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曹全碑,感覺無法進步,甚至感覺越來越俗氣,臨帖得時候很多細節無法發現,求大佬指教。?

時間 2021-05-31 10:32:20

1樓:東方龍123

要點:飄逸而忌輕飄、娟秀而忌姿媚、舒展而忌纖弱、灑脫而忌隨意、溫婉中宜含骨力、秀麗中宜顯典雅。圓筆為主輔以方筆、因字朔形而避方形以防失其風神。

2樓:只送大腦

五個月前的寫的太滑,行筆草率。五個月後的進步還是挺明顯的,也有自己的認識,有一定風格了。

只是臨帖,最重要的是要像,既要形似又要神似,形神兼備就是好臨摹。你近期臨的飄逸有餘,而沉穩不足。近些年將隸書,尤其是曹全這類舒展秀麗的書體,進一步發展出長袖善舞的飄逸感,這種寫法較為流行。

但只是部分筆畫上寫法的嫁接。曹全原碑也舒展也秀麗,但並不飄逸,而是穩。

因此沒細看或曹全碑的,看到您的習作會覺得比較順眼。間架結構都比較勻稱,用筆隸書特點也比較明顯。

但仔細讀過曹全碑的,會覺得部分筆畫原帖寫的比較平正,而您波折略大。

部分出尖效果的筆畫,原帖運筆應該不快,慢慢提筆收尖,或小幅回鋒,如長橫,短橫,捺,豎畫等。而您臨的輔的豎,宗的橫等字,收的太快,貌似有甩的動作,收的略細略尖。

張,長,該,氏等字捺或鉤運筆沒穩住,按的太早,導致中段粗肥,提的太快,導致收筆太尖。

我不認同寫字筆筆回鋒,筆筆中鋒,但篆隸貌似都是筆筆中鋒,雖然收筆不見得都要回鋒,好多時候也是逐漸提筆直接收,但起筆幾乎很難見到露鋒入筆的。最常見的是逆鋒畫圈繞動入筆,或逆鋒方切入筆,那怕是部分撇畫起筆細收筆粗,仔細觀察那也不是露鋒入筆的,而是逆鋒畫圈圓入筆,再逐漸加粗。露鋒入筆,起筆階段筆毫沒有鋪開,總是在開頭階段顯得無力,行筆階段容易晃動或是拖筆的感覺。

總體說來覺得您這幅臨帖運筆速度略快,個人認為寫篆隸書體,用較粗糙吃墨較快的紙寫比較合適,運筆時有摩擦的沙沙感,這樣筆畫比較有力道和質感。這些細節處理一下,應該會更耐看一點。

一點愚見。

3樓:殺齋主人

您這個不是造型和細節上的問題,而是用筆的問題。

您目前的線條少骨力,再加上眼界高了,所以總感覺缺乏曹全的俊逸秀潤之氣。

多練練用筆吧,可以臨臨禮器碑。曹全先放一放。

4樓:高仙芝

楊淮寫的好。錯落承接好

可能寫曹全的時候好筆畫注意的比空間多吧,曹全看起來像清秀一路,寫大了看,觀賞者會不會更注意線質呢?

大字的線條可能傾向於簡單化,更中鋒?

如果簡化為懷素一類的線(他的線也很難,至今寫不像)會不會更凸顯空間呢?

上次曾翔的大字展,看的很過癮,簡單的線,反而很剛猛。或許曾老師本來就是率性灑脫之人吧。

兄台是不是心中有包袱,給我的感覺是放的不太開,意外的東西少了一些。或許古人說的散懷是不是就是這種情況呢?

孫過庭說:偶然欲書。應該是強調情緒吧,那麼按照孫氏的說法,寫字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比較放鬆,有書寫的衝動比較好呢?

我聽說,漢隸的方比較多,兄台是不是要加一點方呢?

後學胡言兩句,不足之處方家莫怪。

5樓:張灝

用筆有大量的偏鋒,也就是筆畫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以豎、撇、捺較為嚴重,這樣的筆畫就沒有立體感,沒有做到筆鋒常在點畫中行。

在一筆寫到一半時停下來觀察筆鋒偏向哪一側,再行筆時調整筆的角度使筆鋒回到中間,反覆練習,意義重大。

6樓:

隸書的靈魂是「中鋒行筆」,一定要用筆如用刀,腕穩鋒利,入木三分。

行筆要慢,執筆要穩,順峰而下。用碗力帶筆鋒,筆鋒轉方向的時候一定要屏息凝神,要寫的婉轉一點。

嗯……站著懸肘,腕上掛個石頭,練習。

一般人寫字仿不好,基本都是因為耐心不夠。寫字一定要有耐心,仿寫就是仿寫,看到的細節越多,仿寫的就越想,根本不存在「靈魂氣血」之類的玄學。

所以,仿寫,最重要的是要耐的住寂寞。石頭與懸肘,能跟幫助書寫者看到以往注意不到的細節。

7樓:顧不過來

作為一名狂熱書法愛好者,看樓主字後,我覺得樓主極有可能是位女同志,但不排除我看錯。

1.曹全碑你可以試著再去寫扁有點,你的太方了2.後面幾張你的字有最大的問題是每乙個筆畫的最後乙個尖尖,不字橫畫的右肩,還有最後張郊的小撇和短捺,最後豎的尖,世界世最後一橫,最明顯的幾個字。

