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鄧曉芒的學術水平?

時間 2021-05-06 11:56:11

1樓:二球懸鈴木喵

挺好的啊,鄧曉芒先生花了近十幾年時間講《精神現象學》,還搞德文原文的翻譯。出書都出了很多本。很厲害。

寫了《文學與文化三論》,什麼靈之舞,人之鏡,靈魂之旅,做了中西文化的對比研究。

這對於文青很有幫助,能夠為文青澄清文學藝術的前提,使他們不再魔怔和迷茫。

他搞的那些東西雖然不一定全都對吧,但中國也沒幾個比他更懂,他做的工作已經夠了。

他以前還說要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但是他現在已經很老了,不知道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搞完。要說缺點吧,大概就是他老人家真的相信有普世價值這個東西。

2樓:快樂三劍飄

所有建立在巨人基礎之上批評巨人的都是耍流氓。

乙個譯本花10年,你看乙個漢語純批需要三個月,剩下9年可以挑錯,當然能挑出來不少。

人家的水平要放在歷史環境中檢驗,你那十年可能連都活不下來,還談什麼學術造詣?

劉放桐的書被撕了多少次,推了多少年才出版?稍微讀過一點書的人都應該看過70年代前出版的那些序言中幾乎都帶有「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唯心主義反動哲學」的字樣。

感謝環境,不要誇大自己的水平。

3樓:喪到深處就是燃

想起來某位老師上課談鄧曉芒,黑格爾讓哲學說德語,鄧曉芒表示他要讓哲學說漢語。這位老師表示自己看完鄧曉芒的雄心壯志激動壞了,買了鄧曉芒的所有書,結果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沒等到,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等到了……

4樓:lanxia5755

一、應該是我看到的目前國內研究康德和黑格爾學術水平名列前茅的學者之一,特別是對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研究,應該是很有水平的。但還沒有超越黑格爾達到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深度。

二、鄧先生對中國先秦哲學研究不夠,所以在進行中西哲學對比時,有時會出現一些讓人覺得不應該出現的問題。

三、對當今自然科學知識掌握不夠,還難以支撐起鄧先生對辯證法研究的思想深度。

儘管如此,要研究黑格爾和康德,除了看原著,鄧先生的著作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5樓:楊學志

鄧老師研究了一輩子康德。

康德哲學晦澀難懂,他做了很大的努力想給別人講明白康德,但從來沒有懷疑康德可能是錯誤的:

自康德開始,哲學退化成為神學,不講邏輯,轉而成為咒語,就讀不懂了。跳大神,一般人確實跳不了,需要接受專業的跳大神訓練。 康德是近代哲學神秘主義的始作俑者。

為什麼這麼說,看如下兩文:

掰開了揉碎了,說說二律背反 - 楊學志的文章 - 知乎

楊學志:掰開了揉碎了,說說二律背反

依照休謨的認識論,1+1=2的根據是什麼? - 楊學志的回答 - 知乎

假如有人問休謨,1+1=2 的根據是什麼,你覺得休謨可能跟他展開怎樣一番對話呢?

6樓:天為人綱01

只會為別人的哲學寫什麼句讀的人只能說哲學史家。等到鄧曉芒不寫什麼別人的哲學的句讀,而是堂堂正正寫一本哪怕是類似黑格爾或海德格爾的高階胡說的偽哲學著作,再談他的學術水平吧。當然以他的年齡,我估計肯定沒戲。

既然他只會寫什麼句讀,那我建議他還是為我的上帝永恆創世論做句讀吧。句讀活人寫的東西難道不比句讀死了兩百年的人的著作更有意義嗎?

7樓:「已登出」

囿於意識形態不過是在跟自己的影子在搏鬥。

偶然讀到其無端抨擊百家之言,才知道其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其中論據錯謬,法家竟出自儒家,而且不過是引用別人的觀點,沒有經史的根底,竟敢發出如此駭人之論。

而鄧曉芒把百家爭鳴解讀為一種邀寵,更為佛教寺院經濟站台,足證其對政治一無所知。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就在於實踐和分析的區別,西方哲學最大的貢獻就在於為科學的存在和界限確立了基礎。

而馬克思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西方哲學拉入人間,雖然如此,但整個西方在疫情面前仍不堪一擊,仍陷入自由主義的泥淖無法自拔。

乙個人如果潛心學術,何必帶有如此情緒化的表達?既在此又在彼,不是進退失據?談何學術精進?

睢睢盱盱,其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8樓:unkonw

本人作為乙個打醬油的化外之人,在看了幾頁回答之後忍不住想說記句:

1.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把」怎樣評價鄧曉芒的學術水平?「變成了」鄧曉芒的學術水平怎樣?

