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過程中,如何區分修行和修法?

時間 2021-05-07 02:19:44

1樓:美玉

學法不修行不得成就 ,修行不學法不生道力。修行是以佛陀為楷模,修正自己的行為,學法是佛門的加行、正行、結行,圓滿的修持。請恭讀《學佛》寶書。一切知見以寶書中的法義為準

2樓:一滴之雨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菩薩

修法是每日功課,誦經持咒和佛菩薩聖號

修行是身體力行,是實修,釋迦牟尼佛教你去做的任何一件事。

例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提到的毛髮沙塵等許、一毛一滴、一沙一塵的善事,也就是日行一善,哪怕善事像毛髮和水滴、像灰塵和沙粒一樣大小也要去做;常思己過,每日三省吾身;常觀照己內心和行為;還有斷貪嗔痴、持五戒、斷五辛、修十善、放生、布施、代佛菩薩傳法等等等等,都做了或你能做的就是修行。

再補充乙個,修行不可食酒肉五辛,這就需要自己有套鍋碗瓢盆,我持五戒斷五辛有一陣子了,一直沒有自己的鍋碗瓢盆,最近才添置。遂領悟到,自己買菜、做飯、收拾碗筷,刷碗筷就是修心,因為修行本就是修心,所以生活無處不修行。

3樓:偌水簫遙

這個叫做修法

這個叫做修行

這個在學的時候,就是修法,學會了,並且去做了,就是修行。

4樓:sahika

學佛是修心的乙個過程,目標是明心見性最後成佛。

修心的過程是先發願菩提心,後行菩提心。

無論是修法還是修行(無論是念經持咒等各種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不離菩提心,是走菩薩道的人應該做的。

5樓:痞子書生混長安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不以解脫,或者不以明心見性為目的的所謂修行,都不叫真正的修行。這句話,不知題主認可否?若認可,接著往下說。

確立了目標,然後是方法。找乙個適合自己的法門,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密,一門深入,行起解絕。

實際上,若是對修行的目的還沒有很清晰明確的認識,也不妨礙題主找乙個適合自己的法門來實修。但若是目的不夠堅定,實修很容易被放棄,沒什麼效果,反而打擊自己的信心,這樣的修行人,為數不少。能在迷茫、困難、或者平淡無奇、看不到希望的過程中,還能咬著牙堅持下去(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時間長短也是各不相同),而不是今天高興了多念念佛,明天有事,或者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太好就不念了,這本身,就是信心堅定的表徵。

也就是說,實修,最關鍵的,是堅持。

至於如何區分修行和修法,題主若是已經開始心無旁騖、一門深入的實修了,這樣的問題,其實壓根就不存在。

6樓:Nobody Frank

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要麼是不願用功,要麼是不知道如何用功。

不願用功就要靠自己去變不願為願了。

不知道如何用功,那就用功在自己的身心,用功在熄滅自己的貪嗔痴煩惱,用功在自利利他,用功在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7樓:Dalia

一切都在修行中

僅摘錄部分,具體見文後鏈結,願您信願行,實修實證

雖然說禪定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但是禪定確實需要先有長坐不起的過程;

雖然說合掌不是併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但是學佛確實要從孝根入手;

雖然說念佛念咒不是追求聲音數目而是清淨心地,但是念佛念咒確實先要累積一定量的數目;

雖然說叩拜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但是叩拜確實先要經過十萬大禮拜才能有所感悟;

雖然說清淨不是摒棄慾望而是心地無私,但清淨確實要先做好五戒十善;

雖然說信佛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踐行無我,但信佛確實先要從聞思修開始。

持誦《金剛經》的道友我也一樣的,要從有開始一步一步入空,切莫只落在名相上,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空有不著是為般若。《金剛經》實證實修,走一步就有走一步的境界,再回頭再持誦又有另一樣的感悟,一層層的圈圈拋開了就上一層層台階。

(佛教只是個佛教,佛法是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都在修行中。

修持《金剛經》更要入世經歷各種酸甜苦辣才能有所領悟各位自己的金剛心,不能把持誦與生活分開,佛法在世間吶,佛法不在山上不在寺廟裡,既使是自了漢你還得入世行菩薩道。一旦發覺我們地基鬆動了,要抽出時間去孝順雙親,要尊師重道,要發誓改過自新,人成即佛成吶,或在十齋日誦讀《地藏經》,或每天虔誠持誦千遍"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名號,再來虔誠持誦《金剛經》,再把誦經感應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在初發心時不退轉。

