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怎麼理解?

時間 2022-01-03 00:16:05

1樓:日出日落

陰陰為陽,陰陽為陰。數學正負的關係,同樣可以解釋陰陽。

以德報德,以怨報怨,是正常的因果關係。

在大家都沒有成功的前提下,人人平等,報應公平。

如同爬山,如果你犧牲自己,讓別人把你當梯子,踩著往上爬,必然會落後於人,最後必然被淘汰。所以,別人踩你一腳,你也必然會扯他後腿,誰也不想吃虧。

在同等環境下,很難有人領先,誰都難以成為領頭羊。

於是,聰明人出現了,大家都幫助聰明人,甘心情願被他踩,以現在的犧牲,換取聰明人領先之後,幫助提攜自己一把,讓自己也能殺出重圍,獲得高人一等的待遇。

所以,甘心被踩的人,有乙個最低的底線,將來自己必須比別人高出一籌,也能做人上人,不能一視同仁,沒有區別。

聰明人說,這個沒有問題,我比大家都聰明,別人都是傻瓜,現在你幫了我,等我當了領導,保證你比別的傻瓜強,起碼你也能做官,不會一直當兵。

於是乎,你就跟聰明人站在同一戰線,忽悠大家一起「以德報怨」,最後,聰明人當了老大,跟著忽悠的人,當了老二老三老四,那些傻瓜當然還是傻瓜,只知道「以德報怨」,什麼好處也沒有撈著。

2樓:李喆

談及做人的修養,可以有兩個著眼點:一是如何做可以令自己修養得更好些,另乙個則是如何做可以令他人修養得更好些。在儒家的語境下,前者似乎可以稱之為「為學」,而後者似乎可以稱之為「為政」(影響別人,令其為正)。

「以德報怨」語出《老子》,史載孔子見老子後,有「見龍」之感慨,《論語》中又有「鳥獸不同群」的比喻。大概可以理解為孔子一方面非常驚嘆老子的修為,另一方面還是強調了自己的立場與老子還是有所不同的(也許,這就是所謂「當仁不讓於師」的一種精神)。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講,應當努力做到「以德報怨」。但既便是針對個人而言,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乙個過程,並且也必然需要一套有效的方法(有些遺憾的是,《論語》中似乎沒有提及非常具體的方法,《大學》中也只有非常概括性的「止、定、安、慮、得」等幾個階段的描述),所以,對自己尚且很難立即做到「以德報怨」的情況下,要求他人,甚至強求奢求他人做到「以德報怨」,應該是存在更大困難的。

同時,鑑於世人最容易採取的反應是「以怨報怨」,能做到「以直報怨」,已經是乙個不小的進步了:「直」是乙個人面對傷害時的,直接而本然的反應,雖然有些人睚眥必報,但也會有些人會覺得「忍忍算了」,「他也有難處,理解一下吧」,「犯不上與之一般見識」,「惹不起躲得起」等心態,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真的可以非常真誠地做到「以德報怨」。

所以,從個人修養角度看,「以直報怨」的主張,可以舒順人心的情緒,可以容納一些「以怨報怨」與「以德報怨」之間的,比較溫和的處理方式,可以讓乙個人在「以德報怨」為目標的修養過程中,給自己一些可以「歇腳」的空間,否則,強人為善,反而有可能斷人為善,這反而不好了。

從影響他人提公升修養的角度看,也可以說從社會治理與人群教化的角度看,則必須要設立「為善有獎,為惡有懲」的正反兩方面的激勵。從這個角度來說,甚至是「以怨報怨」都有其一定的正面作用:如果壞人知道為惡必遭反擊和懲罰的話,那麼,很多壞人憚於後果而不敢為惡,也是一種好的效果。

同時,如果為善的人可以得到正向的回報,那麼,人們也更願意去做好事,這也是一種好的效果。

所以,孔子對自己的要求是「以德報怨」,同時,為他人提高修養而主張「以直報怨」,聖人的修養與仁心,一同呈現。非常值得尊敬與景仰。

3樓:璠璠

直這個詞,一直也沒有解釋,

其實不論德還是怨都是一種態度,或者是一種心願。利他這是德,害他這是怨。

那麼直是什麼?

