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流行三國演義醜化劉備美化曹操尊曹反劉的觀點

時間 2021-07-13 10:33:50

1樓:

歷史上劉備劍法超絕

到了演義的劉備成了像唐僧一樣處處需要人保護的戰五渣歷史上劉備一身的英雄氣,

一語不發就讓前來行刺的刺客終止犯罪繳械投降到了演義里成了需要用摔孩子這種lowb技倆來收買人心的小人這還不是醜化?

2樓:老狗識途

美化曹操倒談不上,只是曹操許多倒是劣跡沒寫出來。而劉備只知道一昧地仁義,動不動就哭,常常婦人之仁看得令人反感。

羅貫中估計是個不怎麼懂歷史的作家,三國演義收集改編民間原有的戲曲,傳說,加一些野史。毛宗崗父子更是個不懂歷史的迂腐,滿腦子就是仁智禮智信的儒家思想。

扯遠了,說回正題吧。曹操在三國的歷史上屠城記錄在第一位,三國演義就徐州寫了一次其他沒怎麼提及,有些人認為這表面是黑曹操,實際上用春秋筆法暗捧曹操。還有很多敲段都加了曹操亂世梟雄的形象,特別是他殺了呂伯奢之後的那句經典台詞,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一下子就把曹操刻畫成乙個既多疑又果斷的梟雄形象。

曹操殺華佗那段也是為了加深讀者對曹操多疑的印象,華佗說要做開顱手術,曹操多疑症犯了認為華佗想害他,把他收監處死了。而歷史上曹操殺華佗完全就是不能容忍華佗騙他,荀彧求情他還說天下鼠輩難道又不止華佗乙個,居然把全天下的醫生都罵成鼠輩了,不愧是你。然而天下醫師千千萬,華佗還真就只有乙個。

演義中很多處曹操殺人都歸咎於他的疑心病,所以有些人會覺得這就是在美化曹操。其實不然,幾百年前的人和現代人的價值觀不同,我個人認為作者並非有意淡化曹操的殘暴,而是作者只知「小惡不知大惡」。他知殺人這種「小惡」,不知道屠城掠地這種大惡。

裝x一點的話來說,作者的格局小了。

而劉備的形象,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腐儒眼裡,就應該大仁大義,一點小惡也不為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天下蒼生,典型的儒家仁君形象。

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

仁義就完事了,雄才大略什麼的不需要。矯枉過正太過臉譜化,渾身上下都寫滿了仁義二字。你既然仁義為什麼要奪同宗基業,你既大仁大義為何要娶同宗的寡婦,你不是偽君子誰是?

所以這就是「尊曹貶劉」。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瞎扯,如有雷同不甚榮幸。

3樓:葉落長安

因為三國演義劉備太完美了。掩蓋了劉備的政治能力。

乙個完美的人,怎麼可以在政治上活躍呢?

所以三國演義劉備看起來像完美的無能者。

曹操呢?有優點有缺點,在一些人看來,寫曹操優點就是美化。

這個觀點流行麼?第一次見

4樓:木下楓

矯枉過正了

歷史人物的評價永遠有兩面性,一直以來受三國演義的觀點,都是擁劉反曹的,所以曹操變成了大白臉奸臣。再加上曹丕稱帝,乾掉了漢朝,更是如此。所以後期擁護正統思想和統治階級需要,曹操就必須被踩,畢竟老曹是個真正的權臣。

慢慢的,隨著人們歷史知識深入,和正統思想的逐漸消磨,歷史人物的評價就會公正、客觀。

其實在那個年代,被視為正統的,還是曹魏。

不過現代的翻案風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也就是了。

究竟是三國時代成就了《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演義》成就了三國時代?

夏悠 是季漢成就了 三國演義 而 三國演義 成就了三國時代,知道劉徹劉寄奴等武帝的人是明顯少於曹操的,知道歷代吳國帝 王的人明顯少於孫權 皇帝 宦官 農民軍 外戚 士人 邊將 開篇的人群官吏 將帥 皇族 教主 土匪老闆的身份 庶族 財閥 門閥 軍閥 外族奮鬥的階層 合縱連橫 天子 玉璽 屯田激鬥的策...

為什麼三國演義裡以劉備的角度寫呢?

哈哈 不知對否 馬爾斯 因為古人的世界觀,如果看過說岳全傳就明白了。忠於皇帝才是正義。至少劉備一直名義上是忠於皇帝的,而且他是皇叔嘛,之後稱帝也是曹丕先稱帝。 岳如懸 情感角度來講劉備是漢室正統,羅貫中個人有反元復漢的行動,驅逐韃虜,自然對於以匡扶漢室名正言順的劉備有好感。從故事性來說,孫權屬於官家...

為什麼三國演義推崇蜀國?

博博 題主你自問自答有意思嘛?而且關鍵還答的完全不對啊!本來不想回答的,但是你回答的實在是看不下去啊。不忍直視。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羅貫中為什麼在三國演義裡那麼一面倒的偏袒蜀國,因為老百姓怕打仗 劉備打仗的時候帶著老百姓轉移 和老百姓怕打仗一分錢關係都沒有,遷移百姓也不是劉備乙個人幹過,魏吳都幹過,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