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寫書的過程中,有哪些特殊的寫作習慣,或者趣聞軼事?

時間 2021-11-07 00:48:25

1樓:香草喵

李敖。都知道寫作最重要的是輸入,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

但對於健忘的大多數人來說,就算費盡精力看完了一本書,很可能不出三個月,就已經忘掉了80%。

李敖說他讀書比大多數人強。

因為他讀書不光是讀,而且是「心狠手辣」地讀。

讀到好的章節,他就剪下來,像做剪報集一樣,貼上到自己已經準備好的分好類的本子裡。

分類還很細。例如「神父」下面還有「同性戀神父」,云云。

這樣一來,當他讀完一本書,這本書也被「分屍」得差不多了。

這些書中的乾貨,都蹦到他資料夾裡去了。

這樣在他要寫某個主題時,將相應的資料夾開啟,一篇文章就出來了。

有人問,那要是書的乾貨量大、正反面都需要呢?

那就買兩本。一次拆兩本。

現代人已經不需要這樣將書大卸八塊了。我們有電子版。電子版複製貼上就可以了。

做好的讀書筆記,還有查詢功能。想要寫什麼方面,直接搜尋框搜就行了。

這也是時代的進步給我們寫作者的紅利。

另乙個參考物件是韓寒。

他讀書時也做筆記,不過他只把那些有趣的金句給抄下來。

這也造成了他的文字看起來總是一盤散沙、不成體系的原因。

但他的一些經典句子,例如「聽過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你可能到現在還印象深刻。而《後會無期》從上映到現在,其實已經過去七年了。

更乙個:

國外的,說乙個錢德勒。

錢德勒是《漫長的告別》的作者。村上春樹是他的鐵桿粉,不遺餘力讚揚他的作品,見人就安利,還說自己只要寫作沒靈感了,就去看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

錢德勒是個很缺母愛的作家,從小父親酗酒、家庭破裂,讓他缺乏安全感,因此寫出來的文字也給人一種欲拒還迎的傲嬌感,有一種像《老友記》裡的同名錢德勒一樣,既渴望關注又害怕被關注的矛盾感。

錢德勒後來找了個老婆,大他8歲,結婚後發現是自己搞錯了,原來是大18歲。不過他愛得不行。

在錢德勒的傳記《罪惡之城的騎士》中,寫了乙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還剩十天時間了,錢德勒還是寫不出劇本。導演和製片人都快急死了,錢德勒說,只有最後乙個辦法,我要喝大酒,一邊喝酒一邊寫劇本。

然後他提了3個需求:

電影公司得在錢德勒家門口準備兩輛凱迪拉克豪華轎車,隨時等著;

錢德勒每寫完幾頁,司機就把劇本送到公司。另外,司機也得隨時準備叫醫生;

電影公司還得準備六個秘書,三班倒,每班兩個人,把錢德勒的口述記錄下來,整理成打字稿。

電影公司同意後,錢德勒就開始喝了。喝到不省人事的地步,躺在客廳裡,身邊已經放著幾頁寫好的劇本。這麼連喝了幾天,醫生時不時上門來給他打一針,劇本最終寫完了,但他的健康也透支了。

他就是這麼個酒鬼,很多創作天才都是酒鬼,例如東方系列的神主ZUN,一壺酒下去,新的曲子也就出來了。

我雖然不喝酒,但在寫作了6,7年以後,我越發覺得,寫作這事就像釀酒,把看過的書和各種資料通通扔到資料夾裡去發酵,時間一到,自然就能釀出來美酒。

2樓:水霧生鏡蓮

依稀記得,早期網文(2023年)實際上沒有更新得這麼快的,那個時候別說日更4000+的慣例,就算是周更也很正常。

某個牲口(褒義),應該是血紅,天天更新好幾千字,才強迫大多數作者卷起來了,意外地為後續的網文大時代崛起埋下伏筆。

你在使用Kubernetes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roy luo k8s安裝對初學者來說也是一道坎,我把自己的安裝測試寫了個文件分享一下 Kubeadm安裝kubernetes Whyvv Blog更新 為了方便學習k8s,自己寫了個kubernetes教程,收益頗多。Kubernetes教程 Whyvv Blog 劉小龍 我們公司已經開始全面切入...

在旅行過程中有哪些感動過你的時刻?

慢慢的 每個人的關注點可能不同,但是旅行中總會或多或少的有那麼一些場景 片段 時刻,會讓你覺得有意義,這個有意義應該是指擾亂了自己的內心,與高樓林立城市生活的認知有那麼一點不同,瞬間就擊穿了自己的心理防線。記得當時在青海湖環湖騎行,前一秒還烈日當頭,下一秒就開始下起了冰雹,同行的和周圍的人四下尋找避...

在求學的過程中有什麼趣事?

趣事很多啦!可參見我的系列文章 詩人白言 白言的故事2 兩個鐵球不同時著地 這裡想借貴地說說對教育的不解之處 小學時,我語文 英語 體育等很差,只有數學好,所以總分沒高過 初中時,我語文 英語 體育等很差,數學 物理 化學等很好,所以總分沒高過,為了中考,我拼命的學英語,鍛鍊身體。好在運氣比較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