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日本古詩人芭蕉的俳句「古潭蛙躍入,止水起清音」?

時間 2021-06-01 16:31:33

1樓:郭肆丫

作為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中對自然現象的表現方式其實十分平淡——古池、青蛙躍入水、水聲。但三者的微妙配合與呼應給讀者留下無窮回味的餘地。

古池是「過去」的凝結,青蛙是「現在」的活動,水聲撲通一響,打破了靜謐的世界,打破了千古的沉默。大自然的聲音滲透到作者的心靈之中,兩相交融,彼此共鳴。

而在一聲水響過後,一切又化入「無」的世界。

在我看來,這最後「無聲的」回歸正是作者禪意的體現。此句中,即有我也無我,作者在與客觀物件融為一體的同時,也已經遁入禪寂空境。這種契入自然吟自然的創作,使俳句達到了純藝術化的境界。

所以有人評價芭蕉俳諧世界的「寂」是中世文藝審美理念在近世的回歸。

2樓:蒼筠

據說芭蕉在創作這句之前,佛頂和尚與他有段對話。佛頂:最近如何度日?

芭蕉答:雨過青苔溼。佛頂又問:

青苔未生之時,佛法如何?芭蕉:青蛙跳入水聲響。

這千古俳句,中間有俳句之精確,閒寂。古池一方,青蛙一躍,咚,迴響千年,劃開心頭漣漪一圈,一圈,心中越發寂寥。極閒,極寂,枯槁,別樣之美。

無論如何,凡事隨心。只有內心才能聽到青蛙入水的那聲沉悶而清冽的咚。()

3樓:張幻

美的體驗是恬靜心靈感受到的那絲觸動。久滯的古潭死水,了無生趣,卻因為蛙輕巧的一躍,起了一聲撲通的清音。這一聲,扣人心扉,撩人思緒,作者感受到一種細微而隱約的心動。

我想,這就是那種平時在身邊發現美的事物以後嘴角微微抬起,心底暖暖的那幾秒所感受的煥發新生的幸福感覺吧。

現代人是怎麼準確理解古詩文中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

Charlie 這就是詩歌鑑賞題目了emmmm.一首詩肯定有意象和情感,某些意象有特定的情感,例如,酒,大多數在詩歌裡代表情感就是愁,比如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水,大多數也代表愁,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花自顧自的掉落,水自顧自的流,而我的愁絲毫沒有使他們為我停止,這就是一種...

現在還有很出名的寫古詩詞的詩人嘛?

一年半 微博上關注的乙個人,陶短房,看其微博,似對詩詞很有研究,他曾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少有的有規律可循的東西 另,他和上面有個答主答案中提到的添雪齋互相關注的,他偶爾會貼出新填的詞,每次都會艾特固定的一堆人,其中就包括添雪齋。題主可去關注一番。 沈牧之 添雪齋。行香子...

如何理解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火車》?

這首詩沒有給全。全文如下 火車 余光中譯 去什麼地方呢?這麼晚了,美麗的火車,孤獨的火車?淒苦是你汽笛的聲音,令人記起了很多事情。為什麼我不該揮手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親。去吧,但願你一路平安,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同樓上的答主一樣,這首詩最後兩句其實是祝願,即詩人祝願火車一路平安,橋都堅固,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