---光明禪師開示十五

「修行之最殊勝訣竅」

8樓:佛教人生智慧型

修行是按佛的標準來修正自己的言行行為舉止的過程,而修法包含儀軌、觀想、手印、咒語等等。學佛不修行不得成就,修行不學法不生道力。

9樓:七非先生

維摩詰經》有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不管你是哪一類的眾生,無論你是大人、小孩還是男人、女人,都是各隨其解,隨類各解,各取所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換句話說,對牛最相應的道叫草,牛吃草很快樂,給牛吃肉的話,它是不吃的。對於老虎也是這樣,你說吃素好,逼著乙隻老虎去吃草也是不行的,因為和它不相應,它吃肉就是它的道。

這裡修習的法門,學習的方法,沒有對錯高下,皆為觀機逗教,因病予藥。

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得解,沒有固化的標準,只有智慧型的成長。所以無論修習什麼法門,我們的核心定義叫不為定義知識,只為啟發智慧型。

——摘自七非先生社群答疑解惑

10樓:易心股道

我給你乙個最簡單的比喻。

修行就是淨化。人在每種時間尺度上遇到的事,對人都有影響。積極的使人愉悅,消極的使人不爽。

為什麼會有不思善不思惡呢?就是因為這兩種說法是對立的,對立也是一種影響。所以要徹底消除惡,就是連善也消除。

畢竟,善惡是在人的立場上設立的。

然後就有了那個著名的公案,「念佛是誰」?這是把你的人的「我」也「消除」,沒有「我」也就沒有了善惡,積極消極等一切對立的成立因素。

念佛號的,經書中有說「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就是以佛號代替「我」,去消除「我」這個立場對你的影響。所以修法就是「淨化」的方法,修行就是「淨化」的過程。念念佛號,讀讀經書都算是修行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有修行的那個狀態,去除「我」,去除對立,才是真正修行的過程。

11樓:張和

修行和修法名字有不同,也許有理論把兩者詳細區別,我之前沒有關心過這個問題。無論覺得自己是修行也好,修法也好,都是為了調伏自心。只要自心有改變了,貪嗔痴在減弱,脾氣越來越好,對人對事越來越調柔,這樣就對了。

同樣,無論形式或形象上做了什麼,如果內心的貪嗔痴沒有減弱、對人對事沒有一絲一毫的謙虛,那就什麼都不要不是。

12樓:

首先: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選擇何法總在宿世善根和今生遇緣不同,因此不可毀謗任何法門,甚至是其它外道宗教均不可毀謗。

然而雖法法契理,契機就有差別了,如同乙個醫生,雖有許多藥方,但對於單獨乙個病人,必須對症開方,對症下藥才行;佛法亦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全部去學去修,則如同將醫生全部藥方上的藥一同去吃,結果只能是一命嗚呼,死路一條。現在時處末法,佛已不在世,法門經典都在,如何選擇,如何取捨是頭等大事。

其次,論修法。選擇之後,則就是一門深入了,專心專注,長時薰修。每天必須有定課,天天不綴,時時不忘。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此九字真言為修法的關鍵。

最後,論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行為包括身、口、意三個方面,所謂身

三、口四、意三,所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修行源於其所修之法,如果所修之法達不到修行之目標,則不是法門不契機,就是行人修錯了,最可憐的是選擇的法不是正法。

總之,無論何法,均是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樞紐即是觀照,亦即修行。非觀照自身,無以修正自身;非觀照自心,無以修正自心。學佛行人,不可不知。

而其基礎即是依所修法之文字,其歸宿即是證諸法實相。

13樓:初見

只聽說過修行,沒聽說過修法,孤陋寡聞了。

平時看看經書,念念佛,當然算修行了。聞思修是佛子行。聽法,看經,都是聞法嘛,聞所行慧。

14樓:

