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時間 2021-06-14 02:22:07

1樓:韋度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不是兩個方面,而是本為一體。我一直認為,「知行一體」要比「知行合一」表達得更準確。一件事情,只要你還沒有去做,就說明你還沒有真正認識它。

2樓:清雨洗塵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致良知,知行合一。我個人理解的心,僅僅是對自己個體而言的,其他事物包括知也是對自己的心而言。這個心,可能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或者說本性或者說天性或者說天命等自己特有的理解到的心,這個必然是骨子裡的合一。

否則就是行而不知,知而不行。

3樓:一明

這裡說的知和行首先要明白指的是什麼?

知是良知,行是良知和行為一致。

所以良知光明,一定可以做的知行合一。之所以知而不行,是說良知不光明,自然行為和良知不一致,沒有知行合一。

所以乙個良知通透,良知光明就必定知行合一。

4樓:徐蔚陽

您提到是早期的知行合一。早期知行合一要想理解1.先看《傳習錄》關於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2.不要糾結於早期知與行的字面意思。

3.知與行的間隔是私慾,真知與未知的間隔也是私慾。

5樓:蘿蔔

王陽明的「知」定義更寬泛,心裡的一切都是知。

正如你舉的例子:學生有努力學習知,但貪玩也是他的知呀,是選擇學習,還是玩,都是他的知。選擇學習的最後就好好學習去了,選擇玩的也就去玩了,總之內心是怎樣的知,外在就是怎樣的行,這就是知行合一。

但有人內心的知明明是貪玩,也玩得很開心,卻說自己其實是想努力學習、知道努力學習的,這不是扯嗎?所以叫「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還是這個例子,如果玩過了,很後悔,怎麼辦?王陽明的答案是「為善去惡」。努力學習是內心的善的知,貪玩是內心惡的知。

要讓自己選擇學習,那就要去掉貪玩,這便是「致良知」。當然誰不貪玩呢?所以古聖先賢才很重視「立志」。

立志就是在心裡立下乙個不輕易動搖的志向,並堅定這個志向,以後有什麼與志向相脖的想法出來,就要去掉。比如孔子「十五志於學」,要學那就不能玩了,想玩的心得去掉;怕學不好,那就不要怕;怕學習要花很多錢,那該花就花;怕學要大量的時間精力,那就用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學。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王陽明的致良知,該如何理解?

小蝸牛 小生不才,勉強答一下吧。致良知中的 致 字是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並且要如實做到,致 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道並做到才是 致 良知是本體之 良知 歸根到底它是一種 知 知是意之本體。就是當你遇到某些情況時或者事情時,內心難免要起意念,意之所涉該如何去做呢?就要按照良知所知去做 包括在意念為善...

如何理解王陽明《傳習錄》中這段話

漆園吏 這句話應該理解成構建意義的觀點 物的存在如果沒有被你認知到,就不會在你處構建意義 也就是心外之物 沒有認知到的事物 道理等 對你沒有意義。特別對於認知來說。 中二人 關於這個解讀,我覺得用先生自己的話作答最官方了解讀如下 先生曰 你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對曰 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 ...

如何理解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蘇打 以我掌握的哲學與宗教知識。正常的解讀是 物被解釋為 事 所有的事都是由自己來認知決斷,都由自己的心智來統攝,所以是心外無物。因為自己內心本有了認知標準,可以自行判斷對錯是非,所以心外無理。按照我自己的認知 這個說法宋代人都講了千百遍了,既沒有真理性,也沒有實踐性,不產生任何價值。王陽明只是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