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中 「心」「意」「識」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5-31 13:44:23

1樓:林先生

心是未來的,意是過去的,識是當下的。

在唯識學派認為,心是集聚的。

心如果從廣義來說,是包括八識。從狹義來說,指的就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眾生無始以來名言熏習而成,反過來又變換出假象。

所以他是名言的堆積,也就是符合集聚的特定。

意有兩個意思,

1、恆審思量

2、相似相續

恆審思量指的是,末那識,不斷執著阿賴耶識(唯識新義認為是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見分,就是哲學上的認識主體)為我(我執根源)。

相似相續指的是,作為意識的意根存在。也就是意識之前所滅的意識,就是意識現在生起的所依。

所以意是滅亡的,是過去的。

而識是當下的。在瑜伽行派中,識有辨別識和了別識之分。

辨別識,指的是識的用。了別識指的是識的體。

當以一種抽象狀態,客觀描述識是存在(幻有存在),就是做了別識。

當以一種識的執行,那麼就是辨別識。

在佛教認為,根,境相互和合,才能產生識。在唯識認為,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其根。阿賴耶識所生的假象,並且意識遍計所執於假象,就是其境(法執根源)。

兩者和合,產生認識。(這一點是和原始佛教所不一樣的地方)

瑜伽行派的識和原始佛教的識,是不一樣的。瑜伽行派的識,本質上不能歸屬於五蘊之中。他是離言層面的。

以此達成唯識無境的根本目標。

2樓:齊天大聖

三者是一體的,都是指六識(唯識宗指八識),只是從作用的不同角度給了三個不同的名稱。心是指可以綜合運作的主體,意是指連續不斷的相續性,識是指識別能力。

心在古文中的解釋是」集起」,集就是指集合起來,或者大家召集在一塊兒,起就是指執行起來,工作起來,連起來就是指綜合運作的意思。比如佛教中分為心法心所法,心法就是指六識,心所法就是指六識所產生的心理作用,可以讓心理作用(心所法)綜合運作的主體就是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識,所以佛教中也把心法稱為心王,因為心法是心所法的王,可以把心所集合起來並使之工作起來。

意在古文的解釋是「等無間」,或者也叫「思量」,等無間是指連續不斷的意思,通常用來形容識的相續性,比如任何乙個識都是前念緊接著後念連續不斷的形成心流,這種相續性就是指意。思量本身也包含了等無間的意思,但是思量還有另外乙個含義,就是我們常說的惦記著,思指思慮,量指度量,白話就是指連續不斷的惦記著,所以也有等無間的含義,但是我認為用等無間來解釋意比較合適,因為惦記著本身也算「了別」,也就是指識的意思,所以單純從意的特點講,還是應該指「等無間」

識在古文的解釋是「了別」,就是指了解識別的意思,意思比較簡單,就不例舉了。

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重慶麓沁心理諮詢 意識是負責維持我們與外界聯絡的功能 一簡單地說,就是讓我們從外界收取訊息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處理 做出響應等。當你在看 聽 說和思想時,同時你又知道你在看 聽 說和思想,你便是在運用你腦中的意識部分了。而同時維持你生存的種種功能 經驗 記憶技能等工作,都是由你的潛意識來完成,而且正在...

意識與認知的區別是什麼?

意識 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強調被反映者 客體 意識 物質 認識 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強調反映者 主體 認識 實踐 董增強.高中思想政治知識大全 M 長沙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中年油膩居士 我覺得認知是知道這個事物是什麼,事情怎麼做的,我該怎麼做,而認和知也是分開的,認是先分辨出來,...

學佛學道的最高境界分別是什麼?

與奪而招放 此諸菩薩,以智慧型相應,於一坐處,能動十方一切世界 於一佛土,遍能莊嚴諸佛世界 曉了莊嚴一佛世界,能現一切諸佛世界 於十方世界諸如來眾,能現一如來眾 於一如來眾,能現十方諸如來眾 曉了說法無中無邊 能於自身,現一切眾生 於一佛身能現多佛,於多佛身能現一佛 能令自身現十方世界,曉了三世能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