間做為參考:7:

00 12:00 17:00 22:

00)流質稀稠度與牛奶相若,幼鳥切忌太綢,一旦食物太稠,幼鳥無法消化及麻煩了,寧願較稀,多喂,更安全。 a、40-60天大的幼鳥,每天餵食次數是3次,每7小時餵食一次,每次餵食10~15ml流質(個人經驗,我家餵食的時間做為參考:7:

00 14:00 22:00),食物稠度可以相對30天的時候適當綢一點,但絕對不能處於半固體狀態,也就是說用瓷更勺起來,傾斜30度不能流出瓷更的,就太綢了。

到60天大的幼鳥,按天氣情況和室內溫度情況,可以開始改為籠養,並在籠內新增樹枝,提供鸚鵡站立,籠內或者保溫箱內可以提供軟固體食物給幼鳥開始學習進食,軟固體包括:煮熟的公尺飯、熟地瓜、發芽的豆類、新鮮玉公尺、蔬菜、去核的水果等。

嘴巴經常一張一合的是在磨牙,買幾個墨魚骨在他磨牙的時候遞過去他會自己啃一會兒,墨魚骨也可以補鈣,可以喂奶粉的時候少刮一點墨魚骨的粉一起喂。

注意便便的情況,正常的雛鳥便便應該是成型的條狀盤起來。

拉稀不要喂葡萄糖,可以喂口服補液鹽,在藥店就可以買到。

備好藥品,電解質,凱鴿1-5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我也是養的時候查資料查多了,有些是引用的資料。要對自己,對崽子抱有信心,這幾天養的我有時候會突然就哭了,怕自己養不好他,但其實他沒有那麼脆弱,當然也要小心的呵護他,希望每只小崽子都能安安全全的長大。

2樓:Hellokitty

用大概38度的水泡小公尺喂它,如果它在發抖還鼓毛就輕輕地摸摸它的頭。放在箱子裡,低下鋪報紙或木屑。不能受到驚嚇,也不要把它拋起來再接住。

天氣太冷要給它放暖水袋在箱子底部,再鋪一層報紙在暖水袋的上面,給在箱子上蓋條毛巾,但要留點縫透氣。不要讓它不熟悉的人跟它玩,最好不要吵到它,不要隨意把它帶到它不熟悉的環境中。多跟它玩,摸摸它是讓你們兩個增進感情的好方法。

對一切都失去情感?

小馬克 我和情況和樓主有些相似。我是從高二開始的。那時因為各種問題處於焦慮傷感的內心狀態,後來大腦似乎開動了情感隔離防禦,雖然焦慮和傷感被隔開了,但同時也隔開了真正發自內心的痛苦與歡欣,不再能擁抱這個世界了。情感淡漠甚至麻木的狀態折磨了我好多年。請問樓主現在已經痊癒了嗎? 消詩 我跟你的狀態完全一樣...

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了興趣,一切都無感,感覺自己在乙個角落裡苦苦掙扎怎麼辦?

子涵 首先每個人或許都經歷過或可能會經歷一段 提不起興趣 的日子,這沒什麼了不起,將之看作平常,相信更好的狀態就在不遠處等著自己。其次,莫將興趣當作生活中最要緊最至高無尚的指標,興趣不是,意義才是。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真正的價值,你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有風景。再次,暫時找不到 意義 就找需要,周圍你的親人...

不再相信任何乙個人的話,對所有一切都抱著最壞打算,是心理疾病嗎

像花兒一樣 那在你的認知中,什麼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定義是什麼?還是你相信自己認為的,還是盲目相信權威?我所認為的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失衡了,不能正常看待事物變化,而心理調節能力超過了正常的調節範圍。至於你說的那句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定義,至於如何看你自己。我覺得吧,孩子,任何人在環境中都可能被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