我認為這就是直接報過去,怎麼直接報?對方讓你出醜,你直接抽他的臉。不用花裡花哨,直接,直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敵意。

4樓:貓貓

我認為直就是直說的意思。

把道理和考慮說出來。

你對別人有什麼怨氣和怨恨,在當時就應該說清楚。

以德報怨,就是別人對你不好,你還對他好。

以直報怨,是別人對你不好,你說出他不好的地方,並且說出你的應對。

5樓:慎乃儉德

首先,大前提,別假定孔夫子是忒萌的聖人,說他是孔聖人也就是客氣話,不要吝嗇客氣話,該說還是要說。

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屬於箴言一類,老生常談,乙個智者一位老者對後輩的愛護和教誨。這麼理解就不會出錯。

說破了,也很好理解。

還是為了建設共同體,如果我能收編你,當然以德報怨,不以德報怨就是傻。

如果,你小子不識抬舉,當然不能這麼表述,應該說,你這傢伙實在是冥頑不靈,完全不知悔改,不可能為正義事業有一丁點貢獻,那就該怎麼辦怎麼辦吧。這就是以直報怨。

偽儒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大家要鄙視他們。

6樓:林覲心

有句話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執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第一句說的是「直」,第二句說的是「德」。

「直」是通達,自性施為,為幹之道;「德」是「直」不得行時需要變通思考,有所求,為坤之道。

「怨」不是什麼值得思考來對待的玩意兒,多浪費乙個腦細胞都特麼不值得。

孔老夫子的意思是,別人和你結怨了,那就還是該咋樣咋樣,還需要絞盡腦汁嗎?為了沒啥用的「怨」浪費這感情幹啥?浪費的這感情你給錢啊?

「德」得擺在需要的地方啊,整天想著那些有的沒的還有啥心思幹正經事兒?

7樓:晏祖南

1狗咬了你,你不怪他,還給他吃的,叫以得報怨;2狗咬了你,你給他下拉肚子的藥,叫以直報怨。選擇1的要麼偽善,要麼是真的心境修為到了接近聖人之境。我選擇2,我是俗人

8樓:熬夜狂奔

以直報怨就學血債血償,有仇必報,十世之仇猶可報!以德報怨,就是別人讓你放下仇恨,原諒你的仇人,畢竟你的仇人又不是勸你放下仇恨的人!

9樓:失言

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老子裡面有,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兩句話看似相左,其實想表達的意思並不矛盾

孔子的話很好理解,想必是說出了我們的心聲,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大家都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老子裡面來一句,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就有點讓人搞不清楚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了

難道壞人壞事做盡不該受到懲罰嗎

其實老子裡面還有這樣的話: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大意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你要去咬狗,你自己也變成狗了再品味一下莊子與惠子的對話,

當然,我們有時候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別人都欺負到你頭上來了,還要繼續裝孫子嗎?

真到了那種時候,那就替天行道!

直在其中矣。

10樓:萬俟宇

都可以。以直報怨,有時是對被告的警示教育,會讓對方改正錯誤,以後走對方向;以德報怨,有時會讓犯錯的人誤以為他做的對,從而可能犯更大的錯,無法挽回。

11樓:姜楠

簡單的說,以直報怨。

但是象很多名言一樣,這句話其實很模糊,更多的是行為合理化的藉口,而不能成為指導準則。

首先應該說明,孔夫子說這句話實際上用的是一種辯論技巧。他說如果以德報怨就無以報德,所以要以直報怨。這實際是預設乙個前提,報德和報怨不能用一種方法。

但是這個前提是不一定成立的,誰規定以德報怨就不能以德報德呢?兩者並不矛盾呀!

其次,其實這裡並沒有清楚地說明什麼是德、什麼是怨、什麼是直。比如有人罵你是不是怨,你罵回去是不是直?你不罵他是不是德?