可以說不論軟硬比在筆畫的最後一筆都是不應該甩尖兒的,,多看一會兒最後一張字,你會發現我說的問題讓你覺得這幅作品很失敗

3.你的衡捺,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不像是長在字型身上的。看著像右下角有東西在往下拉他

4.必須承認,蠻有力道,蠶頭燕尾寫的不錯,但還不算老練拙見

8樓:五色

一直覺得樓主是個寫字很厲害的人,我不懂書法,也看不出字有什麼問題,就是覺得很厲害就是了。

你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陷入瓶頸甚至不進反退。但是按書畫同理來講,這倒讓我想起了一群人,畫畫的人有這麼一群人,行內稱之為老油子,你也該聽過,是指那些畫了很久的畫,無論技法還是造型基礎,都是信手捏來,非常之嫻熟,他們畫畫的日子通常不短,長達數年的繪畫經驗使他們畫起畫來得心應手,無論是色彩還是造型,拿出來看似乎都無可挑剔,甚至讓人挑不出毛病,這恰恰是最大的毛病。他們的畫,考八大美院,必定最先被剔除,也是所有畫畫的人,最不喜歡的一類畫者。

這就是老油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種人呢,我想了想,大概就是因為,畫的太多,太過熟練,以至於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所有技法,不再去觀察,不再去思考,不再去對畫畫抱有敬畏之心。而畫畫最忌諱的,就是只用手畫,不用腦畫。

畫畫的人分三種,第一種是用手畫畫,視為最低,第二種是用眼畫畫,略高一籌,而第三種,就是用腦用心去畫,是為繪畫的最高技法。

為什麼在繪畫的人裡,寧肯要乙個新手,也不願意要乙個老油子,因為新手是在用眼睛畫畫,他們初生牛犢,一無所知,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顏色,結構,線條,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乙個需要觀察汲取的過程,他們有著無限可能,而老油子,因為自以為對一切熟知,於是常常陷入用手畫畫的歧途,而這種自以為,常常是無意識的,無意之間,就變油了。他們看似畫出了一切,畫什麼像什麼,而事實上,他們已經停止生長了。

大概和武俠電視上演的練絕世神功有些相似,乙個武林高手如果想練成最厲害的絕世神功,常常是需要摒棄之前學過的所有武功,把一切歸零,然後才能得大乘。

這是看完問題後讓我產生的第乙個想法,還有第二個想法,就是我畫畫時,老師常和我說的,畫畫的人,最好是要眼比手稍微高一點,也就是欣賞能力,要始終比自身手上的繪畫功夫高一點,這樣才能做自己的老師,不斷進步,但是事情都是過猶不及,倘若眼太高了,也不好,會極度看不上自己的畫,以至於根本不想再動手畫,甚至覺得自己的作品一無是處,而事實上,已經很好了。

看樓主的欣賞能力頗高,也許也是犯了這樣的忌諱也未可知。

為什麼學習深度學習感覺無法入門?

嗯哼 先看書吧,小白入門的時候都有點心累。我隨便講講我作為小白的時候的一些經歷。我最開始看的是機器學習,吳恩達的課程,然後看了三分之一。開始也是雲裡霧裡的,根本搞不懂這位大佬再說些啥。後來自己動手跑了個kaggle,用sklearn做的,才大概有點感覺了。之後看的是沐神寫的 動手學深度學習 應該叫這...

想學習正楷但是感覺無法寫正,寫正了感覺彆扭,圖是我正常寫的效果希望指點一二?(又加了作文摘記的字)?

熱忱 給你乙個我的小方法。把所有字都貼著最底下的字框寫,然後把字的大小盡量寫得差不多橫平豎直剛硬一點,就會看起來非常工整!單獨看可能還是會字不太飽滿但整體效果會非常好,我的作文提分就靠工整。 精靈 幾點建議 1,所有的字向上移兩三公釐。即字心寫在格仔正中,不是以格仔下橫線為基準。2,第乙個月字,注意...

只有自己學習,感覺痛苦,無法堅持,該怎麼辦?

哈薩克斯 我上海市中心的當時初中的時候有錢有權有勢的人基本都不刻苦,凡是能轉走的都轉走了,剩下了的基本就是破銅爛鐵和轉不走的。但是我最後想通了,我不要和他們為伍,我要去市重點學校,為此我夜以繼日的努力,可能我比較幸運,我進入了市重點向明中學,現在想來我還是比較相信命運的,人力能改變命運,至少只是很小...