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司法原則與法律規則衝突應如何取捨?

時間 2021-06-14 22:25:07

1樓:知守

從證據上講,支援丙方。

我們要判斷遺贈協議有沒有效?

從形式上看,遺贈協議成立後,不違法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就應該有效。

很顯然,從作者表述來看,遺贈協議沒有違反法律,但是是否違背公序良俗呢?

這裡的公序良俗可以理解成巨大的道德問題。

司法實踐中通常不會支援對小三的贈予。

為什麼?因為對小三的贈予,是違背公序良俗的,也就是和我們的道德觀念不符,法律不鼓勵這類行為。

丙似乎是小三?但是兩人並沒有公開以夫妻名義生活,這也就很難證明丙是小三了。

丙照顧病重的甲,一直到亡故,這種行為和遺囑結合起來,很像遺贈撫養協議了。

而法律是鼓勵遺贈撫養協議的。

一邊是無法證實的小三問題,一邊是值得鼓勵的遺贈撫養協議,所以,應該支援丙。

2樓:袁長雷律師

先說結論:司法判例對遺贈小三行為通常認定無效。

遺贈行為的作出主體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犯規的強制性規定,但是違背了公序良俗。

法律原則較之法律規範,更直接地反映出法的內容、法的本質,以及社會生活的趨勢、要求和規律性。法律規則是指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關於人們行為或活動的命令、允許和禁止的一種規範」。法律原則比法律規則更具穩定性,法律規則一般體現法律原則精神,在具體適用的時候,亦應當遵循與法律原則不相衝突,衝突則法律規則不產生效力。

顯然本案例說,該遺贈協議暗含了遺贈扶養的意思,從樸素的價值觀來看,認為小三扶養行為獲得一定的對價應該受到支援。但其身份同時又與民法典婚姻編規定的夫妻忠誠義務相衝突,與公序良俗相違背。通俗講,壞人做了好事,如何評價的問題?

做好事,法律是鼓勵的,無論好人、壞人,但是法律禁止做乙個壞人。如果法律支援該遺贈協議有效,那麼法律將失去秩序功能。

民事訴訟中為什麼不疑罪從無?

徐涵英律師 疑罪從無是刑法學中的概念,是一種保護被告的原則。民法不涉及違法犯罪,簡單說就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對錯之分,人民法院做出最終裁定判決也提現了高度蓋然性,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做出最終結果。說疑罪從無原則又稱 有利被告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的乙個派生標準。由於現有證據既不能證明被追訴的被告人的...

民事訴訟中老賴提前轉移財產,不還錢。債主生活困難怎麼辦?

人安合和社群 建議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一旦超過了3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勝訴之後,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還可能涉嫌拒不執行判決 裁定罪。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

實際的民事訴訟中,雙方證據均有漏洞的情況下,法官的裁決原則有哪些?

民事證據的證明標準是高度蓋然性標準。在不能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情況下,一方具有明顯證據優勢即可。至於舉證責任,是根據法律規定分配的。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也有過錯推定等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 徐爾 誰主張誰舉證嘛。不存在因為原告的證據有漏洞就把舉證責任轉移到被告身上這一說。在中國,法官有一定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