比如我的乙個同學,對他的導師一點也不尊敬,經常散布一些導師的負面言論。導師卻讓他順利畢業了。這是以德報怨嗎?

後來導師說,本來他可以學到更多、有更好的發展,畢業後失去了這個平台,也失去了發展的大好機會,導師這又算不算以直報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這句話並沒有說報的主體,誰有權利報?A打了B,B回報又打了A是以直報怨,那麼B的兒子打A算不算以直報怨?B的親戚能不能報?

B的兒子打了A的兒子算不算以直報怨?換個場景,A是歐洲白種人移民,B是印第安黃種人原住民,那麼同是黃種人的中中國人是不是可以對同是白種人的美中國人以直報怨了?

所以「以直報怨」只能作為事後評價,很難做為事前指導。

12樓:知世分子

這個問題孔子一句話就已經回答清楚了: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第十四》 檢視注疏)

13樓:王樂平

儒家強調以直報怨,我理解是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說的。如果施暴者對你做了壞事,你不懲罰他,那麼做壞事的人肆無忌憚,會繼續害人;其他人看到做了壞事竟然可以不受懲罰,也會增加做壞事的機率,如此以來,社會失去秩序,社會上所有人都會受害。儒家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自然要以直報怨,典明正法。

道家強調以德報怨,感覺更多是從個人角度考慮的。對於乙個個體而言,別人對你做了壞事,你可以懲罰他但是寬容了他,一是減輕了你的成本,因為懲罰別人自己本身有代價,甚至代價很大(最大的代價是你心中一直憤憤不平,這影響了你的情緒,妨礙了你的幸福);二是擴大了做壞事者將來所受的懲罰。因為乙個人做了壞事卻沒有被懲罰,整體上會鼓勵他繼續做壞事,以至於最後無可收拾,罪無可赦。

實際上,以德報怨,是對自己成本最小,但卻是對對方施加最大懲罰的一種行為。

社會上對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的理解,基本上完全反了。往往認為以直報怨是狹隘,而以德報怨是寬巨集。以德報怨當然是寬巨集,只不過是對自己的寬巨集,人家首先把自己從對施暴者的憤恨中解放出來了。

當然,最高明的是自己對施暴者毫不動氣,卻依舊使他受到該有的懲罰。

14樓:務虛者

孔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翻譯:我怎麼辦,不取決於我,而取決於你。

你害了我,你翻然悔悟悔過自新,我以德報怨。

你害了我,你執迷不悟死豬不怕開水燙,我以直報怨。

你害了我,你假裝翻然悔悟實則沾沾自喜,我以直報怨。以上。

15樓:吳琮文化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對我不好,我對你也不會友善,這個是以直報怨;你對我不友善,我仍然會對你好,用仁德相待,這個是以德報怨。

應該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

黃宜賓 我的回答是 根據怨從何來,看情況選擇以直報怨還是以德報怨 詳見 悲慘世界 三個廣告牌 葉舞冬陽 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想選擇什麼就可以,以德報怨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下次繼續,以直報怨別人覺得你不近人情,以怨報怨別人又覺得你小心眼互相傷害。綜上,如果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follow your hea...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現實中我們應該如何?

以直報怨不等於以牙還牙。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私法,現在看來過於野蠻了,現代社會有法律,孔子的年代也還有禮制。孔子的意思是對待傷害我的人不要無原則的寬恕,應以社會公序良俗為準繩去處理。這個問題,其實是主席講得最清楚。1 不要像宋襄公,弄那種 蠢豬式 的 仁義道德 2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凍僵...

聖人的孔子為什麼不說「以德報怨」,而是以直報怨?

長風 幹嘛要 以德報怨 言必信,行必果。行為,不是個過程,而是要實現乙個確定結果。以德報怨會有啥效果?一定能和其怨麼?只管展現 德 事實上往往容易形成 縱容 的效果,錯誤不會得到指出和糾正,那麼一定會有更大的 怨 那麼這個 以德報怨 意義何在?趨向乙個 德 的結果,才是 德 的意義。只顧念乙個 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