「,諸公的項上人頭都在思考哲學,而且一些人還提到了分析哲學,怎麼閱讀理解跟我有如此大的差距?我嚴重自我懷疑了。我目前只看到@飛奔的馬達/提到了以是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作為乙個參考的標準。

(」怎樣評價A「=」A怎麼樣「)雖然可以作為乙個觀點,但諸公在發表高論之前是否做乙個起碼的說明呢?

但如果(」怎樣評價A「=」A怎麼樣「)成立,那麼推論之,豈不是我怎樣評價你你就是怎樣的人嗎?

」怎樣評價A「究竟是乙個什麼問題?究竟該做何解?我很茫然。

2.如果把鄧曉芒去掉,那麼問題更普遍化變成了」怎樣評價學術水平?「。如果確定乙個統一的標準,以此標準衡量所有的學者的學術水平,不知道是否可行?

3.「怎樣評價A的學術水平?」這個問題本身成立嗎?

我也在疑惑。歧義之一就是:如果從形式邏輯出發,要麼學術有水平,要麼學術沒水平,學術水平如果成立,以通常的理解來說,意味著學術水平被量化了,從0-100,從A-D,以此類推。

但學術水平可以被數位化嗎?

鄧曉芒研究的是哲學,如果學術可以被量化,哲學作為學術之一,那麼哲學也就被量化了。問題就是,哲學可以被量化嗎?我更疑惑。

個人還停留在聽鄧曉芒演講的程度,用D的話來說,就是那些需要自我啟蒙的人,談不上懂哲學,但各位的回答實在不敢恭維,如有冒犯,敬請諒解。

9樓:瑤瑤

相對封閉狀態下的中國早一代學人的典型,在比較動盪不利於學術的時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開始接受正規學術訓練的年紀太大,文革時期的自學琢磨出來的一套東西對他影響太大(還有那個時代下馬克思的影響),可以說是半民哲模式成長起來的。

不過好處就是相對封閉的環境下,有一種自立門戶的這種自信,缺點是完全沒趕上這段時期國外學界的成果,他到現在對於一些重要的二手資料都是比較不屑一顧的,去搞他的什麼句讀(最近還把手伸向了海德格……《築居思》句讀),順便提一下,他的句讀系列武斷、片面、和強行的地方太多,非常不建議去看,至於德文翻譯水平我覺得OK,親自校對過CPR的各版本,他的版本明顯更好。

至於這個人怎麼評價呢,我覺得他把自己定位於乙個類似於黑格爾青年學派學者的角色,他的思路和他自己搞出來的「自否定」哲學是接著黑格爾和馬克思的思路走的,在當今這麼乙個哲學主流中,死抱德國古典,可以說是相當落後了……

10樓:Jiwei Li

武大畢業生答一發,當我和鄧老師都還在武大時,聽過他不少講座,通過出版物對鄧老師思想有所了解。

簡單說鄧老師更多應該算是一般文史哲研究者,還達不到哲學家的程度,這也是由他的成長經歷和學術背景決定的。哲學在現代意義上指精神思考的高度總結和表達,而鄧老師的學問總體還是記問之學,沒有到哲學或思想的層面。

比較引起爭論的是他的啟蒙情結,但須知啟蒙必定是基於民族固有思想和語言之上的一種意義的再造,且啟蒙思想家多為全才通才,與鄧老師完全西化以翻譯見長的學究路子注定南轅北轍。

11樓:哲學為何p開頭

1、康德:本體「非 Noumenon 是」論;

2、大道至簡,要麼懂要不懂,不能絲毫 non 只能 yes :

3、不能太苛刻:很多人喜愛鄧老師的翻譯,我也曾經很崇敬,但讀不下去。

4、秦漢以來,生來賤骨頭,公孫龍、惠子的後裔大多都應該是弱勢群體,鄙人世世代代似乎也都是弱勢,不然如何曾經淪落為野人?

12樓:

沾點兒邊的外行人湊熱鬧一答。

他的譯本是國內翻譯過來的哲學書裡面我唯一能順暢讀懂的。

感恩鄧老師救我於水火的每一節必修課(x

13樓:老彭

離開儒釋道(包含祖國醫學),還有其它哲學嗎?

小孩子過家家罷了。

哲學必須包含三要素,即天(宇宙以及規則)、地(大地及萬物之性)、人,缺一不可,哲學的內容,就是指出這三者的關係,以及指導人類如何去做,才能使得這三者關係能夠更加融洽。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儒釋道(包含祖國醫學)的起點,就是天人合一。

而西哲的起點,是「我」。

在小我的立場蠅營狗苟,大談哲學,豈不可笑?