首先肯定一點,平時念佛號,讀經書,這都算修行。

如果你把修行和修法放在一起,那修法就應該是你修行的法門,也就是一種傳承。你依照法門去行六度萬行,那就是修行了。

那麼,就法門來講,你首先得有乙個目的,圍繞這個目的你有乙個修行的次第,這就是傳承。

比方說,淨土宗的目的就是往生西方淨土,其傳承就是信願行三字,由信啟願,由願導行,這就是次第。

15樓:釋尊子

一樣的,修行需要磨練,所以也叫修煉。在生活中鍊心磨性,斷除三毒五蓋就是修行。修行也叫梵行,特指禪定。通過禪定解脫,達到涅槃,是無上梵行。

16樓:閒人

應邀修法就是對適合自己根性或喜歡的法門進行修習。

修行是指明心見性後,悟後起修。所謂的修也是無修而修。這才算的上真正的修行。除此之外都是盲修瞎煉。

17樓:中二知

如果你說的法是方法的法,那這是個有水平的問題。如果你說的法只是佛法的法,那就是個普通問題。

先回答問題。對於有的人,是修行。對於有的人,不是。

修是努力、修正,法是方法,行是使用方法達到目標的過程。

有人站著,說是在練武。有人劈柴,說是在練拳擊。有人站一輩子不會武,有人劈柴一輩子不會拳擊。

站著和劈柴都只是方法,只有知道了要到達的目標和所有方法的用處,將方法集合起來,那才是修行。

為什麼修行?為了福報?快樂?還是離苦?目標不同,使用同樣方法的竅門就不同,需要的方法集合就不同。

不要把念佛練成了單口相聲,不要把抄經練成了書法家。

18樓:

我以為,念佛與讀經都不是修行,念佛和讀經書只能說是做功課。修行,是依佛陀說法,把發菩提心,四無量心等等落實到日常的三業中去,使自已的三業符合佛菩薩的行持。修法,是修佛陀傳下來的法。

如念佛法門,禪修法門等等。有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

修行是為了修正日常三業行持符合佛菩薩的條件。修法是為了通過修法深入定境實證般若,得了生脫死。修行是修法的基礎,行沒有修好,修法就得不到清淨和受用。

19樓:

念佛號、讀經書,不是修行。

修法就叫修法,修法不是修行。修行是大悲菩提心、戒律等的實施。

修行是學佛陀的行為,學佛的一言一舉一行;學法是學佛的具體傳的一種法,一種本尊的修持之法,凡是一部完整圓滿的儀軌法,是帶著加行、正行、結行。

又如,有的人認為坐禪是修行,這也是錯誤的。參禪打坐不是修行,那就叫參禪打坐,那是去體驗自性的滋味,由體觀達悟明心見性之諦,也許還體驗不到。或者去體驗法理勝義的真諦,有的人還體驗不到。

而修行完全是兩回事,坐禪是依於修行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就六度而言,也只不過六分之一而已,還有五個部分未涉及呢。修行是要去實際面對眾生,面對心靈,依佛行舉去做的。

學佛過程中如何破除自己的功利心?

心靈樂園 現在很多人念佛 誦經,修行,吃素都帶功利心。上至知識分子和商人,下至農村裡的老太婆,包括很多居士都是修人天福報的。為什麼學佛?為什麼受皈依戒?為什麼受五戒?都是為了健康長壽 工作順利 事業有成 孩子們能夠順利地考上大學 能夠找到很好的工作 這是不是學佛呢?佛沒有這樣做過。我們都知道,自從佛...

學佛過程中怎麼自覺,欲?怎麼發現是不是左肩換右肩?

qrh1980 先以善法譴除惡法,然後再放下對善的執著 達到超離世間善惡,是非,黑白,美醜,對錯等等二元對立的境界 這是一種出世間的境界。 鶴舞雲霄 自覺是佛的重要性標誌,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自覺就是指自己覺悟出佛法,當今這佛剎只有釋迦牟尼一人,你是照著他覺悟出來的佛法修行的,何來自覺呢,你是被龍...

學習過程中如何避免覺得無聊和很累?

迷途知返的行者 如果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能按照方法解決,那麼世界上的人就真的只能靠出身來優勝劣汰了。這個動力自己去找。有的人喜歡看書,不看書就覺得無聊。學習這事還是有一些天賦的。 可為職場 首先需要肯定您能看清差距,追求卓越,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職場態度。態度決定成敗,您嚴格要求自己 奮發圖強的態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