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與心理學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1-05-05 18:13:35

1樓:laozhang

看了一下其他答案,感覺與其問唯識學和心理學是什麼關係,不如問問和精神分析學有啥關係。

現在還有心理學學者願意把自己和哲學攪合在一起麼?

所以把哲學和「非哲學」對位,不如和(反)哲學去對位分析一下。

當然有人不願意承認「唯識學」有哲學因素另說。

2樓:

唯識學與心理學沒有關係。

唯識學是用來了解妄想的起源,用來讓修佛者消滅妄想,證道解脫生死成佛用的。

而心理學,是研究各種世人虛妄的心理思想與態度作風習氣的執行與變化,他們一般只是為研究而研究,不求解脫,不求度人。

心理學對於幫助人類消除患精神病,或是超越生死得到涅槃,並沒有積極意義與重要意義,所以現在的心理學與心理學家,幾乎沒有什麼作為,正是如此。

說到治心病,超越生死,那還是佛法最給力,萬有以心為本,

硬要說唯識學與心理學有什麼關係的話,那唯識學就是老師,心理學不過是無知的孩子而已。

3樓:覃含章

這篇講演的論點很簡單,相比陳冰教授耗費幾十年的巨著《佛教心理學》(陳冰教授言,「抄書偶有所得」的百萬字)或者《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來說是乙個綱領性的心理學正規化的科普。

梁先生的論點:佛教的基本論點:無我、我所。如何證明?即通過證明「五蘊皆空」。

那麼什麼是蘊?《大乘五蘊論》中「以積聚義說名為蘊,世相續,品類趣外差別,色等總略攝故。」-> 從心理過程上觀察,有種種觀念在時間上相續繼起,而且內容像很複雜,很混亂,但可以用論理的方法分為五類,每類都是狀態和狀態聯構而成,一聚一聚的,所以叫做聚,又叫做蘊。

(這是梁先生的推論)簡單來說,梁先生認為唯識學旨在說明五蘊皆是心理的表象,藉此來論證空性。

五蘊的現代版粗淺理解:

色——有客觀性的事物

受——感覺

想——記憶

行——作意及行為

識——心理活動之統一狀態

梁先生引經據典把唯識對這五蘊的看法簡單總結,便結束了演講。當然,必須說他的說法是非常大略的,從唯識(抑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遠不夠精密。不過,我竊以為他倒是點出了這二學比較核心的本質處。

唯一不同的在於,心理學作為一門現代科學其目的主要是對現象的歸納,而唯識學教導我們關於五蘊八識的種種道理,最終目的只有乙個:轉識成智。即修成正果,這和佛教中八萬四千法門的目標是一致的。

也因此,古有唯識宗。

哲學與心理學是什麼關係?

哲學,源於對世界的認識,因此可以說所有學科都始於此,擁有 先知 一般的地位。心理學,源於對人自我的認識,通過分離人類行為的變數去研究心理過程中的 黑匣子 所以,哲學更像是脫離了人體的存在去研究人性,思維規律本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真理。從蒼茫宇宙而起,又不止於浩渺星空,用數學物理般的公式丈量對錯,以批判...

心理學和心理諮詢是什麼關係?

魚小魚 最近在看 普通心理學 剛好可以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這是為你們準備的 普通心理學 你們以為只有心理諮詢發展和流派理論?NO,NO,NO,那價效比也太低了吧。Oh my god!剛讀兩三章,就立刻讓你感受到作為一名跨界科學學者的體驗了!你既可以學到生物學 進化 神經科學 神經元和大腦結構技能 ...

你認為哲學和心理學之間是什麼關係?

自讀榮格英文版中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認為哲學如同神學一樣是一種心理現象。並且把哲學做了分類,詳細如下 自讀榮格英文版中 哲學中的型別問題 by榮 對威廉.詹姆斯型別的分析批判 最後對尼采 叔本華 黑格爾的直覺的論斷 自讀榮格英文版中 榮格對心理學與哲學的關係的簡短闡述 步社行悟 作為乙個民間哲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