14樓:

我個人並不承認任何哲學學術的合理性(毛中特除外)。

關於鄧曉芒別的我不想說,但是他舔狗的本質真的是暴露無遺。

我幾天前隨意瀏覽了鄧曉芒關於霍金的一篇文章,嚴重懷疑鄧曉芒的智力有問題。

而鄧曉芒的原文則是這樣的,「從書中我第一次得知,科學家霍金最為推崇的哲學家不是那些當代喧囂一時的科學哲學家和邏輯實證主義哲學家,而是古典的思辨哲學家康德。霍金認為,科學的職責是追問「怎樣」,哲學的職責則是追問「為什麼」;但現在的科學哲學沒有跟上科學理論的進展,背離了自己的職責,惟有康德哲學代表了「追問為什麼」這一偉大哲學傳統;而維特根施坦所代表的語言分析哲學在霍金看來是「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以來哲學偉大傳統」的「墮落」(第2、57頁)。」

智力沒有問題的人都看得出,其實霍金是在貶康德和亞里斯多德,而對維根斯坦頗有認同之感。《大設計》中所說的「哲學死了」也只是對維根斯坦所說話語強化了語氣而已。對於康德,霍金在《果殼中的宇宙》和《霍金講演錄》裡也提到過多次,但幾乎都是作為反面教材來批判的,霍金指出康德的哲學是建立在牛頓的靜態宇宙框架下的,而且康德也只是憑理性的思辨卻沒有通過觀察。

(「換句話說,就是根本不管宇宙的觀測。畢竟也是,在乙個不變的宇宙中,有什麼可觀測的呢?」《霍金講演錄》第九章)更好笑的是,鄧曉芒還說霍金認為科學哲學等跟不上科學理論的進步,當然,科學哲學確實跟不上科學理論的進步,但霍金在這裡主要是針對哲學傳統,即亞里斯多德到康德以來的哲學傳統的墮落,主要是因為這些形而上的哲學家根本就理解不了科學了。

鄧曉芒的理解能力我也是服了。

這篇文章是鄧曉芒在2023年以前寫的,那時候霍金還沒有說哲學死了,當他出版《大設計》的時候,開篇就說哲學死了,對哲學的蔑視更加顯露無疑。鄧曉芒的這個案例也讓我想到了很多男女之間的追求失敗的經典教訓: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我們個人存在的時間都極為短暫,其間只能探索整個宇宙的小部分。但人類是好奇的族類。我們驚訝,我們尋求答案。

生活在這一廣闊的、時而親切時而殘酷的世界中,人們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斷地提出一長串問題:我們怎麼能理解我們處於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執行?

什麼是實在的本性?所有這一切從何而來?宇宙需要乙個造物主嗎?

我們中的多數人在大部分時間裡不為這些問題煩惱,但是我們幾乎每個人有時都會為這些問題所困擾。 按照傳統,這是些哲學要回答的問題,但哲學死了。哲學跟不上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現代發展的步伐。

在我們探索知識的旅程中,科學家已成為火炬手。」——《大設計》第一章《存在之謎》

如果霍金看到鄧曉芒用他的哲學觀點對霍金的宇宙學大發厥論。各位網友可以猜一下,恐怕不僅僅是鄙視那麼簡單了吧。

怎樣評價鄧曉芒先生?

大哥大 鄧曉芒的核心批判是說中中國人所謂的赤子之心的虛幻之處。實際上他是想說中中國人蔑視崇高,推崇那種不帶任何社會成分的自然。但我始終不明白的是,這一句話就能講清楚,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用了好幾本書,好多理論來談這個不太重要的問題,是不是真的與社會脫節了。 哲學為何p開頭...

如何評價鄧曉芒的《 精神現象學 句讀》10卷本的工具性價值?

麵條 對於初學語文的小學生而言 新華字典 重要麼?鄧先生寫句讀本身就是當做 字典 式工具來寫的。看上面有些人,淨在整那些有的沒的,除了秀秀優越感以外,有任何意義麼? 哲學為何p開頭 1 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 精神現象學?2 如果作為專名,就像黃世仁的 仁 並不不能說明這...

買一本鄧曉芒先生的《純粹理性批判 句讀》,還需要另買一本原文《純粹理性批判》嗎?

哲學為何p開頭 1 回答是肯定的 2 補充,你還得再買一本外文版 未必德文 3 原因在於,鄧老師所說的康德,是西方哲學在中國的康德,而不是西方哲學在西方的康德!4 如果理解西方哲學在西方的康德,你得看原文原著或外文譯本,而不僅僅是漢譯本 即使是現在開始全身心研究,到了100歲時,如果你還沒有徹底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